青岛新闻APP

打开

推窗见景,青岛今年再完成80处老旧小区“微更新”

2022-03-29 06:5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今年青岛将对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跟进开展微更新,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重点打造微更新示范片区

推窗见景,今年再完成80处“微更新”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系统科学的宏大规划,还离不开小而美的城市空间微更新。

早在6年前,上海就启动了“行走上海2016——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深圳实施了“趣城”系列计划;广州把“微改造”作为与全面改造并重的城市更新方式。实践证明,“微更新”实则有大意蕴——细小的除旧布新,让整个空间焕然一新;局部“小手术”,激活区域活力。小而美的改造,直接给居民带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近年来,青岛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中,也注重在“微更新”上发力。2019年至去年,青岛已经完成55处微更新试点示范项目。今年,将对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全面跟进开展城市微更新,同时,探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重点打造微更新示范片区,完成城市空间微更新项目80个。

这其中,既是城市建设在区域和微观层面向“小而美”的转变,也是以人为本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空间重构”和“城市激活”的方式。

李沧区侯家庄口袋公园所在地原是房屋拆除后遗留的闲置空地,环境杂乱,相关部门巧妙利用这块闲置地块,为市民增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刘栋 摄

植入新功能让街区、社区更有温度

到底什么是微更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不断加强微更新?

一般认为,微更新是传统城市更新的重要补充,旨在利用一些碎片化的闲置空间、低效空间,通过更精细化更注重内涵的改造更新手法,完善形象品质,植入新的功能,让其更适合共享,更贴近民众的实际生活与社交需求,从而让街区、社区更有温度。

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工作室主任规划师、驻青团队负责人袁晓秋一直在关注、对比很多城市的微更新,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微更新,是城市面向未来的必然趋势和路径选择。“一方面,微更新相对于传统城市更新来说具有改造范围小,政府和居民多元参与,注重实用功能,以局部整治和修缮为主,改造投资少,项目周期短的特点,更注重文化保护和文脉传承等优势,能够以一些小改造、小更新重新焕发片区的活力。另一方面,微更新可以避免发生大规模的增建进一步加大老城区密度,加剧城市交通瘫痪和市政安全隐患发生等风险。同时,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由于拆迁成本高企,旧城改造项目越来越难以实现资金平衡,微更新可以避免大规模拆迁给政府财政造成的巨大压力。”

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微更新都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要选项。

很多城市高架桥下的空间,一般都是长期闲置的狭窄空地,卫生状况也不是很理想。而于2016年11月开业的东京“中目黑高架下”,却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提供了样本,也成为日本城市微更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中目黑高架下”改造将长期闲置的东急东横线和日比谷线下约700米长的狭窄空地,定义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创意店铺共享“大屋顶”。以中目黑站为起点,汇集了日本最美书店、咖啡厅、餐厅、服饰等多元化人气元素,极大程度颠覆了人们对一般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想象。改造后在它的出口处,则是最美书店“茑屋书店”。此外,目黑川两旁种满了800多棵吉野樱,在樱花季时形成一条连绵3公里的樱花隧道,在日本赏樱胜地排行榜连续多年排名稳居第一。

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一组跷跷板的出现,让平日里人头攒动的大街显得悠闲且有活力。在百老汇大街和37街与38街的交会处,共安装了12个跷跷板式的装置,为了保证安全性以及可实施性,项目所在地还对所有车辆限行。这些跷跷板的长度从4.8米到7.3米不等,人们坐在跷跷板的两端并紧握把手,即可激活它们,之后这些跷跷板就会发光并且发出美妙的音乐。这个装置旨在通过加强人们与公共空间的交互,让更多的人驻足玩耍,来激活整个社区的活力。

在国内,自从上海最先提出城市微更新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城市街区、社区也通过微更新实现了“华丽转身”。

就在去年,上海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完成微更新,将最佳拍摄点位进行扩容,让前来观光的游客拍照时更加尽兴。自2020年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开启“微更新模式”:人行步道空间沿石弧顶向外扩展3.6米,移位4处电箱、1根电杆等“城市家具”,打造出一片武康大楼前的“源点广场”。以两棵大树的花池为圆心,四散开来的“源点”指向牌标示着各个海派文化地标的步行距离——上海宋庆龄故居60米、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750米、衡山坊900米……

“未识广州,先闻西关”。西关永庆坊的复活,则是历史街区复兴的典范。永庆坊地处广州西南,历史上曾经是广州最繁华的核心城区。随着城市中心东移,永庆坊建筑年久失修。广州市政府对永庆坊一期工程提出“微更新”理念,下“绣花功夫”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活化。骑楼修缮过程中,木框琉璃窗都尽量原汁原味保留,重新刷上油漆;牌楼上的雕花彩塑均保留原状,“微更新”时重新上色。值得一提的是,永庆坊还曾经是粤剧名伶的聚集区,有着很深的粤剧文化底蕴,为满足周围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永庆坊新建了一座仿古园林式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每天,前来参观听戏的游客和居民络绎不绝。

通过微更新,市南区的许多老旧楼院焕然一新。图为改造前后的八大湖街道太湖路社区洞庭湖西小区。贾臻 摄

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的融合重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直接体现在市民居住生活的小区里、出门必经的小巷里。人们既关心城市有多大、楼有多高,更在意身边的一砖一瓦精不精、美不美;既留意大工程、大项目有没有、有多少,更盼望小区里的路更平、地更绿。

这就需要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城市进行微更新的逻辑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哪里?

“微更新,看似是城市建设问题,其实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与社会治理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微更新是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市建设与治理的一次融合重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认为,党的十九大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把城市规划和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部挖潜转型,这就要求用精细化管理和微更新提升城市发展品质,进而激发社区活力、城市活力。

“今天的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要实现转变:从大街区到小街坊,从宽马路到窄街道,从土地规模增量到规模减量,从快节奏到慢生活,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生活模式的转变正催生着城市管理的新格局。譬如上海外滩隧道,将原本的地面10条车道改为‘6+4’模式,6条车道在地下,4条车道在地上。行人从此不用从地下穿行,缝合了外滩滨水空间和历史街区,把以车为本变成以人为本,把城市公共空间还给市民,这就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一大举措。”王林表示,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细化治理,城市需要有温度的人性化尺度,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携手解决。

作为旅游景点,厦门曾厝垵的“微更新”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样本。曾厝垵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村落面海而建,村民以捕鱼为业,是传统的闽南渔村。相比于厦门其他区域的飞速发展,曾厝垵逐渐成了被边缘化的城中村:村落环境衰败,青壮年外出务工也导致劳动力及活力缺失,村庄还一度面临拆迁困境。现如今,曾厝垵被列入城区改造范围,规划建设成为厦门东南海滨的文教旅游中心。走在曾厝垵错落分布的街巷中,涂鸦、彩绘、店招等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会使人忘记其曾经的城中村身份。

曾厝垵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就在于卓有成效的“微更新”。作为“微更新”参与者,政府部门、规划师、业主及经营者以共同缔造的工作坊为平台,对被侵占的公共空间节点及街道进行协商式设计,重点打破宅基地的圈地占地现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并增加绿地及休闲空间,通过“以奖代补”进行资金奖励,鼓励村民、经营者通过艺术彩绘、创意景观等方式,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美化改造,使文艺元素为传统街巷增添活力。

在青岛,已经完成或即将进行的微更新项目,都融入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口袋公园被称为居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作为城市微更新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今青岛口袋公园的选址,正在由“绿地条件决定选址”向“市民需求引导选址”转变。

“早期的口袋公园选址直接根据现状绿地的条件进行确定,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对市民直接的电话诉求,市长热线、政府信箱等方式提供意见的总结归纳,优先对市民诉求较高的区域进行口袋公园建设。目前,市民诉求较高的劲松五路、劲松七路区域口袋公园已经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预计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科工作人员曲有说。在市北区,口袋公园“昌乐园”从建设规划之初,就注意倾听周边居民的意见。“昌乐园”所在的市北老城区,是青岛众多老工业品牌的诞生地。公园在建造过程中,采纳了居民的意见建议,通过浮雕、雕塑和注解文字等,再现了青岛工业老品牌的历史足迹。就连“昌乐园”的名字,都是向市民征集而来的,寓意“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占地2500平方米的新安路社区广场,位于新安路、江西路、徐州路围合的三角地,周边居住密度大,人气十足,市井烟火气息浓郁。但以往由于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广场功能缺失,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我们前期充分调研了解居民使用诉求,保留场所肌理,优化空间布局,增设树池、座椅、儿童游乐器械等。在功能布局上,设置广场舞空间、暖阳广场、健身广场、社交空间、童趣空间等,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该项目设计负责人郑晓光介绍。

在袁晓秋看来,“微更新”虽“小”,但格局须“大”,要以人为本,围绕社区原居民的审美、需求,更多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考量日常所需。比如,上海石库门里弄居民家客厅狭小,设计师为此搭建“共享晾衣场”,解决居民晾衣难题。从视觉效果来说,晾衣场谈不上美观,却实实在在给居民带来便利,这样的“微更新”无疑更有内涵、更有价值。

经过微更新改造后,新安路社区广场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让市民做微更新的“眼睛”和“大脑”

如果说社区是城市的细胞,那么社区中的居民,则是细胞保持活力的源泉。在城市微更新中,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做好城市的“眼睛”和“大脑”,对于激活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青岛在“微治理”方面的探索,印证了这一点。

从去年4月份开始,青岛启动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微治理”活动。本着“花钱少、见效快、市民切身感受明显”的原则,聚焦城市管理领域不精细、不规范、不便利,以及以往各行业治理中未涉及、有漏项或管理粗放等城市管理问题,采取多方合作、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综合治理等方式,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进行有温度的治理。“微治理”行动包括开展涉及便民休闲、出行、绿化美化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微治理”,如露天健身器材、护栏、便民石凳、木凳损坏维修不及时问题;路口两侧绿篱过高、遮挡驾驶员视线问题;绿篱正对斑马线两端,影响行人通行问题;树木枝条修剪不及时遮挡信号灯、路灯以及阻碍行人正常通行问题;盲道不连贯、占压、拐角过多、未设置无障碍出口问题;垃圾分类宣传栏、垃圾桶占压盲道问题;广告招牌陈旧破损问题;宣传品年久失色更换不及时问题;单元门口、楼道内常年不用的牛奶箱、报纸箱、消防箱破烂不堪等不精细、不规范、不便利的相关“小”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市民当城市“眼睛”和“大脑”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截至目前,共开展微治理近8000处。

更多激发多元共建、让市民当好城市“眼睛”和“大脑”的活动还在进一步开展中。

隐于林立高楼间的背街小巷店招,扮靓着街头巷陌,关乎着一座城市运行的活力,连通着群众感知最近的末梢,是最具人间烟火味的民生画卷。3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青岛市“美在寻常巷陌间”店招公益更新大赛正式启动。参赛企业可选取背街小巷中陈旧破损、品质较低的店招作为改造对象,改造出各具特色的优秀店招。通过政府为媒、企业助力、群众受益的活动,将为青岛的街巷注入全新的活力。

为恢复沿线历史街区风貌,重拾城市记忆,激活文化底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历史城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3月22日,在位于地铁1号线观象山站地铁口、原波螺油子旧址区域的一栋历史建筑前,青岛地铁集团表示,将在苏州路地铁沿线片区和胶州路地铁沿线里院的部分区域启动地铁沿线历史风貌恢复项目。为做好此次地铁沿线历史风貌恢复工作,青岛地铁面向社会征集各方智慧,邀请各界人士对苏州路片区“波螺油子”恢复提出宝贵的策划方案和意见建议。同时启动了《我与波螺油子》城市记忆征集活动,向市民征集与“波螺油子”相关的老物件、老照片、回忆故事等内容。

小处落子,激活全局。“微更新”这些动作虽小,但小而美,微而精,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让有限的空间资源创造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全面升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3月28日12时至24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2-03-29    青岛卫生健康

信心足,预期稳!透过这几个关键数据,看青岛2022年开局

2022-03-29    青报观象山

图个明白|十大创新看青岛|这组高频热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03-29    青岛新闻网

“往返”月球57次,载客2.47亿人次!最新“年报”出炉,青岛地铁正改变一座城

2022-03-29    青报观象山

首次在直接融资市场公开亮相,山东港口成功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2022-03-2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污染扩散条件整体有利 青岛本周“气质”以良为主

2022-03-2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今天夜间局部有小阵雨 今起三天大风依旧频繁

2022-03-2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学习“不掉线”!市南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线上教学活动有序推进

2022-03-29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