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理常识

时间:2011-12-30来源:青岛健康医疗频道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后、椎体间松动、椎体边缘产生骨赘或突出的椎间盘刺激或压迫颈脊髓、椎动脉、咽后壁、食管周围软组织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部以及上肢疼痛、发凉、手指麻木、颈硬及有异常响声,并可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行走不稳,甚至可影响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什么是颈椎的生理曲度?

   人体端坐或站立时,从侧方看人的颈部似乎是直的,但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一向前的弧度凸起,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

  什么是椎间盘?

   成人脊柱是由26节脊椎骨组成,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以及融合的骶椎及尾椎;两个脊椎骨之间就是椎间盘,由软骨板、髓核、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成份是胶原蛋白,椎间盘可以缓冲脊柱运动时受到的压力,吸收震荡,保护脊髓的作用。

  椎间盘的作用是什么?

   颈椎间盘在颈椎总长度中占20%~40%,它是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而且极富有弹性,能使其下部椎体承受的压力均等,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并减缓由足部传来的外力,使头部免受震荡。颈椎间盘还参与颈椎活动并可增大运动幅度。其前高后低的结构,使颈椎具有向前凸出的生理弯曲。

  什么是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膨出、突出及脱出而引起的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食管受压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颈、肩、臂丛神经痛及上、下肢运动障碍等。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有哪几种?

   1、侧方突出型: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的外侧,钩椎关节的内侧。该处是颈脊神经经过的地方,因此突出的椎间盘可以压迫脊神经而产生根性症状。

   2、旁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偏向一侧而在脊髓与脊神经之间,因此可以压迫二者而产生单侧脊髓及神经根的症状。

   3、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因此可以压迫脊髓双侧的腹面而产生脊髓双侧的症状。

  形成颈椎病的原因: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从年龄角度来看,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所以中、老年人人群中患颈椎病的较多;同时,随着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颈椎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从职业角度来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包括:政府公务员、银行职员、职业经理、销售业务员、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计算机操作人员、设计研究人员、会计、护士、司机、打字员、刺绣女工、重复性动作较多的体力劳动者、长期观看显微镜者等。

   从睡眠姿势角度来看,喜欢高枕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此外,躺着看书、看电视、上网、打麻将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易发生颈椎病。

   另外就是有头颈部外伤史的患者易患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