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频道 > 正文

实训感悟 | 王广超 赵小丹:智慧医疗助力上海医改提速的三大启发

2021-08-09 20:55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8月9日讯(记者 章凯南)上海的医疗机构已建成统一的“智能预问诊平台”,实现“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家门口”就医的全新体验。这是赴上海专业实训队浦东一组王广超、赵小丹此次上海之行的最大感受。他们表示“互联网+医疗”使所有门诊精准预约、检查检验项目互联互通互认、医保电子凭证和脱卡支付。其中,上海同仁医院、光华医院等已完成市区急救系统两级应用对接,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场景,他们认为这对青岛数字赋能,实现智慧医疗的构建极具借鉴意义。

解码上海智慧医疗

强强合作,提升后台硬件支撑。上海的区属医疗机构已全部完成电子出院小结和电子病历卡上线,实现云端随查。依托相关平台,开发便民就医通道,加快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各区与临空经济园区共同开展与交大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助力打造成为上海面向长三角和国际的大健康领域创新策源新高地、产业集聚新高地、政策研究新高地和人才培养新高地。

数据共享,探索开展“E监管”。上海积极推进“非接触式监管”在医院感控、医疗废物、生活饮用水等领域的数据监测、远程监管和预警防控。开展疾病防控数据集成和可视化分析在“一网统管”平台的综合应用,打通市、区、街道三级数据通路,实现了区卫生医疗数据的区级共享、一屏共享。

模式拓展,构建新型服务。上海开启新一轮家庭医生执业方式与服务模式建设的改革,社区卫生中心和家庭医生队伍的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互联网+护理平台的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为社区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延伸至家庭的专项护理、康复护理、居家安宁疗护等。

因地制宜,实现“沪为青用”

推进“智慧医疗”是青岛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在全市的统一部署、整体设计上,还是各个大型医院的自主摸索创新上,青岛的智慧医疗正蓬勃发展,势头正劲。我们可以从上海智慧医疗带来的蓬勃医改提速上窥见一二。

分类分级、由点及面。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建成了23家远程会诊中心、6家远程医疗影像中心,联通了538家医疗机构。远程服务不但与协和医院、渥太华心脏病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连接,也与村卫生室实现了连接。

深化推广智慧医疗,首先可以从数据赋能开始着手,深化系统建设包括电子病历、移动医疗、掌上医院、云胶片存储、急救车远程急救、高清远程会诊、计算机辅助手术等信息化应用系统;从公立医院开始落地,按照医院层次等级由高到低,逐渐实现以“大健康”为主题、“医卡通”为纽带的医疗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逐步拓展至社区、卫生院,最终实现全市覆盖。

康养布局、先声夺人。2019年6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在青岛开幕,拉开了医疗健康行业新一轮投资热潮。青岛本来就有着优良的“康养基因”,环境气候的优势让其成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以及不错的生物医疗产业基础和优越的技术研发条件,都在佐证青岛这个市场的潜力无限。

目前,城阳区海尔白云山细胞谷、李沧青岛国际院士港生物医药板块等制造业基地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助力青岛康养产业集群化崛起、利用好康养产业所带来稀缺的人才补充,大力推进青岛康养产业发展,打出有青岛特色的“宜居之都”、“康养品牌”,激发万亿市场的真正价值无疑会是青岛智慧医疗中的一步“先声夺人”的好棋。

“医共体”守护百姓“大健康”。“医共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自疫情之后,去“大医院”似乎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挂号难、排队长、一床难求”,而小医院却往往“无人问津”。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实践,让一股“就医潮”正在回流。以城阳区为例:城阳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抓手,结合区位优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整合盘活优质资源、统一医疗行为、共享健康红利。俯身打造紧密型区域医共体,以城阳区人民医院为中心,组建区、街道、社区医疗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区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坚持合理施治原则,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以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为前提,医共体内实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实现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技术“双下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