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综合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攻坚“深水区” 改出“高质量”

2020-10-28 12:41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攻坚“深水区”改出“高质量”

青岛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实施流程再造,极大地提升发展效能、塑造发展优势、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十三五”期间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化改革在发展全局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五年来,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透彻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全面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改革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随着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市场活力充分迸发,我们更加坚定地担负起不断叠加的国家战略,更加从容地应对变局、开创新局,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工作中找问题,改革上找出路。回顾过往,我们从思维模式上突破,从招数打法上创新,全市改革工作创新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放眼未来,我们仍将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进一步向“深水区”纵深突破,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着眼担好国之重任,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当前的青岛,既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良好发展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渐行渐近”的紧迫形势。在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下,更加需要用好改革这个“冲击钻”,主动出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努力赢得未来发展优势。青岛较好地把握改革的内在逻辑,全面深入系统谋划,不断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19年,青岛机构改革后第一时间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督促区市、部门完善改革工作体制,构建起上下贯通、无缝隙对接的改革运行体系。从“小组”变成“委员会”,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健全了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更加便于从顶层设计的体制机制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确保改革决策和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切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和决策部署落细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破解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今年4月,市委印发《关于坚持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党建统领22条”,力求在全市形成党建理念新、思维活、方法实、标准严的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体系。“党建统领22条”正是以开放创新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岛打法”,是统领可操作、成效可衡量的闭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体制机制创新的障碍,确保我们能扛起“搞活一座城”的使命担当。

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下,青岛相继承担一系列国之重任。“两区”建设即是青岛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内容。青岛在“两区”全面实施了管理体制、金融、司法等领域改革,向两区赋权,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了“两区”发展的潜能和动能。

加快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双招双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战果

去年以来,青岛强力发起了15个攻势,并且创造性地采用公开答辩方式确定每个攻势的作战方案,这种改革举措为我市公共政策制定公开透明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4月,在15个攻势作战方案答辩一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又组织了15个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公开问出个结果、问出个答案。

这是青岛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生动实践。

如今,不论是在市级层面,还是在区市、部门层面,重大政策制定公开答辩制度已经推广开来,这使得政策制定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完善提升的过程,提高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稳定性。

青岛正处在全面发力、全面攻坚的关键阶段,要更好地承担起中央及省委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刀刃向内,以机关自我革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2019年,青岛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改变过去按照传统行政层级“由下而上”逐级协调向上推进的工作流程,探索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通过机制上的优化调整,再造决策、落实、督导各项流程,减少了决策层级和环节,提高了决策效率。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制度。在“双招双引”这个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上,青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市级领导任成员的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直接牵头推动不同层面的大项目,省去了众多一般性工作流程和繁文缛节,大大加快了项目签约落地进程。

有了“顶格礼遇”,项目最终能否顺利落地开工、顺利推进还考验着城市的政务服务能力。青岛深度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创新试点102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市各级普遍建立专班推进、顶格推进制度,“保姆式”“店小二式”政务服务普遍成为重点项目推进的“标配”。

改革的成效关键在于落实,抓好落实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为保证流程再造的落实,青岛探索设立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数,定期邀请企业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直接与各部门各单位考核奖惩挂钩,倒逼政策落实;出台《关于加强处长队伍组织力执行力建设的意见》,打通15个攻势落实的关键部位,让处长和中层干部成为“导热体”,而不是“隔热体”,切实打通“中梗阻”;创新性提出协同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统筹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今年又发起了“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听民声、用民意、解民忧、纾民怨、聚民智、暖民心”的浓厚氛围。

纵深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激发企业家创意创新,不断壮大市场主体

经过多年改革实践,青岛充分认识到,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继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才能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把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青岛坚持用市场化逻辑引才留才,成全企业家的创意创新。今年6月,青岛聚焦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推出人才新政,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把新锐人才、拔尖人才等评价权交给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有关会议制度,充分赋予市场主体知情权、发言权;今年开始,将每年11月1日定为“青岛企业家日”,将11月第1周定为“青岛企业家宣传周”,每半年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每年召开一次企业家大会,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企业家……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过程中,青岛逐渐洞悉了市场化思维的精髓。

把市场化作为机构设置的重要理念。去年起,青岛先后在与市场关联度高的21个经济部门设立了市场配置促进处,大刀阔斧冲破行政化禁锢,研究和推进本领域的市场化。这一创新性的改革目标就是通过改革,努力使党政机关干部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工作成为思维习惯。

深化功能区改革,用市场化激活了其体制创新的制度优势。去年以来,青岛已先后在十多个功能区实施了“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市场化取向和去行政化方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推进了各功能区机构瘦身、人员瘦身。同时,市政府充分向功能区授权、赋能,真正让管委会轻装上阵、提速增效,大大激发了功能区活力和创造力。

成全企业创意成为青岛制定产业政策的新逻辑。青岛持续鼓励企业家提出打造平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做成产业集群的好创意,政府来论证企业家的创意,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其中,将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交给民营企业打造,就是一个改革大手笔。

法治化改革也是快马加鞭、新举频出。

去年开始,青岛开始集中清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认真梳理摸底,建立解决机制,综合利用行政、法律、市场、调解、教育等手段清除,展示了青岛建设法治政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形成了良好的招商效应;鼓励“民告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已达100%;市委、市政府均聘任高端法律智库,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方式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努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9年9月启用的城阳市民中心整合了行政审批、人力资源、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办税等多项服务,诸多事项在这里实现一站式、一窗式办理。任晓萌 摄

此外,青岛还不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在全国率先印发《青岛市证明事项管理暂行规定》,规范证明事项管理;审议通过《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建立起镇街参与法治政府建设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市、区市、镇街三级全贯通……

对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坚持,对创意创新的尊重,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去年以来,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平台企业纷纷到青岛投资兴业,构建了产业发展的优质生态。市场活力也充分迸发,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达162.8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76.21%,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就业分别占全市的64.2%、81.83%。

创新正当时,改革无止境。阔步在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青岛,将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用更多的创新之举、高效之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崭新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薛华飞)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