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号 > 正文

北方总部之争,选青岛还是选济南?

2019-11-18 14:33 来源: 青谱
分享到:

网传黄海青港队冲超成功后,有球迷在国信体育场外高喊“干死鲁能”。尽管,明年的中超新军早被鲁能球迷认为是送分童子,但无论实力差距如何,足球和经济一样,在青岛和济南之间是两个城市的面子,彼此都卯着劲较量。

这次,企业北方总部的争夺也开始了。

总部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作为企业的司令部,可以对企业所辖部门发号施令,领航产业发展,辐射周围区域。得总部者,税收增加、产业集聚、产业关联效应明显、促进高端人才就业、资本放大。

一个城市如果总部集聚,城市形象自然提升不少,重要的是,总部经济会深刻影响城市的空间和经济结构,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

这些年,总部之争不断。越来越多企业出现第二总部,也就是我们说的南方或北方总部(也可能是内陆总部,沿海总部)。

二总部有时候也很模糊。在济南、深圳等多个城市,顺丰被同时认定为当地的总部企业,而在成都、南京等城市的认定名单中均可找到苏宁的身影。更有甚者,将过去打造总部基地城市的思路,进一步升格为打造城市标签。在西安,企业落户时免不了加上“丝路总部”的称号;而武汉则要打造全国最大的互联网“第二总部”聚集地。

总部的品牌效应是城市所看重的,企业带来的效益姑且不说,总部就是城市的大客户,这也是给别人看的。企业也乐于跟城市有这样的默契,管你什么一总部二总部,受重视,受尊重,受照顾就好。

但这里说的总部,都是“大”企业的总部或二总部。对于城市来说,小企业总部多是好事,但是没有大企业总部在,没有世界五百强,没有中国五百强,就缺乏招牌效应。

济南的发力,自然是冲着五百强去的。

今年5月下旬,济南在10天内先后到北京和上海招商,目标是把央企和世界500强请来。7月11日,世界500强企业SAP(思爱普)山东分公司落户济南,同时启动的还有“中国北方智慧企业赋能中心”。

截至今年8月,济南全市已认定126家总部企业。其中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企业75家。驻济央企达130多家,在济南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近30家,正在洽谈推进的保利集团、中粮集团、中交建集团等央企总部项目近20个。

济南作为省城,尽管不具备青岛这样对外的港口优势,但总部选址看的不是你有没有港口,看的是当地给出的政策力度,以及政府的决策环境是否有利。济南和青岛能给企业什么利好,是平起平坐掰手腕的,但济南也有些上层的天然优势。

尽管在经济总量、人口基数等方便,青岛是领先于济南的,但后续来看,差距在缩小。

去年岁末,济南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060.1亿元,青岛为16121.3亿元,济南略好于青岛。而金融环境对企业影响很大,未来如果有更多金融机构和公司总部选择在省会扎根,无疑给济南吸引其它企业增添了不少砝码。

再就是人才数量。这个毋庸赘言,各大城市抢人都杀红了眼。总部也好,二总部也罢,都需要优质人才。论高校数量,济南当然最多,拥有52所,尤其是省内名牌院校也多集中在济南。

按青岛的规划,到2020年,在青高校总数要增加到50所以上,目前来看,已经与市政府签约来青的高校达到30所。加上原有的高校,基本上实现了50所的目标。不过,引进来的“校区”居多,核心教育资源还是在学校自己的“总部”,所以,要给未来的总部门输血,青岛在高校资源上的脚步不能停,甚至步子需要更大。

去年济南和莱芜进行了合并,又开始搞地铁,济南发力的时候,跑得也很快。城市环境如果优化,济南又处于山东的对外交通枢纽,留住人才的筹码又多了一些。

好在,青岛既然一直领跑山东,也从不甘心被别的城市超越。今年一系列动作,已然在不断释放信号,天生丽质,再后天努力,理应最先被注意到。

国家级定位加身、投融资平台的建设、营商环境的调整、发展思路的转变,直接对标深圳的勇气。青岛的热火朝天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动真格的。底气来自于青岛有过辉煌的成绩,决心来自于青岛看到自己的不足。有时候,不是省会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手脚放得更开,搞得更活。

在上周青岛举行的百强民企颁奖仪式上,市委书记王清宪给民企打气,青岛对国企、民企,本地企业、外地企业一视同仁,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全力给予支持。我们就是要让有本事、有力量、有智慧、有资源的企业有底气地奋勇向前。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培育自己的‘华为’。

看似是鼓励本地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步也释放出对外的信号,那就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形成,加之山东沿海开放城市的龙头地位,青岛就是中国企业设立北方总部最佳目的地。

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总部?无论是本土培养的,还是引进来的,应当紧靠当下青岛的城市定位和经济发展方向。科技要素不可避免,也将是主攻方向,要努力把本土科研成果展现出来,真正打造出“华为”来。再就是真正高端的科研项目和人才的引进,不看概念,看实效。另外,总部的到来就是为了即插即用的,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要好,做出的承诺要兑现。再就是对人的关照,生活和文化配套是个重要条件,这是长远之计,也是随时之需。就像一位本土金融界人士说的那样,下班后光有海滩溜达也不行,城市需要更多有趣的东西。

总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竞争和发展都没有终点,有济南这样的对手,青岛可以更好地敦促自己,快马前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