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胶州市“走近非遗 传承经典”系列之走近茂腔

2019-11-06 13:13 来源:胶州文化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1月6日讯(记者:王美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对于胶州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胶州的精神脉络。

为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下简称“非遗”),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让群众更深入的了解胶州地区的传统文化,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走近非遗,传承经典”的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胶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全方位的报道,与网友一起触摸胶州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山东胶州曾有民谣唱道:“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

胶州茂腔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源于“山东姑娘腔”,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玉霜簃藏本《钵中莲》传奇,该传奇最初形成年代为明朝嘉靖之年(1522年)。

茂腔剧种的整个演变过程为:山东姑娘腔——肘鼓子戏——本肘鼓——冒肘鼓——茂腔。

“山东姑娘腔”在清乾隆年间尤为盛行,遍及山东各地,又被称为“肘鼓子戏”。流行于胶州、高密、诸城、日照、莒县等地的“肘鼓子戏”,又称“本肘鼓”,意思是本地流行的“肘鼓子戏”,也就是现在的茂腔、柳腔剧种。“肘鼓子戏”在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中形成了一支遍及山东各地较大的声腔系统。因受到不同区域的民俗、方言、民歌、俚曲等影响,逐渐演变成多个不同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鲁南、鲁西南、苏北等地的“肘鼓子戏”成为现在的柳琴戏;流行于淄博一带的“肘鼓子戏”成为现在的五音戏、扽腔。

1860年前后,苏北柳琴戏(当时称南路肘鼓子戏或拉魂腔)女艺人“老满洲”(艺名,本人姓名不详)一家因生活所迫逃荒至山东莒县、诸城一带,与当地的“本肘鼓”艺人结亲并随民间社班演唱,在演出过程中,“老满洲”把柳琴戏(南路肘鼓子戏)的一些演唱特点融入到“本肘鼓”的曲调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演唱,很受观众的喜爱,把这种演唱方法称之为“冒唱”、“冒调”,于是“本肘鼓”便改称为“冒肘鼓”,以后“茂腔”的“茂”字便是由此谐音而来,取繁荣茂盛之意。

据老艺人回忆,茂腔的称谓应定于20世纪40年代。于2006年6月,茂腔被首批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茂腔音乐原为曲牌体结构,现存有“光花开”、“楼上楼”、“扫地风”、“噢嗬咹”、“四不像”等曲牌。在剧种发展至“冒肘鼓”时期,经常与京剧、梆子等剧种合作演出,称为“两合水”、“三合水”,受其影响,逐渐演变为板腔体结构,即正调、反调,男女声同调不同腔。还确立了以京胡为主弦的伴奏乐器。这一时期据专家考证,应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

茂腔的掉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

胶州茂腔优秀剧目繁多,据统计,传统剧目100余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大京”、“八大记”,分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茂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人气”不旺的问题。为此,青岛市茂腔剧团组织人员,对茂腔的唱腔进行了改进和丰富,并适当加快了音乐旋律、节奏,使茂腔重新“茂盛起来”。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茂腔艺术的保护力度,出台了《关于扶持民间剧团发展的暂行办法》,把具有公共演出能力的民间茂腔剧团纳入政府购买文化范围。目前,全市专业茂腔剧团1个,民间茂腔剧团30余个,新创作推出了《党旗迎风飘扬》《搬迁》《婆媳情》等一大批优秀茂腔作品。

一棵树,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生命,可它们的生命更多的是映射在人类记忆的篇章里。这星球上所有的故事都是人类记忆承载下来的,时时刻刻,亘古不绝。所以经典的才会源远流长,久远的才更具有生命意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