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频道 > 正文

改革潮头踏浪行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19-01-07 14:44
分享到:

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的40年必将载入史册。

40年,青岛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增长286.2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79倍。青岛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0.4倍和132.6倍,就业人员年均增加8.9万人……

40年众志成城,40年成就斐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乘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东风,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我国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努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东风浩荡,一日千里,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站在崭新的起点上,为全维度、立体化呈现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卓著成就,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即日起启动“回首来时路再启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巡礼报道”,回顾壮阔历史,展望激昂未来。

作为青岛城市核心区域,市南区在40年里实现华丽蜕变,以排除万难的气魄、勇于创新的精神立于时代潮头。站在改革开放40年累积起来的丰厚而巍峨的历史起点上,市南乘“峰”迈入新时代——

改革潮头踏浪行砥砺奋进谱新篇

▲奥帆中心及周边景色。

如果从历史之巅俯瞰,对于市南区而言,1978年至2018年的40年,是一次次非凡的超越之旅!

在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市南区这个区域面积仅30.01平方公里的“小”区,屡屡实现惊人的跨越,成为山东省内最“强”区——2012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百亿元;区域单位面积生产总值突破36亿元,居全省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105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累积起来的丰厚而巍峨的历史起点上,市南区迈入新时代。

40年筚路蓝缕,改革步伐弥坚

40年中,不断突破体制机制“天花板”,释放更充沛的经济活力。由工业总产值不足5000万元到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由以工业、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升级为以总部、金融、旅游、商务、商贸等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结构

香港西路48号,三栋摩天大楼每天都在向天空攀升。这里未来诞生的369米高楼将再次刷新青岛楼宇建筑高度。此前40年间,矗立在市南区的黄海饭店、青岛国际金融中心曾先后成为青岛市及山东省内“第一高”。节节攀升的高度是一种鲜明的隐喻,标志着市南人敢于冲天的魄力。

时光回溯到1970年代,彼时市南区产业结构以工业、农业为主,工业总产值不足5000万元。如今,市南区生产总值早已突破千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形成以总部、金融、旅游、商务、商贸等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从工业、农业为主的经济业态到时尚经济,市南区如何用40年时间实现其建置以来最为深刻的产业变革?探寻着历史的脉络,市南区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南区大胆地在所有制、交换、分配、流通等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进行改革。1986年青岛被列入计划单列市,是市南区第一轮大发展的重要契机。辖区适时调整经济结构,继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发旅游资源后,又明确提出发展第三产业。1989年市南区工业总产值已达19060万元,比1986年增长49.37%;1989年市南区第三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7486万元,比1986年增长269.35%。高速增长的数字彰显出改革开放的巨大能量,“市南号”高速列车正全力冲向更加壮丽的“未来”。

1992年,青岛市政府作出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为市南区实现飞跃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资源。到1997年,市南区二、三产比例为3:7,标志着市南区完全确立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一座现代化城区雏形初现。

这片土地的活力日趋被激发。2000年之后,市南区继续保持跳跃式增长,特别是2008年奥帆赛的举行,让世界开始瞩目这座充满青春朝气的魅力之城。伴随着一座座高端写字楼的崛起,青岛最繁华、最活跃、最开放、最时尚的城市核心正式从中山路转移到香港中路沿线。同时,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在高楼广厦间枝繁叶茂,成为对区域税收贡献度最大的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南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辖区新旧动能转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蹄疾步稳。受益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积蓄的澎湃能量,这座富有活力、时尚美丽、独具魅力的城区,在全新的历史空间,确立了市南的时尚坐标,剑指中国北方时尚之城,乘风破浪,奋勇争先。

时尚离不开创新。近两三年来,市南区悉心培育近十年的多家创新型企业,已成长为各自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载波及总线通信芯片的研发,产品占据我国电力载波行业市场的半壁江山。企业针对电力产品自主设计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摆脱了行业产品对进口芯片的依赖,走在了电力行业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最前端;青岛特利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装备研发,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家民营企业已经与多位院士进行深度合作,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新型水煤浆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也以每年30%的增幅快速成长;青岛松立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停车项目,已经在北京、济南、沈阳、贵阳等多个城市应用,平台用户已经过10万……

“市南区将继续聚焦总部经济、时尚经济,在对优势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推动现代海洋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产业、节能环保等4个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时尚经济强区,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市南区委书记华玉松向记者描绘了市南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40年波澜壮阔,开放壮心不已

40年中,市南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快。共有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50家,全市34家外资金融机构中有31家位于市南区,区域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约占全市的40%和60%

“一二一,一二一,爸爸领我上街里。

买书包,买铅笔,上了学校考第一。”这首老青岛人熟知的民谣,反映的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青岛市最繁华、最时尚的栈桥、中山路片区场景。斗转星移,2018年10月13日清晨,五大洲的49位青年服装设计师齐聚栈桥,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大片拍摄,沉寂多年的青岛湾再次沸腾起来。百年栈桥,见证了40年的时尚演进,也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向世界展示中国更加开放的倜傥胸襟。

市南区因海而生,也因海而兴。以中山路为中心的市南西部老城区,曾汇聚众多中外银行、电影院、酒吧等时尚业态,是老青岛最为开放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市南区确定以“外联内引”为方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目标,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外贸规模逐步扩大。进入21世纪,市南区不仅外资规模、质量不断提升,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到境外开办工厂、设立贸易公司和办事处,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市前列。

1993年,山东省内第一家肯德基落地市南中山路,开业时万人空巷,市区众多饭店老板和大厨都前往参观。参与过肯德基入青谈判的青岛餐饮协会会长杨岩说,肯德基在各省的第一家分店都会选择省会城市,但青岛却是个例外。这无疑是看中了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曾经,一个汉堡代表着青岛人对异域文明的好奇和渴望,而今,汉堡早已成为青岛人常见的大众餐饮。作为外资餐饮企业,25年来,肯德基在市南区也取得了不俗业绩,它的年度营业额占市南区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60%以上,对市南和全市的餐饮拉动作用明显。

40年间,众多外资企业像肯德基一样,将市南作为其落脚山东、落脚青岛的第一站。市南区开放的窗口越来越多,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目前市南区共有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50家,全市34家外资金融机构中有31家位于市南区,区域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约占全市的40%和60%。

区域优良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在市南扎根、创业。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印度小伙王富贵,已经在市南区创业4年。在10月份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其公司创办的国际实习生平台受到众多评委青睐。“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外国大学生想到中国实习,寻找发展机遇。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渴望招聘外国员工,帮助他们拓展海外业务。在青岛创业4年来,我建立的MTA Network网站已经与全球500多所高校、青岛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有200余名外国学生通过该平台在中国找到实习、学习的机会。”王富贵说。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过后,市南区的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显著带动作用。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2018青岛·市南国际管乐艺术周、2018青岛国际陶瓷艺术展、2018青岛世界大学生时尚设计大赛等重量级国际性活动相继在市南区举行。从前沿科技,到影视艺术,再到时尚消费,世界顶级行业大咖纷至沓来,他们以市南为阵地,向青岛乃至全国交流行业内最顶尖的技艺。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市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青岛迈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前提下,市南区也树立了更具高度的国际化目标。未来,市南将进一步打造成为国际时尚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国际著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知名康养目的地。

40年高歌勇进,初心使命不移

40年中,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城区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0年中,市南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城区面貌得到大幅度提升。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英国在工业化初期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花了58年(1780年至1838年),美国花了47年(1839年至1886年),日本花了34年(1885年至1919年),巴西花了18年(1961年至1979年),而中国仅用了10年时间(1977年至1987年)。而市南区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元,1987年达到730元,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市南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105元,再次位于全省第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60倍。

40年来,市南区将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从棚户区改造,到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建设;从完善社区功能,到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其在民生领域的众多探索走在了时代前列。始于1990年代的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全国学习样板,并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等众多荣誉;市南12年来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终于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首次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2017年,市南区率先实行街道社区体制改革,43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从街道下沉到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距离更近了,居民的办事更方便了……

八旬老人辛克雨,用一支画笔记录下其生活环境巨大变迁。“改革开放之前,我生活的辛家庄是一个贫穷的小村子,村民靠农业和渔业生存,我小时候做梦都想离开这儿。而现在,这里是一座赛一座高的现代楼宇。产业变了,生活环境也变了,我们不仅早就不愁吃穿,而且下楼就是地铁,生病有医生上门服务,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辛克雨一边翻阅着几十年间绘制的辛家庄水彩写生,一边回忆着过去。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市南区大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辖区居民提供从孕前至老年全阶段免费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已达30余项。今年,市南区对生活困难群体实施三年帮扶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困难老年人养老(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治疗帮扶、困难大学生就学帮扶、就业困难者帮扶、因病致贫困难群体救助六大工程。与此前帮扶行动不同的是,新的帮扶计划针对每户困难家庭,实施“个性化”帮扶。“生活困难群体的个体情况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此前各街道已经利用长达一年的时间,对困难家庭进行走访,详细了解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接下来三年内,我们将借助以上六大工程所提供的措施,为每户家庭设计不同的帮扶方案,做到精准帮扶、长效帮扶。”市南区民政局副局长刘润香介绍。

战旗猎猎,号角催征。“市南区要争当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奋力谱写谱写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的新篇章,为把青岛建成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市南力量。”华玉松饱含激情地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