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一“网”情深二十年 —— 新兴网球俱乐部发展之路

2019-01-04 16:30
分享到:

1998年春节刚过,36岁的刘建新站在建成不久的新兴体育馆旁,面前是一片菜地,喜欢打网球的他,刚刚接到新兴集团负责人交代的任务,要把菜地变成六块网球场。

那一年,办了五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被叫停,直到2004年才恢复;未来的中国一姐李娜只有16岁;当年的曼谷亚运会,中国网球只拿到一个女双冠军;中国选手在大满贯上的最好成绩是第二轮……

在前不久俱乐部成立20周年的年会上,刘建新感慨万千,他坦言自己并不是在一个“风口”进入的网球市场,二十年浮浮沉沉,也许有人会说他苦尽甘来,可在他心中,却完全没有苦涩,时间沉淀下的一切,都让他感觉甜蜜无比。

也正因为有二十年的坚持,新兴网球俱乐部,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长为这座城市网球发展的一面旗帜,对刘建新而言,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新兴杯”,让孩子们爱上网球

青岛与香港、上海和天津一起,被认为是中国网球的发源地。早在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时,德国人就在金口路、太平路、莱阳路交界处修建了5片网球场地。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网球运动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

刘建新希望打破这个屏障,让网球走向孩子,走向年轻人,走向更大的群体。

平整菜地,打地基、浇混凝土,铺沥青,上涂层,每个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刘建新和工人们一起,从过完春节一直忙活到六月份,六片崭新的网球场落成了。1998年6月,青岛市第一家网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有了场地,俱乐部接下来要做的,是推广和赛事。

“1998年,长江流域发大水,我在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的一位领导交谈时得知,原本打算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职业选手年终总决赛要临时改地方。”刘建新当时就觉得,这是个打响新兴网球俱乐部品牌的好机会,他孤注一掷,花费35万元承接了这项赛事。

在那个年代,35万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但这却是青岛举办过的少有的全国最高水平职业赛事。“当时全国最著名的选手易景茜来了,张宇(如今郑洁的老公)来了,后来的奥运网球双打冠军李婷、孙甜甜也来了,青岛市的网球爱好者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这么高级别的网球赛。”

这是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紧接着,刘建新把目光放在了青少年网球的普及上,并联合青岛市教育局设立了“新兴杯”中小学生网球赛。

“1999年我刚接触网球,听说有个‘新兴杯’中小学生网球比赛,就报名参加了。”赵蕾当时只有10岁,一直到进入山东省体育学院前,她参加了七届“新兴杯”。

从青岛走出来的赵蕾,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成为中国软式网球第一位拿到亚运金牌的运动员。

“‘新兴杯’可以说是青岛最好的一项青少年网球赛事。”现在青岛大学任教的赵蕾说起“新兴杯”以及新兴网球俱乐部,仍然充满感情。如今她也偶尔也会去俱乐部打打球,自己的学生去打比赛,作为教练,她也经常会到场观战。“这样的角色互换,还挺让我兴奋的。虽然这些年,青岛有了很多网球俱乐部,但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新兴一直是青岛最好的网球俱乐部之一。”

1998年第一届新兴杯,报名的孩子只有十几个,二十年后,参赛选手已经有成百上千人,无数孩子因为这项赛事爱上网球,并将它作为未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爱好甚至职业。这项赛事,也当之无愧的成为山东省内举办时间长、参赛人数多、社会反响好、创新能力强的青少年网球赛事。

随着新兴杯的普及,俱乐部也把目光由本地转向全国,举办了多届国际城市性友谊赛等许多大大小小的赛事,以及一些全国性的网球论坛。各地网球爱好者纷纷来以球会友,对大众网球的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努力和贡献。

网球,从小众走向大众

喜欢网球是刘建新创办新兴网球俱乐部的重要原因,“网球是每个人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一项运动,同时它讲规划、讲礼仪,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这也是它的最大魅力。”

一旦和别人聊起网球,刘建新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20年来,他不断地推广网球运动,传播网球文化,让网球的魅力被更多人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他和新兴也成为网球在青岛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重要推手。

张志达离开家乡呼伦贝尔,已经整整二十年。这些年,他逐渐适应了青岛这座有海的城市,只是一到冬天,偶尔会想起内蒙的鹅毛大雪。

1998年,张志达成为新兴网球俱乐部第一位教练。在呼伦贝尔体校做过校长的他,深谙体育精神,也因为喜欢网球,一个偶然的机会,回山东探亲的张志达认识了刘建新,从那之后,他辞去工作来到青岛。二十年间,风雨无阻,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出现在这片球场上,有学员就教教课,没有学员就和球友打打球。日子过得飞快,如今,他也是年过六旬的人了。

刚到俱乐部时,张志达拿固定收入,负责每天巡视球场,有人来打就切磋切磋,他虽然也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但也算摸了好几年球,比一般的业余选手强,几次三番下来,大家都说张教练的水平高,没事都爱找他练球。1998年底,张志达收了第一位正式学员。这些年,他已经不记得教了多少学生,有成年人,也有小孩子,大家水平各不相同,每节课该从哪里教起,每个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他从来熟记于心。

现在,俱乐部里有四位全职教练,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从早上球场开门到晚上关门,几乎每天都要泡在球场上,看到有天赋的孩子不被埋没,能通过网球收获快乐,并且凭借这个特长有更好的出路,这便是作为一名教练,最欣慰的事情。

朱鸿谊的球技,是跟张志达磨出来的。今年64岁的朱鸿谊是这里的第一位会员。1998年,朋友送了他一张会员卡,说青岛有家网球俱乐部,你既然喜欢打球,不如去那里练练。最初,俱乐部会员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个人,大家都算菜鸟,去了球场就找张教练练球,时间一久,技术突飞猛进,现在给初学者当个教练,根本不在话下。

不知不觉,老朱已经打了二十年球,每天不上场练个把小时,就总觉得浑身不得劲,有时候出差去外地,回青岛第一件事连家都不回,直奔网球场。

随着中国网球在奥运夺冠、李娜连续夺得大满贯,这项运动开始被更多人所了解,而对朱鸿谊这样的老会员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来打网球的人越来越多,俱乐部的六块场地,在节假日如果不提前预订,根本排不上队。

目前,岛城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约有1万人,根据常年网球活动人口和他们所带动的人群来估算,青岛的网球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人。

下一个二十年,已经开启

几年前,原先的新兴老体育馆拆掉重建,如今的新兴体育中心,集游泳、健身、羽毛球、乒乓球、壁球等多个项目于一体,但刘建新最牵挂的,一直是那几片网球场。在他关于新兴俱乐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网球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这些年,刘建新也从一个网球盲成为了一名水平不错的业余网球选手,球技的增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网球运动的理解,使得他对群众性网球运动推广与发展,有了更专业的管理能力。

2013年开始,刘建新开始以中国体育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去观摩、报道网球的四大满贯赛事,还分别去了伦敦和巴黎当地几家大的网球俱乐部参观学习。国外的俱乐部历史更加悠久,管理和运行经验和更丰富,俱乐部和会员之间的凝聚力和粘合度也更高,俱乐部设置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会员以加入俱乐部为荣耀,在彼此的相互成就,相互提升中,保证了网球运动的训练水平和网球精神的历史传承。

刘建新说,尽管在全世界范围内,网球是一项高度商业化成熟化的体育运动,但在中国,因为起步晚,仍然只能算是相对小众的运动。“在中国做网球俱乐部,更是要耐得住寂寞,没有‘做公益’的心理准备,很难在过去的二十年,始终保持初心。”

目前,刘建新还担任青岛市老年网协的会长,“虽然发展网球更多的要靠年轻人,但青岛有着良好的老年网球人口,因为网球大家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俱乐部在每天上午固定时段,对老年网协的所有会员实行免费开放,他说,“网球的对抗性不强,对身体的伤害小,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运动条件”。

对未来,刘建新充满自信:“国外的俱乐部动辄上百年,而我们只有二十年,时间上当然有差距,但也意味着我们有更多发展的空间。而坚持大众化普及,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这是新兴网球俱乐部将来必然要走的道路。”

下一个二十年已经开启,相信时间不会辜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