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时政类 > 正文

市史志办巡视员王现军:提升史志编纂质量 拓展工作领域

2018-12-14 10:08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聚焦“三民”述职 青岛新闻网特别报道】

2018年青岛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简称“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12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首日有23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完成了述职,16日仍有22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述职。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巡视员王现军在述职报告中表示,2018年,市史志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三级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做强志鉴主业、做大服务平台、做活史志资源,提前和超额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史志事业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巡视员王现军述职。

聚焦主业主责 进一步提升史志成果编纂质量

市区(市)两级综合年鉴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全覆盖。《青岛年鉴》创刊于1988年,至今已连续出版31卷,是全面记载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也是对外宣传推介青岛的重要信息平台。

2018年,根据全市年度工作重点,及时调整栏目和内容设置,增设了“青岛数字”“美丽青岛行动”“新旧动能转换”“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专版;按照“提质增效”的要求,严格执行“二编三审六校制”,提高了年鉴出版的质量和时效。全书共计130余万字,图片110余幅,于8月底正式出版。同时,强化对区市年鉴编纂工作的培训指导和调研督查,推动七区三市比全国规划提前3年、比全省规划提前一年实现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目标。在全国首创性成立青岛市年鉴专家库,组织开展业务研讨和区市年鉴审读评议,加强年鉴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带动了全市年鉴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在2018年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审中,《青岛年鉴》获得二等奖;在2018年山东省优秀地方志成果评选中,包括《青岛年鉴》在内的全市8部地方综合年鉴被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山东省优秀年鉴”,获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一位。

高质量编纂出版《青岛世园会志》《青岛援藏志》等专业志书。市史志办与世园集团主动对接,组织编纂和出版了《青岛世园会志》。全书设大事记、组织筹备、工程建设、展馆与展园等13部分内容,共120万字,图表600幅。用地方志这一传统的文化载体,全面客观地记述了青岛世园会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总结和提供了筹办重大节会的经验借鉴。

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援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史志办在完成《山东对口支援西藏志》供稿任务的基础上,2018年编纂了《青岛援藏志》。这是目前全国第一部以援藏工作为记述对象的专业志书。全书共11章40万字,图片近200幅。全面记述了青岛援藏工作2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佳话。

积极推进基层修志工作向街道(镇)、社区(村)延伸。2018年,在胶南市行政区撤销的情况下,指导完成《胶南市志》编纂出版工作。该志上限为1988年,下限为胶南市行政区划调整的2012年,计140余万字,全面记述了胶南市自1990年12月撤县设市至2012年12月撤市建区的发展变迁,为后人留下了代代相继、永不断章的历史记载。

组织参与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和齐鲁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推动街道(镇)志、社区(村)志编修再上新台阶。年内,全市编纂出版街道(镇)志、社区(村)志12部,完成送审稿或初稿40部。其中,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志》入选第三批中国名镇名村志文化丛书。

做大服务平台 进一步拓展史志工作领域

借助新传媒手段,提升史志信息化建设水平。2018年,市史志办通过进行“青岛市情网”改版升级,推进史志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加快史志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了史志资源的利用效率。年内,青岛市情网站新增资料2000余万字,实现已出版志书、年鉴资料全部数字化;利用网络多媒体动态交互技术,完成《青岛市志》全部8卷仿真电子书制作及上网发布;拓展青岛市情网服务途径,设计制作网站手机版,采用针对手机显示最相适应的界面,页面美观,分类合理,阅读浏览查询便利,实现随时、随地、更加广泛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地情信息服务,开创了“史志资源+智能传播”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目前,青岛市情网站资料信息量达1.3亿字,查阅浏览总量达1400余万人次,2018年查阅浏览量为100余万人次。

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导,提升方志馆社会服务能力。市史志办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把方志馆纳入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利用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有利机遇,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引导区市探索实行方志馆与档案馆统筹规划,同步建设的模式,实现了共建共享,提升了综合效益。目前,市南区、崂山区、平度市、莱西市完成新建方志馆工作并投入使用,馆藏总量达8.82万册。其他6区市新方志馆建设计划于2020年以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各区市方志馆建筑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全部达到或超过《全省方志馆建设管理规范》确定的建设规模和标准。

做大地情研究平台,提升史志期刊办刊水平。2018年,市史志办利用《史鉴》刊物这一平台,组织地方志、文史专家和文史爱好者,撰写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历史和地情研究成果。全年共编纂出刊4期,刊发文章100余篇;将《史鉴》发行范围扩大到党政机关、部分大企业和中学、街道(镇)以及市区两级图书馆、档案馆、驻青高校,全年发行8000册。各区市史志办组织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办好《崂山春秋》《即墨古今》《城阳纵横》等期刊。

做活史志资源 进一步推进史志工作转型升级

组织实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工程。2018年,市史志办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乡村文化调研活动,制定和实施《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关于做好史志工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意见》。在10区市选择20个村史馆(文化站)作为联系点,以基层志书编修为切入点,开展方志文化下乡活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史志工作者的贡献。

组织和指导地情研究、谱牒研究和望族文化研究。2018年,先后组织到滨州、聊城、枣庄以及陕西渭南等地,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岛支援“三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史料收集,并形成资料性成果。加强对谱牒研究和望族文化研究的指导,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淳风美俗、英杰人物、家训家风,年内出版了《即墨古城望族文化丛书》5卷。

持续开展志书年鉴“六进”活动。2018年,我们深入开展全市性读志用鉴工作,推进史志成果社会共享,让史志成果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服务大众、服务发展。年内向机关、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军营和街道(镇)及其社区(村)赠送志书、年鉴6000余册。

2019年,市史志办将坚持精品志书质量标准,做好精编《青岛市志》编纂工作和青岛支援“三线”建设研究;贴紧中心工作,关联大事要事,创新编纂《青岛年鉴》,全面提升区市年鉴工作水平;深化地情研究,普及市情教育,组织编印《青岛市情知识读本》,指导七区三市开展《区(市)情概览》编纂工作;进一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资源、谱牒文化资源等,推出一批堪存堪鉴的地情研究成果,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亮点,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史志工作者的贡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