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刻就“上合青岛峰会”

2018-06-07 10:07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历时两个多月,经过10万多次的敲击,长2米、高30厘米的《上合青岛峰会图》铜板画终于完成。昨日,家住市北区的李守敬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他利用钻研了38年的金属雕刻技艺,在上合青岛峰会举行前,雕刻完成《上合青岛峰会图》铜板画,通过这幅作品展现青岛人的自豪。 

以刀代笔雕刻作画 

下午2时许,家住萍乡路的李守敬家中传出轻微的金属敲击声,这个声响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戴着头盔式放大镜的李守敬手握小锤和刻刀,在铜板上小心雕刻完最后一根线条。“完工!”李守敬轻轻将刻刀放在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记者看到,这幅长2米,高30厘米的《上合青岛峰会图》整体雕刻在一张铜板上。金黄色的背景中,通过线条勾勒出青岛东部沿海一带的风光。音乐广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地标性建筑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呈散点式构图一字展开,海面上帆影点点、空中云朵片片,其间有海鸥自由飞翔。 

38年“笔耕”不辍 

“长卷上的东部沿海一线是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发展的缩影,与奥帆中心新建成的上合峰会主场馆融为一体,使用的金属雕刻手艺我钻研了38年。”58岁的李守敬告诉记者,他1980年在青岛圆珠笔厂参加工作,那时的圆珠笔经常作为赠送纪念品,笔杆要烫金印上会议或赠送单位的名字。 

他的工作就是手工雕刻烫金用的金属模具。“厂里的师傅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过省里毛主席像章的创作雕刻。”李守敬说,他在师傅手把手的传授下,很快掌握了模具雕刻技术。因为从小对书画有所偏好,他开始将金属模具雕刻的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艺术创作中。1986年前后,他还自学了刻瓷,给外贸单位制作带有仕女图的刻瓷盘、刻瓷瓶,每个刻瓷作品能得到3美元的报酬,这笔钱在当时也是不小的数目。 

搜集资料开始创作 

今年3月,李守敬开始琢磨要雕刻一幅东部沿海一线风光的铜板画作品,准备以此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作为老青岛,我对浮山湾沿线太熟悉了。”李守敬说,以前他经常在浮山湾沿海路边步行健身,几十年来,亲眼目睹这里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也见证了迎接八方宾客的2008奥帆赛。但要把这些整体创作成一幅铜板画,单靠头脑中的印象是不行的。李守敬到处搜集从远处海面上拍摄的影像资料,然后根据这些影像资料创作铜板画手稿。画面从汇泉湾东侧的东海饭店开始,沿东海路延伸,画中间是市政府、五四广场等城市地标性建筑,一直延伸到奥帆中心。 

铜板画将无偿捐赠 

铜板画4月正式开始创作,此时,李守敬得知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的消息,并且了解到会议主体建筑正在奥帆中心建设。李守敬随即决定将这幅铜板画的主题确定为《上合青岛峰会图》,要将上合峰会的主场馆也雕刻在画面中。进入5月,铜板画雕刻接近奥帆中心的最后一部分,李守敬每隔两天就去五四广场远眺峰会主场馆的外观。但因为有围挡挡着,一直没能看到全貌。终于,5月22日,场馆外围撤下了围挡,李守敬赶紧用相机拍下来,回家继续创作。“上年纪了,眼神不行了。”为雕刻完成这幅作品,李守敬每天戴着头盔式放大镜,在房间里对着铜板敲敲打打。李守敬大约估算了一下,完成这幅作品他敲击了不下10万次,雕刻刀每天都要重新磨。“这幅作品如果哪个单位需要,我就无偿捐出去。”李守敬说,从新闻上获悉,上合峰会主场馆在峰会过后要打造成市民中心和文体中心,如果需要他就无偿捐赠。 首席记者 赵健鹏 见习记者 王格格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