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青岛峰会专版】志愿者,青岛最暖心的风景

2018-05-31 16:00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2018年5月29日青岛日报6版截图

志愿者,青岛最暖心的风景 

一座城市,最美的是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在即,2000名峰会会议志愿者以及活跃在大街小巷、窗口行业的近2万名城市运行志愿者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最暖心的风景。

■在五四广场志愿服务驿站,志愿者孙秀芳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杨志文 摄

2000名峰会志愿者面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10所驻青高校定向招募,他们将为参会嘉宾、媒体等客户群提供抵离服务、翻译服务、媒体服务、城市运行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2万名城市运行志愿者则来自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和公安、教育、旅游以及公交、交运、地铁、机场、火车站、银行、医院、邮政、通信等20多个窗口行业,他们在社区、窗口单位、主要交通路口、公交地铁站点、景区景点等设置近30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宾朋提供志愿服务。

■在香港中路斑马线,志愿者张维引导市民安全过马路。杨志文 摄

近年来,青岛大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一场场志愿活动、一次次公益善举,努力打造“大爱青岛”品牌,不断推动城市文明迈向新高度——

■在在午山公交站,崂山区文明交通志愿者孔令跃引导乘客有序乘车。杨志文 摄

出台《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对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激励保障、社会回馈、组织建设以及记录管理、“时间银行”等作出规定,切实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出台《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在五四广场北广场志愿服务驿站,志愿者陈美芳为市民讲解《青岛市民文明礼仪手册》。杨志文 摄

成立全国首家志愿服务学院和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依托志愿服务学院和培训基地,推进志愿服务教材编写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扩大师资队伍,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15名。目前,逐步建成学院、区市、街道、志愿服务组织四级培训平台,开发3大类别、99门核心课程,拥有讲师170余人,可提供培训服务330课时。

■在东海中路,平安市南志愿者在社区道路巡逻。杨志文 摄

搭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开发运行青岛市志愿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基地数据库,实现在线实名注册、项目发布、在线培训、公示工时、社会监督等系列功能,并筹建青岛市创益联盟,吸纳社会诚信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单位、行业和企业加入,结合各自实际提供优先优惠、消费打折、绿色通道等回馈和服务,让志愿者切实得到实惠、受到鼓励。

■在奥帆中心志愿服务驿站,志愿者谢珊玲用创可贴为市民包扎受伤手指。杨志文 摄

建立项目孵化平台。依托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建立项目孵化中心,积极扶持区市建立创益工场等孵化基地,建成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库,打造志愿服务资源对接、信息共享、项目孵化三大平台,推进向山东半岛辐射延伸,目前已孵化扶持志愿服务项目130多个。

■在青岛市城市运行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崂山区文明交通志愿者握拳宣誓。杨志文 摄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40余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1.2万余支,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6800余个,建立志愿服务基地3700余个,涌现出一批以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最美志愿者”等为代表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志愿服务创出新高度。

一幅由志愿服务绘就的美丽图画已经在青岛这座城市徐徐展开,静待四海宾客。

“活地图”李秀

每天正常上班6个小时之余,还要在青年志愿服务岗亭服务4个小时,到上合青岛峰会结束之前,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员工、长途汽车站青年志愿服务岗亭志愿者李秀没有时间与男朋友约会。

■李秀正在为乘客兑换零钱。贾臻 摄

青岛长途汽车站每天大约接待1万多名旅客,全市超过20条公交线路汇集在此。“五四广场没有直达,马路对面坐210然后换乘地铁3号线”“地铁11号线可以坐607到汽车东站然后往回走就能看到地铁站”“青大附院坐221路下车走几百米就到了”……对于李秀来说,每天最多的求助便是问路,游玩的问景点,就医的问医院,出差的找酒店,最多时1个小时就有30多人来求助,半天下来嗓子都哑了。

李秀“死记硬背”了车站周边所有公交线路的站点,整理了各景点、医院等常被问到的地点,遇到实在不知道的地点,李秀也会查看手机地图导航,绝不会用“不知道”来敷衍。此外,李秀还给自己找了不少的事。她准备了大把一元的纸币,给乘客兑换零钱;买来了晕车药以及创可贴、云南白药、藿香正气水等放在便民服务箱中;下雨天,为求助者准备了雨伞雨衣……轮椅、针线包、地图、充电宝等,李秀就如同动画片中的叮当猫,总能从便民服务箱中找出各种物品来帮助需要的人,其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她自己的或者自费买来的。

“金牌讲解员”金鑫 

黄县路12号,骆驼祥子博物馆。从2010年骆驼祥子博物馆开馆以来,金鑫成了这里唯一的讲解员,被游客誉为“金牌讲解员”。

■金鑫(左一)为游客讲解老舍先生文学著作。

金鑫多方拜访青岛的文史专家,准备了面向普通游客、未成年人、外宾以及团体接待的四套讲解词。她搜集了老舍先生创作的长短篇小说、剧本、散文集、幽默小品集、诗歌集等,以及与老舍先生同一时期在青岛工作、生活过的文人著作,陈列在骆驼祥子博物馆内的“祥子书店”中供游客阅读。

“我是一名教师,今天听了您生动、细致的讲解后受益匪浅,我要拍些照片带回去,上课时也讲给我的学生们听。”类似这样的参观者来信、留言,八年多来,金鑫收集了十万余条(封)。

根据未成年人的认知规律,金鑫编写了一套符合青少年的解说词,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参观兴趣。另外,金鑫还组织了许多文学沙龙活动,诸如“老舍中外诗文品读会”“走进老舍,品读老舍”“老年诗词班”“古琴茶艺”“书法笔会”“《五月的青岛》朗诵会”“品读《骆驼祥子》座谈会”等。据不完全统计,金鑫开展公益活动数百次,讲解万余场,受益群众50余万人。

崂山区文明交通志愿者团队:

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飞扬 

每天早晨7点钟,青岛科技大学大三学生董佳乐都会准时出现在崂山区的某个重点交通路口或者公交站点。作为崂山区文明交通志愿者团队的大队长,董佳乐每天都会奔走在崂山区上百个交通路口和公交站点,了解志愿者们的上岗情况,协调解决他们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一天下来,他每天的微信步数都在2万步左右。

2018年年初,崂山区发出了文明交通志愿者“招募令”,青岛科技大学在校学生积极响应,近2000名符合初选条件、有志愿服务活动经历的学生报名,经过初选、面试、政审,最终350名志愿者入选。因为上合青岛峰会临近,现在志愿者们全天候密集上岗。在峰会结束后,他们将转入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期常态上岗。

这是一支“三高”的志愿者团队:文化程度高,参与者都是在校大学生;选拔标准高,入选者必须有志愿服务经历,还要经过初选、面试以及政审“层层筛选”;培训标准高,350名志愿者都进行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开展志愿服务理念知识、文明交通岗位职责、军训、警训、礼仪、上合峰会相关知识、崂山区情、应急救援、英语口语、模拟上岗等专题。

志愿者们每周都要根据课程安排提前安排好上岗时间。见到志愿者夏桐时,他正在热情地为一名外国友人用英语指路。一身蓝绿色调的体现崂山山海文化特色的志愿者服饰,配有警示灯、腰包、水壶、地图,手里拿着电子礼让指示牌,夏桐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既然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就要完成团队布置的任务。”夏桐说:“如果有游客问路,我们需要给游客指路;有人问景点,我们也需要说出相关景点的知识;碰到紧急情况,我们除了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外,也要用上应急救援知识。”

如果你们毕业了,志愿团队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志愿者们的回答是:“会有新的师弟师妹们补上来,志愿服务永远不会停。”(本版撰稿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贾臻)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