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时政类> > 正文

陶喜冰:建议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智能立体停车

来源:青岛政协 作者: 2018-01-05 16:22:15 字号:A- A+

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停车资源越来越紧张。停车难已经成为青岛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月3日,就有多位市民向本报“代表委员听你说”栏目反映停车难问题。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喜冰今年也对停车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调研,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智能立体停车的建议。他提出通过磁悬浮停车这一智能停车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地下资源,把停车位倍增扩大,实现“30秒停车”。

市民反映车位紧张停车难

1月3日上午,从本报上关注到“代表委员听你说”栏目后,市民臧宏远就赶紧将自己的心声通过邮件发给了记者。臧宏远家住小港湾附近,每天都为停车发愁。“小区里的停车位已经全部卖出去了,小区停车饱和了,我们只能停在小区外面。”臧宏远告诉记者,在小区附近有一处由人防设施改造的停车场,之前收费标准是150元/月,很多在小区内无车位的车主,都把车停在这里。最近这处停车场又经过调价,改成了350元/月,不少车主嫌贵,只能出去另觅停车位。“但是外面马路上也没有停车的地方,停上就被贴条。”臧宏远说,“现在停车位太紧张了,特别是我们这种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希望两会期间能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停车管理。”

对于停车难,家住金沙路的高伟也深有感触。高伟反映说,自己所在的小区周边均是新小区,近几年都陆续入住,停车资源越来越紧张。高伟说,7年前他刚入住小区的时候,小区内的停车位就能容纳小区业主停车。但最近几年,随着入住业主的增多,车主越来越多,小区地下车位已经全部被售空,采取摇号租赁的地上车位也因为僧多粥少,几百人才能抽中一人。“越来越多的车主只能将车停在小区周边道路上,到了傍晚,两车道的路就变成了一车道了。”高伟认为,停车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比如采取修建立体停车场,引入共享停车、错时停车等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委员调研青岛停车位缺口巨大

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喜冰对青岛市因车位短缺导致的停车难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陶喜冰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青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6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33.9万俩,其中私家车191万俩,占81.7%;截至2017年12月26日,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为261.5万辆。“停车难”作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市办实事。2017年市区重点推进50处公共停车场建设和前期工作,停车泊位约2.9万个,年内建成约1万个。“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每年车位新增数量与机动车新增数量存在差距,青岛市停车位数量缺口仍然十分巨大,影响了道路畅通、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消防安全,对城市发展竞争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陶喜冰说。

陶喜冰也对外地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有效途径做过调研,他发现,从先进国家或地区经验来看,推行立体车库建设、加快停车场智能化发展,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2016年,内地带有升降机的机械停车泊位总量居世界首位,已经建成机械车位409万个。在各省区市中,机械车位拥有量超过25万个的,依次是江苏、浙江、陕西、广东、北京、上海。杭州市在2017年通过多措并举,新增停车泊位56916个,完成26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泊位6222个,在杭州最繁华的武林商圈,通过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采用3层智能立体停车方式,增加916个车位,大大缓解了周边停车位不足的压力。

立体停车场在青岛水土不服

“这种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的立体停车和公共停车场,在青岛的应用情况却比较滞后,有些‘水土不服’。”陶喜冰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立体停车建设流程与规范标准滞后、单一用户的独立投资负担较高以及方案设计与工程实施的不规范使停车场建设良莠不齐。

“立体车库审批涉及土地规划、消防、安监、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这些部门各有各的职能,对停车有不同意见,相关法律也不明晰。现在停车场相关规划设计规范、消防规划的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自走式停车场,使得多数立体车库建设项目的报建找不到审批主体,有时办理各种报批手续耗时近2年,手续异常繁琐。”陶喜冰说,其次,立体车库一个车位的造价在3万元以上,而且随着整个车库规模的增加,建设难度的增大,单价可能会更高。对于立体车库的建设运营方,投资回报周期比普通自走式车库要更长。“从青岛整体停车矛盾的发展趋势来看,充分利用空间是必要手段,如果缺少政策扶持和长期规划,单纯靠短期利益驱动的市场化手段,容易形成停车场建设的散乱布局,空间上无法满足未来停车扩展的需要,难以实现城市整体的停车功能。”因此,陶喜冰认为,在平面空间不足的核心区域,需要通过政策、资金手段鼓励面向区域服务的公共立体停车场建设。

另外,陶喜冰在调研中发现,有些立体停车场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立体车库的技术还在不断地变革和迭代升级,由于初期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施工尚未完全规范化,车主、业主和运营方对立体车库的使用、建设与维保不熟悉,设计与实施方对车库设计标准、使用便利性、售后服务等细节问题考虑不足,立体车库投入使用后产生了倒车入位的难度较高、存取车时间长、设备故障较多等问题。”陶喜冰说,也有一部分立体车库未考虑青岛海岸沿线多盐多湿的空气环境,造成车库结构锈蚀较快,在美观性和质量可靠性方面都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在立体停车的规划、建设方面缺少本地化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引导,盲目建设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使用立体车库的积极性。”他说。

建议政策扶持促进智能立体停车

天天跟智能机器人打交道的陶喜冰,对此专门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智能立体停车的建议,并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交提案。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智能立体停车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成为将来的趋势。”为此,陶喜冰建议成立静态交通方向的工程技术中心,针对30秒取车的磁悬浮电磁驱动技术、无人化机器人自动泊车技术、车位动态管理云、盐雾环境结构件表面处理等新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化发展,把停车难不仅仅当作问题,也成为带动青岛市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的课题。

陶喜冰给记者描绘了采用磁悬浮电磁驱动技术进行智能停车的美好场景:“你只需要手中下载一个停车APP,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门口就可以下车,按下停车按钮后,车库门打开,会采用磁悬浮电磁驱动技术、无人化机器人自动泊车技术,为你实现停车。当你要取车时,在下楼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手机APP按下取车,车库收到指令后会自动为你取出车辆。当你走到车库门口时,车已经在等着你了。停车、取车过程都不需要车主参与,而且只需要30秒即可完成。”

陶喜冰称,磁悬浮电磁驱动技术已经是一门成熟的技术,是直线电机的一种驱动方式,利用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耦合方式来产生动力,不需要减速机和传输机构,没有机械磨损和动力损失,速度也快,因此可以很好地运用在智能停车上。“这种智能停车的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比如一个小区要建3层地下停车场才能达到1200个停车位,而使用立体停车只需要建一层可能就够了。”

不过,他认为,要实现友好的智能立体停车体验,并实现空间、时间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他建议,一是组建青岛市智能立体停车的工作推进委员会,聚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开发与投资企业、停车技术与装备研制企业等资源,针对居民小区、商圈、医院、学校、企业、公共停车场等区域,结合不同的场景研究多单位联合车库以及错时复用车位、公共停车楼、紧凑型停车塔、机器人存取车以及其他地上地下立体停车库等解决方案的合理应用,形成青岛市智能立体停车规划、建设与实施的规范;二是建立相应的基金,对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停车库向立体化、集约化、模块化、绿色化的方向进行升级,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资本手段推动技术的成熟,为城市未来发展打造智能立体停车的新格局、新创意、新模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