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就是搭上一条命 也要让穷村富起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7-07-04 14:32:58 字号:A- A+

苏庆亮生前在茶园察看泰山极顶茶生长情况。

    2016年7月24日,正值壮年的苏庆亮因突发心肌梗塞,将生命定格在46岁。他的突然离去,让大陡山村陷入一片悲恸之中。

    苏庆亮,生前曾先后担任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大陡山村党支部书记、区扶贫办副主任,其中在大陡山村任职长达21年。在他的带领下,大陡山村由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村变成了闻名泰山南北的“全国绿色小康村”。“苏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他却说没就没了。”“他就是个‘拼命三郎’,为了大陡山村脱贫致富,他搭上了一条命!”出殡那天,大陡山村上千名群众涌上街头,自发地为他们的好书记送别,好多村民泪流满面、哭声一片,发自肺腑地念叨着苏庆亮的好。

    为了家乡脱贫,他三下基层,一干就是二十一年

    1970年4月,苏庆亮出生在天平街道大陡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91年4月,刚满21岁、风华正茂的苏庆亮跳出农门,到原天平乡机关担任乡党政办副主任兼团委书记。看到积极上进的儿子有了一份体面的职业,老实巴交的父亲脸上乐开了花,街坊邻居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夸奖苏庆亮长出息,将来是个有前途的好“苗子”。

    正当苏庆亮踌躇满志准备在乡机关展示青春才干的时候,乡党委领导找到他,动员他返回家乡大陡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那时的大陡山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差村,三年换了两任党支部书记,都没有摘掉“穷乱差”的帽子。乍听到党组织让他离开机关回村任职,苏庆亮心里也有些舍不得,但一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还过得那么穷,一种天然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他坚定地听从党组织安排,当天就回到村里任职,挑起了带领大陡山村 “脱贫突围”的担子。

    见到回村任职的儿子,曾当过生产队长的父亲满脸的不乐意:“儿啊,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村里换了几茬都干不好,你怎么能丢下乡里的安稳工作,来这里捅马蜂窝!”

    “爸,你我都是共产党员,也都是大陡人,是党员就要为家乡担起责任,我们总不能眼看着大陡山这个马蜂窝乱下去不是?”苏庆亮不仅说服了父亲,还动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父亲做他的参谋和顾问。打那后,通情达理的老父亲坚定地站在儿子一边,默默地支持着儿子的工作,直到21年后儿子英年早逝,他强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依然坚持着为儿子送上最后一程。

    放弃舒适的机关工作,下沉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农村基层,苏庆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庄发展很快踏上了快车道。

大陡山村一角

    2009年,全省统一组织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乡镇公务员,苏庆亮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接到报到通知,他心里却纠结起来:“是为了个人前途重返机关工作,还是继续留在村里为全村父老乡亲服务?”当时,正值大陡山村集体发展爬坡追赶的关键时期,很多发展项目刚刚起步,这让他去留两难。消息传到村里,群众都担心他们的好书记被调走,便推选了十几名代表到天平街道办事处“上访请愿”,说什么也要把他们信服的“当家人”留下来。看到群众对自己这么信任,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促使他主动向区里、街道提出申请,志愿继续留在村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经过区、街两级协调,苏庆亮继续留村任职。

    2011年11月乡镇换届时,苏庆亮因工作突出被选拔为天平办事处副主任。面对又一次返回机关工作的机会,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大陡山村的发展,再一次向组织提出了留村任职的申请。有人曾问苏庆亮:“你到底想不想离开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他说:“我当然想离开,离开这个岗位我起码能睡得着觉。但看到我们村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群众又这么信任我,又舍不得离开。” 就这样,为了家乡脱贫,他三下基层,一干就是21年,直到大陡山村彻底脱贫,成为泰山脚下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村。

    2016年3月,岱岳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把大陡山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全区,任命苏庆亮担任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面对“小康路上不能有一户掉队”的扶贫目标,他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贫困村,为精准扶贫工作东奔西跑,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我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让大伙的日子好起来!”到村任职那天,苏庆亮在村民大会上当着全村326户父老乡亲的面,立下了铮铮誓言。

    心里装着责任,工作起来就有了压力,也就有了无穷的动力。刚上任那会,苏庆亮一头扎进村里,不是找村干部座谈,就是找老党员谈心,更多的是到村民家里问计。有时遇到难题疙瘩解不开,他夜里睡不着,常常凌晨两三点钟找来村里的老干部商量办法,恨不得三天就让大陡山变个样子。

    为尽快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苏庆亮坚持晚上绞尽脑汁想出路,白天放开双腿跑门路。他先后尝试了作物套种、农机租赁等办法,都失败了。面对挫折,苏庆亮更加坚定了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奔康的决心。他带着党员和群众代表到临沂九间棚、莱芜房干、河南南街、浙江滕头、江阴华西等地参观学习,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了集体运作、靠山吃山、做大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子。

    “认准了的事就要敢想敢干。”2001年,苏庆亮看准了苗圃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召开群众代表会商议建设集体苗圃时,多数群众不支持,万一赔了怎么办?他当场承诺:“我们13个党员干部每人集资1万元,先发展10亩,赔了我个人承担,挣了归集体!”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10亩苗圃当年就为村集体盈利5万元,群众心服口服。为继续做大绿色产业,苏庆亮先后十几次到南方学习考察茶叶种植,无数次邀请林科院专家来村指导,掌握了全套“南茶北种”技术,带领群众发展起有机茶园600多亩,建设茶厂1处,打响了“泰山极顶茶”品牌,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茶园1500多亩。

昔日的荒陡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苏庆亮还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绿化荒山1500亩,建成苗木基地460亩,建起了旅游接待中心,形成了依托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绿色产业的脱贫模式。到2015年底,大陡山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昔日的“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今天的“绿陡山”“金陡山”。大陡山村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嬗变,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小康路上不让一名群众掉队。村民孟兆杰原来家庭生活困难,苏庆亮主动与其结成对子进行帮扶,先是帮其引种了金太阳杏、红灯大樱桃,今年又帮他建成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家庭农场。现在,他家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苏庆亮始终把群众利益装在心里,不折不扣地把发展的红利用在公益事业上,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和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对村内外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建设了乡村公园,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加入了“银龄工程”、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村里再补贴35%的药费,另外还为每名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金。设立了长寿老人奖,对85岁以上老人奖励500元,对90岁以上老人奖励1000元。每年为幼儿园学生补助400元,为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为了践行这个挥之不去的承诺,苏庆亮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长期超负荷、透支式的工作状态,使他积劳成疾,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神经性耳聋等疾病。

    “苏书记就是个‘拼命三郎’,干起工作来不要命。”大陡山村村民苏乾广心疼地说。在苗圃和茶园建设初期,为了看护好苗木,苏庆亮每天晚上带着铺盖,睡在野外用玉米秸搭成的窝棚里,一守就是两个月。近几年他总是随身带着药片,实在撑不住了才到医院住上几天,却常常为了村里的事,拔下针头就走,医生都说他“你这是要工作不要命啊!”

    他为村里留下上亿资产,自己家却成为困难户

    走进苏庆亮家里看到,简陋狭窄的平房里,除了他结婚时置办的一些低档家俱,就是墙壁上贴满的各类奖状,再就是小书橱里那一摞摞的工作日记。在他家,14岁正上初中的儿子住的是一间不到10平方的小厢房,已上大学的女儿回家没地方住,只能在外屋打地铺。对此,好多人不理解,生前为村里创造上亿元固定财产的“一村之长”,竟然过得如此寒酸!

大陡山上千名村民自发为他们的好书记苏庆亮送别。

    苏庆亮的妻子介绍说,孩子他爸去世前,家里的全部存款加起来连套廉价的二手楼房也买不起,一家三代六口人就挤在村里这套平房里住了几十年。

    在村任职21年,他没收过群众的一瓶酒、一包烟,有时帮群众办了事,人家给他送箱酒、拿条烟,放下就走,可每次他都坚决不收,再让家人原封不动地送回去。以前,苏庆亮喜欢喝茶,对茶很有研究,但自从村里有了茶园,他就戒了茶,有人问他,他解释说,“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喝,主要是怕别人说自己沾集体的光,影响村干部形象。”别看村里富了,可苏庆亮一直很“抠门”。2013年,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300多万元,他带着村干部外出考察茶叶加工设备,总是到小饭馆点面条吃,为的就是多给村集体省点钱。

    “要让党员群众信任咱、跟着咱走,咱自己先得行得正”。苏庆亮生前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每天早上7点准时召开“两委”干部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雷打不动,由他探索实践的村级“四三工作机制”、农村党员“挂牌亮诺”等制度,在全区得到推广。头几年,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土地分配不均问题,他对村干部提出一条原则:好的地块必须先让给困难户,孬的分给村干部。由于干部带了头,整个土地调整过程公开公正、进展顺利。有户村民不相信村干部有这么高的觉悟,怀疑他们变着法沾便宜,夜里偷偷丈量了苏庆亮家的地,结果不但不多,还少了半分。

    “他为村里留下上亿资产,自己家却成了困难户。”苏庆亮的突然离世,让很多村民扼腕叹息:在大陡山村建成文明小康村、全村群众都成为富裕户的今天,“拼命三郎”苏庆亮却离开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如今他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年迈的父母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尚未成人的孩子失去了大山一样的依靠,苏家一下子变成了全村的困难户。

    年仅46岁,苏庆亮匆匆走完人生里程,把有限的生命献给了党的扶贫脱贫工作,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担当和奉献,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足迹和事迹,将永远印在大陡山上,印在全村百姓的心里。(倪青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