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品味老青岛的味道——劈柴院

来源:半岛城市生活 作者: 2017-06-01 17:20:56 字号:A- A+

 

  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江宁路。江宁路呈“人”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了步行街,于是整条江宁路就改叫劈柴院了。江宁路有二十几个院,整条街和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像北京的老东安市场,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

  前世今生Vol.02

  为何把江宁路叫做“劈柴院”?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

  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有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老青岛人所熟知的这些“劈柴屋”,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

  劈柴院像老北京东安市场一样,是个门类齐全的市场,40年代《青岛晚报》还专门设有“劈柴院”的栏目,每天报道这里的新闻。老青岛人几乎没有没去过劈柴院的,外地来青岛的游客也会到劈柴院去逛逛。

  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著名评书艺人葛兆洪、王宝亨等一些后来出名的艺人,开始都是在劈柴院里崭露头角的。1932年,马三立年方18岁来青岛闯江湖,与刘宝瑞搭档,演出了《对对字》、《大上寿》等段子,很受欢迎。以后,他成了相声大师。1984年他来青岛出席会议,专程到劈柴院寻访旧地。

  劈柴院是每个初到青岛的人必去的美食街,也是青岛最早的美食街。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青岛建为城市后,在这里修了一条江宁路,建了几个大院,江宁路逐渐成了一条商业步行街,街上几个大院多为商店、饭铺,劈柴院从一个院子的名称成了这一商业街的名称。

  “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也是青岛最早的“南京路”。到上世纪40年代,馄饨、锅饼、炉包和豆腐脑等名吃汇集劈柴院,这里成为青岛最早的美食城。

  解放后,在“三大改造”中,艺人及摊贩都组织了起来,离开了劈柴院,只余下了元惠堂等几家饭店,这里逐渐成了居民区。

  经过漫长岁月变迁,而今在它原有的基础上,小小的街上汇集了海鲜、小吃、烧烤等各色美食。主街上多是酒馆、饭店,除了有元惠堂、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等名店,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饭铺、糖果店、书场和游乐场。北街则是以卖熟肉为主,有德州扒鸡、福山烧鸡、南肚、酱肝等。

  据说,这条街上的锅饼、炉包、混沌和豆腐脑很出名。但不建议在此吃海鲜,略微点些小吃即可。

  作为最原汁原味的老青岛美食一条街,可以说劈柴院的传统小吃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奇,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景行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