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济南高新区发力打造“双引擎”引领新常态

来源:凤凰山东 作者: 2016-10-25 15:55:56 字号:A- A+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面对经济新常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任务和新目标。国家高新区如何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

  综观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创新创业”始终是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基因。如今,驰骋在经济新常态轨道上的高新区,正大力推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三次创业”——大胆探索创新,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激发内生活力,在强化产业链招商、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15年,济南高新区吹响跨越发展集结号。

  A、创新驱动一季度发展实现“量增质更优”

  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如何破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即“双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改造传统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打造“双引擎”,实现“双中高”,唯有靠改革、靠创新来解决。

  创新创业在高新区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济南高新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创业”始终是发展基因。“一次创业”的10年间,高新区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发展雏形初步搭建。“二次创业”的10年间,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建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科技创新的高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从去年开始,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以创新为主线,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前沿科技,努力推进技术创新,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占得一席之地。

  从今年一季度统计数字看,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高新区实现逆势突围。高新区实现区域财政收入49.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17亿元,在全市各(县)区位居第三,较同期增长11.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为81.57%,实现首季开门红。

  据了解,一季度高新区财政收入增长11.21%,主要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从税收情况看,一季度高新区实现国税27.08亿元,占到全市国税收入的22.69%,税收总量列全市第1位,增长25.62%。区级收入完成4.59亿元,增长18.25%。地税实现税收12.61亿元,增长14.92%。

  作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高新区努力打造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综合保税区、济南药谷、汉峪金谷四块“金字招牌”。目前,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2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3%以上,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6.9%。

  上述数据显示,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新区真正做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在济南调结构转方式中,高新区正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全市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B、简政放权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在高新区,创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民间创业潮风起云涌,市场活力全面释放。尤其是高新区先行先试试点改革正持续释放巨大红利。市场监管局成立以来,深化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流程,整合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窗口为“一窗式”办理,推行“一表通”,全区市场主体呈现加快向好发展态势。从去年3月1日至年底,全区新设立市场主体4847户,同比增长72.6%,平均每天有13家企业注册,激发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

  高新区的管理者认为,新常态下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该区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完善建设项目审批“一号通”、商事登记联合审批“一表通”两大服务体系,实行“并联审批”,对高新区有自主审批权、材料齐备的审批项目,实现第一时间办结,把济南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成本最低的“三最园区”。

  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平台作用很关键。为满足园区企业对平台资源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让更多企业都能享受到平台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去年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完成云平台扩建及应用推广工作,使企业申请、使用平台资源更加便捷;同时,由于服务模式由原来的“独占式物理机服务”变为“在线虚拟机服务”,园区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年,园区企业利用平台进行开发、测试、应用等项目数超过1000个,使用平台的企业数超过500家次。今年,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支撑。

  为了给创业者提供更多支持,高新区将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各类资金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汇集,进一步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梯形融资体系建设,创新开展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互联网股权众筹等科技金融新业态服务,努力营造机制灵活、渠道广泛、资金充裕的融资环境。

  C、筑巢引凤为创客们打造更多“众创空间”

  在高新区,随着创业环境日新月异,创业观念与时俱进,带动创新创业规模不断增大、效率显著提高,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创业服务从政府为主到市场发力,涌现出一批市场化的新型孵化机构;二是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三是创业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集聚,创新创业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互帮互助;四是创业理念从技术供给到需求导向。

  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是主体。高新区将多措并举,加快创新创业主体扩张。进一步创新孵化器建设模式,继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推进孵化器管理运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探索委托承建、民办官助、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思路,积极鼓励民营孵化器发展,整合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管理等创新资源向孵化器聚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力度,加快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力争年内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

  高新区正加快载体建设,给创客们提供充足的创新创业空间。目前,“银荷大厦”、“奥盛大厦”已经投入使用,“鑫盛大厦”完成主体建设。位于孙村新区的信息通信产业(ICT)园,一期规划用地7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承载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神州数码等高端制造业项目,其中,为给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提供办公和生产厂房,园区在产业园内建设了创新工场,采用可租可售的方式为有生产制造需求的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发展空间。

  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占地28平方公里的东部产业新区——智慧谷已经启动规划。该区域将按照高端化、智慧型、智能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创新产业新区为目标,主要承载信息通信高端项目研发、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全球知名ICT企业总部等项目,并为超级计算中心、量子通信研究院、航天科技园等重大项目预留发展空间。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创业的开展,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正计划利用园区内及周边的咖啡厅、书吧等空间载体,结合现有对企业的服务举措,定期为园区企业、创业者组织技术沙龙、技能培训、成果展示、融资路演,一方面通过类似多种类的服务活动在园区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实际有效的帮助。

  D、优化升级强化产业链招商做大集群

  高新区既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也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该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突出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

  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孵化成效,以一批质量好、效益优、实力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高新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素。高新区紧抓时代脉搏,通过不断培育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华海财产保险、上海宇培、星辉数控等10家企业与高新区集中签约。此次落户的十大项目涵盖金融、总部经济、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达64亿元。不少项目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质量高、技术新、前景好,达产后将为我国相关领域带来革新性的发展。

  高新区正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实力。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四大产业链。

  ——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清华紫光通信与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发挥台湾联电、展讯半导体等知名企业的影响力,继续引进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企业,将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

  ——围绕电子商务产业链,研究出台支持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推动山东联荷电商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招商,将高新区打造成济南市高端电商企业的聚集区;

  ——围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链,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完善与北斗相关的从芯片研发到应用的整个产业链条;

  ——围绕智慧制造产业链,全力抓好德国3S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产业转化基地的引进和智能控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抓好与德国3S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智能制造企业引进,同时,继续深化与人工智能学会的合作,加快建设“济南智能机器人与数字化装备科技园”和“山东省智能机器人与数字化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创智慧制造、智能产业新局面,以ICT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济南智慧谷”。

  生物医药产业,突出“济南药谷”的品牌效应,继续加大药谷平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迪亚、同科、诚创新药孵化基地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修正药业、中国高新投抗肿瘤药物产业园、中国医药器械产业园、中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产业园等投资过10亿的项目落地,加速产业集聚,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将济南药谷建成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高地。

  现代服务业,围绕汉峪金谷、齐鲁创新城等几大平台建设,加快引进金融、类金融和总部经济类项目,使中心区成为全市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核心。

  E、探索ppp模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ppp正成为热词。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广ppp模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我省于去年12月启动ppp 项目试点。目前,ppp模式在我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已在潍坊、淄博等地试水。如何改造传统引擎,增

  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高新区先行先试,试水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前不久,高新区管委会与山东明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就两河片区热电联产二期工程签订ppp项目合同。这是济南首个ppp项目。在山东省首批上报国家财政部项目中,这也是我市唯一一个入选备案的ppp示范项目。

  该热电联产ppp项目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济南高新控股集团、山东明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山东明科持股约90%。该项目总投资约2.63亿元,其中2.109亿元投资由山东明科承担,高新区管委会承担0.52亿元。

  两河片区是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山东明科生物质供热工程此前已在两河片区成功应用。一期项目投产两年来,已为青岛啤酒、明仁福瑞达等企业供热约30万吨。当时双方采用的合作模式是:高新区管委会为项目建设配套投入方,明科为供热设备设施投入方。据高新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二期工程采用ppp模式,政府实现了用少量资金撬动民营资本,既减轻了财政对公用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压力,也保障了片区企业的用热需求,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政府资金的介入也为社会资本解决了后顾之忧。“政府参与到项目中,双方签订ppp合同,和民营企业一起遵循契约精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且在市场培育期对项目给予一定扶持,这增强了我们民营企业的信心。”山东明科董事长苑晶表示。作为济南首个ppp项目,该项目将为高新区后续推广应用ppp模式提供经验借鉴。今后,高新区也将积极探索创新,适时将ppp模式引入供水、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刘薇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