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甘泉井村:实干里打造出的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 2016-08-02 16:21:18 字号:A- A+

    仲夏时节,走进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一幅静谧的山村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远看层峦叠翠绿树成荫,近看翠柏青松郁郁葱葱,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连接着一户户人家,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聊天吃饭,孩子们在文化广场追逐玩闹,剧团成员在文化中心鼓乐齐鸣。村背后的山窝窝里,核桃树一眼望不到头,日光温室像一波波的白色海浪,村民们在田地里、温室里忙碌着,脸上堆满了笑意……

    这样一个美丽乡村,在十年前却是一个一无矿产、二无企业、缺水破路少树木,光秃秃穷乎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如今,甘泉井村华丽转身,已经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山西文明村”“山西省生态村”。

    这样的变化因何而来?村民们自有公论:“一是有党的好政策,二是有一个能知行合一、实实在在落实政策的好党支部!”

    令123户360人的村民信服的甘泉井村村支“两委”班子有成员5人,党员16人。这个班子的“班长”刘建平是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县的各种先进称号的共产党员。自上任以来,他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爱学习,守纪律,一心为民谋实事。在甘泉井村,无论大事小情绝不会由一二把手拍拍脑袋就决定,而是通过大会小会民主决策。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取得的成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咋能不欢喜。

    实干里见真章。刘建平上任后,村支“两委”定的第一件事就是农业调产。可对于一个祖祖辈辈只知道种玉米的纯农业村,调产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果不其然,当村支“两委”决定要在富老沟里种植核桃树时,议题一抛,村民就嚷成一片,多数是反对的声音。刘建平召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挨家挨户给村民算经济账,分析比较到底是种玉米好还是种核桃树好,尽管如此村民还是没多大反响。刘建平急了,放出话:“村里提供树苗,提供管理,村民只管拿出地种。挂了果赚了钱算村民的,赔了算我的!”他又拿出自家一亩二分好地和另外两名党员带头种植。“看村干部这样是实打实栽了,咱还怕甚!”这一下村民们终于放心了,50亩玉米地都改头换面种上了核桃树。2011年,核桃树进入初收获期,大家算了算账,每亩比玉米多收最少1000元!栽核桃树的村民高兴了,没栽的大呼后悔,原来种得稀的也买苗补种,核桃树亩数逐年攀升。

    随后,村支“两委”一班人又前往太谷县范村考察了设施农业发展,把致富目标锁定在了新建蔬菜大棚上,要为村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渠道。可村民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有一股子倔劲儿的刘建平瞅准目标就不放松。“还是那句老话,大棚建好,赚了算村民的,赔了算我的。”他跟大伙儿说,“大棚由咱集体投资,还请来种菜技术专家培训把关。用水问题也不用担心,咱村已经修建了蓄水池,供应四五个大棚用水,应该不成问题”。这下,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从不敢包到抢着包,大伙儿承包大棚的热情高起来了。50亩大棚建起以后,效益很好,可新问题又出现了——单靠蓄水池浇棚远远不够,外出拉水成本太大,怎么办?刘建平没有因此退缩,他认真听取村民意见,深刻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并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开会研究商议,最后决定要在村里打一口深井,彻底破解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难题。可请来的专家在考察后告诉刘建平,打井的地方处在分水岭上,风险大,胜算只有四成。打,还是不打?刘建平和村支“两委”成员反复商议权衡,最后统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