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坐天路列车去拉萨 纪念青藏铁路全线通车10周年

来源: 作者: 2016-06-29 20:15:30 字号:A- A+

    坐上“天路”列车去拉萨

    ——写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十周年

    张荣大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喂哎,

    我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这首情深意浓、催人泪下的《天路》绝唱,我不仅喜欢听,也喜欢唱,而且只要音乐声起,我都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这是因为我与铁道兵有段不解之缘,与青藏铁路有段不解之缘。

    铺轨到拉萨    

    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从此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十年间,帶火了西藏旅游业,坐上“天路”列车去拉萨,成了风靡中外的一种时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18万人次,旅游收入282亿元,分别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11倍和15倍;同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8.03亿元,分别是通车前的3.6倍和7.3倍,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跨越。

    对此,我这个在青海工作了20年的“老高原”,也感到欢欣鼓舞。    

    我与青藏铁路有缘    

    1965年9月至1974年3月,我从山东淄博奔赴青海格尔木,当了8年半军垦战土,历任连队排长、一团宣传股新闻干事、师部宣传科新闻干事,28岁时被提拔为副团级师部宣传科科长。

    1974年3月,我借调到新华社青海分社帮助工作,1975年8月正式调入青海分社当记者,至1986年1月。1986年2月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历任副社长、社长、高级记者,直至2005年4月退休。

    我在新华社青海分社从事记者工作12年,把相当大的精力用在了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青藏公路黑色路面改建工程和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工程这三大“天路”的新闻采访报道。几十次到柴达木采访,四进西藏承担大型工程报道,在柴达木油田、盐湖、矿山、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格拉输油管线,以及高原地质勘探队和广大牧区草原,都遍布我采访的足迹。

    特别是在37年前,我有幸参加了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哈尔盖至格尔木段建设的新闻报道,共采写对内外新闻报道40多篇(部分稿件与黄昌禄同志合作),《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和《火车开进柴达木》的通讯成为有社会影响的稿件,《青藏铁路辅轨到格尔木》和《荒野中的新城格尔木》被评为新华社1979年对外报道十大好新闻之一。 

    在持续五六年的时间里,我不仅仅历尽艰辛报道了铁道兵修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惊世壮举,更主要的是在铁道兵胜利完成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第一期工程后,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整建制转业这一历史性转折中,我所采写的数十篇青藏铁路的新闻报道,无形中成了记录这支英雄部队最后辉煌历程的光彩一页。

    我为能够奉献给英雄的铁道兵一曲永恒的赞歌而自豪。

    我1986年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后,经常回忆在青海工作20年的方方面面,也时刻惦念着那条缓建的青藏铁路何时启动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心西藏的铁路建设问题,2000年11月,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指出:修建青藏铁路是十分必要的,对发展交通、旅游、促进西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应该下决心尽快开工修建。这是我们进入新世纪应该作出的一个大决策,必将对包括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很大的鼓舞。他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对多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正确决策。

    国务院召开总理办公会审议青藏铁路建设方案时,朱镕基总理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经济实力。通过多年不间断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对高原冻土地区筑路技术问题也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几个建设方案综合比选中,青藏铁路方案比较有利,投资少,工期短,地形较为平坦。修建青藏铁路,时机巳经成熟,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可以批准立项。总之,过去缓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必要的,现在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也是必须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郑言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