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江津区:用好政策杠杆 让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

来源:华龙网 作者:黎立 2016-05-24 19:11:14 字号:A- A+

    江津区:用好政策杠杆让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

      华龙网5月18日10时55分讯(黎立)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事业开展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教师更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如何让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得到数量与质量的保障?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针对农村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加大投入、改革创新,在执行好上级政策的同时出台系列本土政策,让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城乡教师实行交流互动、均衡配置,教师群体职业幸福感明显增强,农村教师进城热迅速降温。

    充分运用“政策倾斜”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对于近年来出台的绩效工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年度绩效考核奖等政策,江津区一是率先执行,二是按上限标准执行,三是财政资金保障到位不留任何缺口。

    农村教师比城区教师要多享受三项政策待遇:乡镇工作补贴每月300元,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每月200—500元,村校和教学点工作补助每月90-180元,按不同条件可重复享受多项,最多的每月补助高达980元。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乡村学校小学按1∶5∶4,初中按1.5∶5∶3.5的比例设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评优、评先、树立先进典型等向农村教师倾斜。

    为农村教师安好家 2400套教师宿舍拎包入住

    除了良好的政策保障,江津区还建起2400套教师周转宿舍彻底解决住宿难问题。从2012年起,江津区投入区本级财政资金1.5亿元建设2400套教师周转宿舍,至2015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覆盖138所农村学校,布局上向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学校倾斜,优先保障新教师和交流轮岗教师入住,户型以40平米的两间配套为主、35平米的单间配套为辅2400套宿舍实际上能够容纳超过4000人,配套设施齐全完全实现“拎包入住”(均有厨房、卫生间、生活阳台、电热水器和床、桌、柜等必要的家具),使困扰农村教师的“住宿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广大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满意度非常高。

    村校教师由“轮岗制” 乡村学校不再是工作第一站

    以前村校是小学新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但是近年来,新招聘的教师大部分是外地人和女性,让他们刚毕业就到条件艰苦的村校工作确实存在很多客观上的困难,不少新教师未到岗即放弃工作,每年要求调离的年轻教师数量也较多。

    江津区教委意识到这是招不进老师、又留不住老师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从2015年起实施改革,小学教师全部以中心校、完小为主体进行招聘,而且参加工作最初几年不安排到村校工作。村校师资将由中心校统筹安排轮岗、走教,不再由少数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长期坚守。2015年全区共新招聘教师269人,其中农村学校教师197人,全部到岗到位,改革效果立竿见影。

    守好人才引进“入口端” 提升教师资源总质量

    近年来,江津区还充分利用考核招聘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和区外名优校长、特级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人才,实行“零障碍”引进政策,实施范围从以前的重点学校扩展到部分农村学校、新建学校。

    针对以前公开招聘教师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合理调整面试项目,全方位考察专业水平,有效提高新教师招聘质量。合理运用招聘政策,提高男性教师招考比例,逐步扭转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趋势。利用特岗教师招聘政策,2011年以来区招聘音、体、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277名。用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政策,三年来已申报培养计划199名,农村小学师资入口端质量总体偏低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善。

    搭建“城乡一体化”多级平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2015年,江津区政府与重庆师范大学签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整合区师范进修校、教科所、技装中心教师培训资源组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实行“高校专家教授理论引领(高校)、区县名优教师示范引领(教师发展中心)、基地学校跟岗实践引领(基地学校)”的三段式模式。组建“名师工作室”,扎实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搭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搭建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

    江津区教委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江津区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细则》,全面实施学区制改革、促进学区内师资实行均衡配置,大力推行领雁工程、建立校际教师互派制度和导师制度,5年内将安排80%城区学校优秀干部和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建立健全教师“走教制”、引导中心校教师特别是紧缺学科教师到完小、村校任教。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