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大沽河“水利轴”效应日益凸现
2015-09-22 10:41:30 青岛日报

    历时三年多实施的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日前圆满完成,“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治理目标已全面实现。经过全面深入的综合治理,大沽河河道防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水质和水资源利用得到进一步改善,流域生态绿化成果进一步显现,沿河景观得到进一步美化,沿岸宜居幸福水平进一步提高。金秋时节,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再一次来到大沽河沿岸,探访这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通过“金秋重走大沽河”一组报道,向读者和网友全面展示大沽河治理后呈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敬请关注。

    “过去这里只是六七米宽的沙土堤,现在全升级成14米宽、防洪标准50年一遇的堤防,”在大沽河堤顶道路移风段,即墨市水利局副局长鲁善海介绍道。大沽河——青岛的母亲河重现青春的轮廓,一条长堤延伸228公里、堤顶道路自北而南蜿蜒成龙,19道新旧堤坝蓄起水面,由此带来全新的改变:碧波长涌,林木葱茏,风景如画,水鸟翔集……

    长轴纵观—— 筑起坚固的防洪屏障

    北起莱西产芝水库,南到胶州东营村码头大沽河入海口,4631平方公里流域内,一条战略轴线已清晰凸显。

    “在大青岛城市空间的战略布局中,市委市政府把大沽河定位于贯穿全市南北的防洪绿色安全屏障、自然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聚集带、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并成为宜居幸福大青岛的 ‘核心中轴’和强力支撑。”大沽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华贵说。

    毋庸置疑,在决策者的蓝图中,大沽河最终是大青岛发展的 “动力轴”、“发展轴”,而首先,它是一条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利轴”。

    走在大沽河移风段堤顶道路上,即墨市水利局副局长鲁善海回忆,这里的堤坝过去只有六七米宽,三分之二是低小的沙土堤,“记得1985年9号台风袭来的时候,降雨量陡增,沿河一些住户不得不迁移,现在,大堤全部是土方筑坝,加宽到14米了,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洪长堤。”鲁善海说。

    据统计,大沽河全线已完成堤防填筑228公里,整修河道护岸257公里,使这条河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

    “大沽河大堤直接从这里的果园穿过,给当地的林果业带来大商机了。”在莱西沽河街道,街道党委书记张俊武介绍,过去这里虽紧邻沽河,但交通不便,旧的堤坝都是很窄很矮的小沙堤,高低不平,一遇雨天就泥泞,车辆难进,水果销售成为难题,“现在新的大堤建起来后,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升级,交通瓶颈也破解了。”张俊武欣喜地说,新建起的万亩采摘园将把当地农业推向更高层次。

    行走大沽河沿岸,从胶州胶东、即墨移风到平度南村、莱西沽河街道,我们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母亲河的美丽回归,而是整个治理工程强健的筋骨。

    沽河看“闸”—— 新增蓄水4400万方

    大沽河干流9座拦河闸坝像是长堤的“眉目”。站在移风拦河闸九孔弧镜式大闸的坝顶,眼前的大沽河水面颇为壮观。藉此,青岛农田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64,走在了全国前列。而大沽河作为“水利轴”的辐射效应也正不断呈现……

    据介绍,移风拦河闸九孔大闸,跨度283米,是亚洲最大的弧镜式拦河闸。“每个闸孔净宽25米,高15米。总蓄水量1050万方,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工程负责人任福宽介绍,工程总投资1.56亿,施工量4万方混凝土,九孔闸门的每个闸门像一块弧形眼镜片,通过闸门的升落来蓄水放水,弧形闸门起落时带起水帘,如同彩虹,是目前国内最美的观光水闸。大沽河指挥部协调组副组长杨咏杰介绍,大沽河沿岸新建(改建)的9座拦河闸与原有10座拦河闸坝实施梯级拦蓄,使大沽河的河道水面扩大了一倍——由21平方公里增加到40平方公里,新增拦蓄水量4400万立方。

    “移风刘家庄一带都指望着移风拦河闸,”鲁善海告诉记者,仅此一个拦河闸就为沿岸蓄起了1000多万方水,“刘家庄作为即发等现代农业基地的集聚区,发展现代农业有了更强力的支撑。”

    “这9座拦河闸坝,莱西段有7座,沽河街道就占了3座,”在大沽河莱西段,沽河街道党委书记张俊武介绍道,它们分别是早朝拦河闸,马家会闸坝、西张家寨闸坝,几道大闸蓄水量近千万方。

    在莱西沽河街道早朝村东,横跨沽河的早朝拦河闸身姿威武。“这个闸坝采用底横轴翻转闸,共5孔,单孔净宽34米,正常蓄水位45米,回水长度5.8公里。”街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闸坝控制的水面面积155万平方米,蓄水量380万方,对沿岸固堤、安澜、发展板栗园、山楂园种植很有利。

    拦河闸坝的升级,使水资源丰富的莱西如虎添翼,特别是沽河沿岸农业发展步入了一个跨越期,出现了不少现代农业大项目,如店埠街道的“鲜多多观光园”、沽河街道的万亩蔬菜采摘园等。

    “水多了,大沽河的物产也多了,比如蚬子就比过去明显增多,味道也好起来了!”即墨移风镇堤前村村民刘广松感叹道。

    大沽河综合整治在丰富水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沿岸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莱西沽河街道紧挨着大沽河大堤,“万亩采摘园”的牌匾非常醒目。从堤顶道路下来,人们举步即可迈入一片片山楂园、苹果园……“没有这几道大闸,不可能有这个万亩采摘园,”沽河街道党委书记张俊武介绍,比如,西张家寨拦河闸的两岸,就分布着2万亩苹果。他分析,莱西本来就是水源丰富的地方,拦河闸坝又为沽河街道蓄起了更多的水,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种植业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转型,“有了这么多的水,我们就要做好发展的大文章。”张俊武表示。

    “现在这里的采摘农业非常火,”沽河街道农办主任曲国亭介绍,当年因 “卖难”而挥泪砍山楂树的果农,现在不仅不会砍树了,还把好树、老树养育好,作为采摘农业的景观资源,发展百年山楂园、板栗园,引来了周边县市络绎不绝的游客。“苹果园的收入以前是亩均1.5万元,现在搞采摘农业亩均达到5万元。”曲国亭说。

    置身于大沽河即墨移风段前店村的田野,就好像身处江南水乡,眼前是大片的 “荷叶田田”向远方伸展,还有一畦畦的水稻育秧。承包这片土地的即墨丰裕泰家庭农场负责人胡显杰介绍,他种了200亩水稻,几十亩莲藕。“有了水利条件作保障,俺们对经营‘水乡农业’更有信心!”胡显杰兴奋地说。

    “河道整治后带来的是一个‘水网’的概念,”即墨市水利局副局长鲁善海分析道,这次大沽河综合治理的水利工程形成了“河库相通,水面相连,上下互补,蓄引兼顾”的体系。这一点在移风体现得较突出,当地依托新建拦河闸坝的蓄水,今年又投资数千万元建起引水渠系,沿岸不少农户发展起水稻、莲藕栽植,消失多年的水田又重现沽河边,目前,仅移风一地就发展了数千亩水稻种植。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穿行花海
影像青岛 更多
2015世界休体大会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