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焦土抗战:给日本人留一座空城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王建亮 2015-07-09 10:40:52 字号:A- A+

    面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奉行国民政府消极的“焦土抗战”策略,炸毁了日本在青的大部分企业;将装满砂石的5艘军舰和5艘小火轮沉入港口阻塞航道;为保存经济命脉,四方机车厂等厂矿企业向内地迁移……“七七事变”发生5个多月后,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保安队、警察9000余人及部分官员、眷属向鲁西南一带撤退。1938年1月10日,日本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占领青岛,此时剩下的是一座工业废墟、堵塞的航道和仅有5万人口的“空城”。

沈鸿烈

     背景

    不得已撤退实施焦土抗战

    1937年8月14日德县路事件发生后,局势由一触即发突转缓和,日本对青岛作战计划暂停执行,从8月底日本开始撤侨,青岛暂时免于日军践踏。曾任国民政府青岛市长的李先良在回忆录中分析了日军挑起事端后又暂停是事出有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顾忌日本在青的侨民及其财产安全问题。“我们知道敌人最初在青岛不战而走,是要保存他们的产业。”当时日本在青侨民有2万余人,工厂200余家,其中投资最多的是十几家纱厂,他们在青岛的财产价值超过中国人的财产价值,如果在市区作战,即将全部损失。

    8月以后,当时的中央政府以沪战吃紧,将原增防青岛的税警五、六两团开赴上海作战,所遗防务仍由海军陆战队及教导队、保安队负责。当时的市政府日夜进行军事部署,并以充裕时间对日本在青岛经营多年的主要财产也就是九大纱厂进行破坏准备工作。

    在此期间,日军主要目标是沪宁和太原,当10月初,华北日军占领德州后,对山东采取“策反”和羁縻政策,力图不战而取。“那时上海的战事,一般人还以为是局部战争,结果总会局部解决。后来战事越打越久,敌人的兵员愈来愈多,而且平津被占,上海失守,才知道范围扩大已经形成中日两国的全面战争。我们估计青岛的地理形势决不能守,就打算如果撤退青岛,一定要取得很大的代价,因此考虑青岛的焦土政策。”李先良说。

    10月1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青岛海军总指挥。1937年12月4日,蒋介石电令沈鸿烈实施焦土抗战,并伺机撤离放弃青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