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地铁人物志】杨一才-地铁人做不平凡的事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5-07-08 16:36:40 字号:A- A+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我应该做的事”

    见到杨一才这个人,第一印象就是方方的脸庞,素色的西装外套,话不多,一看就是踏实肯干的北方人,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在忙碌着,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业主代表的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果然,杨一才是山东人。从他口中得知,他大学的时候专业是土木工程,选择的是地下铁道方向,当时他看到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的很普遍,但是国内这方面才刚刚开始,他看到了地下空间开发在国内广阔的前景。毕业之后他跟着工作去过广州、西安、宁波、北京,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工作需要去哪里,他就去哪里,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

    无时无刻不奋斗在现场第一线

    2011年年底,他来到青岛地铁公司,希望通过自己掌握的地铁施工技术为家乡的地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作为青岛地铁3号线的一名业主代表,他认真学习公司各项管理规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在此期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多次协调垃圾中转站拆迁和建筑垃圾堆的迁移,保障了出入段线连续施工;针对出入段线主体结构组织了质量观摩会和专家分析会,提高了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由于该标段位于拆迁区域,情况特殊,排水设施损毁严重,为确保汛期排洪通畅,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疏通排水通道,他总是亲自坚守施工任务的第一线,冒雨督促疏通进度。在台风期间,一旦围挡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行人和交通,他每个小时都要去冒雨检查一次围挡,夜间巡视排水情况,任务完成才放心离开,确保了安全度过汛期。

    还记得海川站和徐家麦岛站为大跨度暗挖车站,为确保安全,他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爆破进尺,每周组织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到现场实地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实,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的围岩,及时确定变更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

    2015年元旦期间第一台TBM设备构件吊装下井,这在青岛乃至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尚属首次,最大构件重达150余吨,将如此大的构件用汽车吊由地面吊至25m深的竖井内,吊装作业风险极大,为确保吊装安全,杨一才放弃了元旦回老家看望父母孩子的机会,一直在工地一线坚守,反复检查吊装人员、吊装设备,直到全部安全吊装下井他也舒了一口气。当他把这一好消息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的时候,领导回复了简短而有力的几个字’辛苦了’,“这是对我莫大的肯定,”他这样说着,脸上又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杨一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是我这个年纪应该担当的责任,这一切都是每天很平凡的工作,我只是一直做我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可抱怨的。”他已经把地铁事业视为与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多么朴实而又真实的山东汉子啊。

    我也是“青漂”大军中的一员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总是奔波在外,是什么支撑杨一才一个人在外打拼的呢?当我问到他的孩子妻子的时候,杨一才说,“对妻子孩子,我更多的是愧疚,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放在老家由爸妈带,现在孩子两岁半了。有一次回老家的时候孩子哭的时候嘴里喊的是爷爷而不是爸爸。”说到这,这个真诚的七尺男儿的脸上露出些许愧色。在工作上,杨一才的妻子给予他的支持很大,她曾经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来到青岛,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又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去外地找了份工作。杨一才说:“妻子去外地工作半年多的时候,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挣到的第一笔钱为孩子和她买了份保险,然后也要为我买一份,我拒绝了,我很感动,也很惭愧。”

    杨一才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早家人团聚,尽家庭责任,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快乐成长,让妻子不再奔波。这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地铁人的心愿呢,操着不同乡音的建设者,聚集在一起,他们挥汗如雨不分昼夜不停劳作,围挡内外的男男女女,仿佛不是一个世界,他们也有父母和妻儿,有兄弟姐妹。当我们周末节日和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却和机器石头打交道。

    感谢每一个青岛地铁人,你们的付出给了我们便捷,你们的辛苦换来青岛的华丽转身。(青岛新闻网记者  夏巧怡)

    附件  普鲁斯特问卷调查

    1、您最希望具有怎样的天赋?沟通交际能力

    2、您感觉最被纵容的错误是什么?抽烟

    3、您的座右铭是什么?心中有思便是路,双脚停处即为家

    4、什么是您最不喜欢的?拖沓、推诿、懦弱不敢承担

    5、您最想成为什么?优秀的管理者

    6、您最看重朋友拥有什么样的品质?真诚

    7、您认为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像绽放的迎春花,安静祥和,没有尊卑的心态,与世无争又心存感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夏巧怡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