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市城市管理局工作报告

来源:青岛政务网 作者: 2014-12-12 17:01:28 字号:A- A+

2014青岛市政府51部门“三民”述职(14日下午)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郭继山
    【报告解读:市城市管理局】

    2014年,我们总投资57亿元,建设了21项重点民生工程,城市综合保障能力取得较大提高。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5公里,建成世园会再生水净化厂,建设泥布湾、李村河两座再生水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2%,居省内领先水平;推进饮用水水质三年提升行动,建成全国一流的水质预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建设供热管网220公里、换热站60座,全市新增供热面积9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区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市办实事目标任务,141万户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的温暖。

    组织开展供热分户计量收费试点,市内三区分户计量供热面积达到906万平方米,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

    新建燃气管网108公里,改造安全性能差的燃气灰口铸铁管160公里;市内三区发展天然气用户5.8万户,建成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0座,大大提高了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334公里,升级、扩建泥布湾、崇杰环保污水处理厂,开工扩建李村河、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大大提高了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

    新建、改造公厕80座,全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安装公厕LED显示屏、导向牌、标识牌等700余块,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如厕需求。

    城市管理事关城市平稳运行、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和保障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设,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

    2014年,我们总投资57亿元,建设了21项重点民生工程,城市综合保障能力取得较大提高。

    ——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5公里,建成世园会再生水净化厂,建设泥布湾、李村河两座再生水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2%,居省内领先水平;推进饮用水水质三年提升行动,建成全国一流的水质预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建设供热管网220公里、换热站60座,全市新增供热面积9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区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市办实事目标任务,141万户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的温暖。组织开展供热分户计量收费试点,市内三区分户计量供热面积达到906万平方米,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

    ——新建燃气管网108公里,改造安全性能差的燃气灰口铸铁管160公里;市内三区发展天然气用户5.8万户,建成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0座,大大提高了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334公里,升级、扩建泥布湾、崇杰环保污水处理厂,开工扩建李村河、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大大提高了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

    ——新建、改造公厕80座,全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安装公厕LED显示屏、导向牌、标识牌等700余块,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如厕需求。

    二、大力优化行业运行管理,群众宜居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一)强化行业管理,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惠及民生

    1.促进清洁能源供热新突破。积极争取修订《青岛市供热条例》,拟首次将清洁能源供热纳入地方立法,组织编制完成全国首部《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按照“四改造、三开发、二替代、一建立”的整体工作思路(即:实施“四改造”,对原有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清洁排放;对具备条件的锅炉,实施“煤改气”或洁净煤燃烧改造;对非节能建筑进行墙体保温改造,降低能耗;实施热计量改造,鼓励用户节能行为。推进“三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海水源、污水源、土壤源、太阳能、空气源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通过移动蓄能、热泵技术等,开发利用工业生产余热实施供热;探索尝试通过大温差运行方式,开发利用低品位热能。实行“二替代”,对具备条件的单位用户,采用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技术或冷热联供技术替代集中供热;对新建居住建筑实现清洁能源供热方式替代集中供热。实现“一建立”,综合利用多种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对现有供热系统的补充和替代,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冷、热、电的差异化需求,最终建立智慧能源网,提高系统能效,降低煤炭消耗,减少大气污染),大力实施清洁能源供热,已对53个项目、2523万平方米制定了清洁能源供热方案,年内已实施蓝海新港城、八大关区域等15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新增清洁能源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减少供热燃煤6.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24吨、氮氧化物106吨。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57.4%,年替代标煤207万吨,为减少排放做出突出贡献,使岛城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2.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组织编制完成《青岛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青岛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统筹规划》,为促进环卫行业科学发展夯实基础。创新实施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冲洗”的一体化作业模式,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率达到86%,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和PM2.5指数,大大提高了空气环境质量。在市南区的1400个开放式居民楼院、300个封闭式物业小区、96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180家驻区单位、39所中小学校、11处农贸市场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创建了36个示范小区,15.3万户居民积极建设生态美丽家园。

    3.加大饮用水监测力度。严格实行水质公报制度,组织每周对市内三区、每月对其他区市饮用水的余氯、细菌总数等9项主要指标进行1次抽检,抽检结果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进行公示;供水企业每日对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在企业网站、服务窗口等进行公示,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全年共抽检水样1500余个,发布水质公报54期,水质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

    4.积极推进“气化市”建设。加快供气设施向镇村延伸,新建镇村天然气管道73公里,发展天然气用户2.2万户,新增天然气管网覆盖的乡镇8个,让更多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用上了清洁环保的天然气,进一步方便了生活。

    5.确保城市安全度汛。改造市内三区的重要积水点6处,实施管道拿砂90公里,成立了270人组成的汛期抢险、联动队伍,对全市22个重要防汛区域、部位实行联动防汛。全年共出动人员1100余人(次)、车辆220台(次),处理各类汛情信息1300余起,经受住了包括“麦德姆”台风在内的7次强降雨考验,有力保障了汛期城市交通顺畅、群众出行安全。

    (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稳定供应

    1.标本兼治保安全。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巡检、应急“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运行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组织桌面推演、拉动演练和实战演练178次,在重要部位安装视频探头306个、红外自动报警系统37套,90余处重要部位与公安部门实行了联网,圆满完成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第14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等重大任务保障22次,受到省市委表彰。

    2.专项整治促安全。组织开展了市政公用地下管网安全、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供热设施设备运行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20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200余处,杜绝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燃气行业安全,制定实施了《青岛市居民用户燃气设施安全管理规定》、《青岛市燃气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对居民用户的燃气设施,从设计安装,到验收使用,实行全阶段、全方位管理。在市内三区制作、安装燃气安全宣传牌4.9万块,发放宣传材料20万份,广泛普及安全用气常识,提高群众安全用气意识。公用事业抄收员兼入户安监员,每两个月入户抄收水表、气表数据时,同时检查居民户内燃气设施,并建立档案,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每年再组织1次集中检查,已入户安检80余万户,保障居民用户燃气设施安全。同时,加大燃气管网安全整治力度,对排查出的相互交叉、穿越暗渠等246处管网,进行改造或加套保护,消除安全隐患。牵头组织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对市内三区所有液化气站点进行了3次联合执法检查,取缔非法液化气站点6处,没收超过检验、使用年限的液化气钢瓶245支,并对违法经营、储存液化气的站点进行了查处,责令限期整改,保障群众使用液化气安全。

    (三)强化城管行政执法,深入推进市容秩序整治

    1.扎实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全市清理拆除存量违法建筑50.5万平方米,查处拆除各类新生违法建筑14万平方米,顺应了广大群众对生活秩序和安全的期待。引入建设工程规划执法监督检查电子办公系统,对3870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从开工验线,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大大遏制了新增违法建筑发生。

    2.规范治理占路经营等难题。对全市90条严禁路、261条严控路及人流密集区域实行重点整治,共整治规范各类占路经营行为21万起;组织开展了沿海一线露天烧烤和规范占路经营集中整治行动,整治规范非法占路经营行为16.2万处(次)、露天烧烤点1.5万余处次。及时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清理取缔校园周边占路经营、劝离人行道违法停车等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3.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加快推进崂山区、黄岛区、胶州市二期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实现市、区(市)两级数字化平台有效对接。对190平方公里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普查更新,巡查更新地理编码14万个。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纳入《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实行季度考核,使考核更加科学公正合理。

    四、大力深化惠民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城市管理看似琐碎,但对群众来说,每件都是大事,事事牵动人心。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关乎群众生活点点滴滴的事情入手,带着使命、带着情感、带着责任把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

    1.组织开展“规范服务大行动”。统一入户服务人员的着装、工牌,统一配备鞋套、地垫等,树立入户服务的崭新形象。将水、气、热工程承装服务纳入服务窗口统一管理,实施一门受理、一站办结。狠抓文明施工管理,现场配置便桥、消音棚、钻孔防尘罩、简易移动公厕等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扰民。

    2.组织开展“温馨服务大行动”。以12319热线温馨服务为引领,打造全系统“微笑服务直通车”,实施“接收—转办—督查—回访”闭环管理,让群众享受到“真情在线”超值服务。不断拓展供水、燃气、供热等企业的网站功能,实施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建立完善应急服务平台,发送各类服务提示短信230万条,为3.4万户居民提供了应急送水、维修、服务回访等主动服务,有效解决服务“最后100米”的问题。

    3.开展“社区服务大行动”。实行社区服务代表制,在市内三区的371个社区设立服务代表196名,实现了服务前置、重心下移。组织开展“服务直通车”主题月活动,年内共进社区760场次,发放问卷、宣传材料等11万份,走访用户3.6万户,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7200余个。依托已建成的570余处社区城管工作站,推动城管执法“进社区、进学校、进门店、进家庭”,解决了社区内占路经营、违法建筑、乱贴乱画等一大批突出问题。

    4.开展“解决问题大行动”。对群众通过12319热线和“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问政”渠道等反映的2000余个棘手问题,实行挂牌督办、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惠及居民7000余户。特别是采取流量平衡、管网扩径、加装散热器等措施,下大力气解决了2400余户居民家中供热温度不达标的问题,让广大群众温暖过冬。

    四、2013年度市民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在2013年“三民”活动中,我局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85条,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占路经营、违章建筑整治等方面。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实行了快研究、快落实、快办理、快沟通的处理机制,逐项落实解决,已全部按期办复。我们还十分注重对市民意见建议的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将集中反映的问题纳入到2014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中去。

    ——针对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整治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6次“洁净家园”集中整治行动,发动政府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楼院居民、社会志愿者等5.3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000余处,清理垃圾杂物2300余吨,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建立实施了长效管理机制,将市内三区划分为32个片区,成立了16个检查组,不断实行拉网式检查,第一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让群众房前屋后干净起来。

    ——针对群众反映的占路经营、违法建筑整治问题,我们迅速组织做好现场调查,对当场能解决的立即处置,一时不能解决的,明确处理意见和完成时限,并及时与市民沟通反馈。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对群众提出的加大户外广告、露天烧烤、违法建筑整治和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等意见建议,积极予以采纳,并在2014年工作中进行了落实,取得良好成效。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广大群众需求相比,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部分路段的燃气灰口铸铁管没有改造完毕;个别区域群众集中供热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的流域污水没有实现全收集全处理;一些开放式楼院、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环境脏乱差;占路经营、违法建筑、停车秩序等难题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和机制等。

    2015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和依法治市的大局,全面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创新的视野和路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改造燃气灰口铸铁管150公里,消除安全隐患;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因地制宜推进供热设施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让更多群众住上暖屋子;扩建李村河、娄山河、张村河、墨水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启动麦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对占路经营、露天烧烤、人行道停车、广告牌匾管理混乱、开放式楼院等卫生环境差、违章建筑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智慧青岛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