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新市北:从“合并”到“融合”
2014-10-24 10:32:29 青岛日报

    合并后的新市北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92万人,覆盖市内三区34%的土地,承载着50%的人口,仅棚户区就涉及4.45万户,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面临繁重的民生任务,如何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升民生质量?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实现资源持续优化、营造崭新商机?走过了近两年旅程的新市北,交出了一份过硬的答卷。

    2012年12月3日,新的市北区委正式挂牌成立,迄今已近两年。今年上半年,该区生产总值完成311.8亿元,增幅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6亿元,同比增长13.8%,地方税收收入完成42.62亿元,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7亿元,增长17.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36亿元,同比增长12.9%,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0.89亿美元,同比增长29.6%。这一组数据,显示出市北区在两区融合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两区融合,既要谋做大做强,又要谋做精做细。”市北区区委书记惠新安说。

    20多项民生政策实现高标准统一

    两区合并后,市北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92万人,这意味着该区要用占市内三区34%的土地,承载着50%的人口。两区合并后,首要任务就是平衡区域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功能性的突破。

    棚户区改造是市北区的“一号民生工程”。

    随着太清路片区的拆迁,82岁的张玉琴终于可以告别蜗居了40多年的老房子,这个只有28平方米的筒子楼,曾经最多住了9口人。不仅是张玉琴,随着市北区棚户区改造的进展,将惠及4.45万户居民。

    4.45万户,这是市北区棚户区的总量,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包括40个集中改造片区、173处零星片,总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其中危旧房1111栋,居民约3.86万户,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城中村约5900户,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市北区按照市政府确定的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目标,举全区之力,下大气力解决群众热切期盼的这一基本民生问题。在2013年率先启动18个集中片区、31个零星片区、共1.4万户改造工作基础上,今年该区确定投入资金近40亿元,改造棚户区5680户,筹集房源7500余套;其中启动征收改造3600户。目前瑞昌路三角地等3个项目已启动签约,大连路南侧等片区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合区前,老四方和老市北在民生政策上各有优势,合区后,优势互补,老百姓是首要获益者。市北区民政局局长张平介绍,合区后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新市北的民生保障政策以原区域的高标准实现了统一,共达20余项。

    区划以来,在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事业方面,该区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呈现出了很多亮点,如建成启用了全省最大的单体养老机构福山老年公寓,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一期开诊,成功创建山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打造了零工市场、家庭服务业就业广场等就业扶持项目,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书记亲自抓的民生项目”是市北区的特色民生项目。这些项目均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既有整治老旧居民楼院、配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又有打造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创建街道党代表服务群众工作室等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方面的创新。去年该区共投资3692万元,打造了41个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的民生项目,今年的22个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的民生项目也已全部启动。通过打造这些项目,将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提高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感。

    资源空间互补共享产业升级活力迸发

    “我们要把福建商会山东省商会建在市北。”青岛福建商会会长李逢景说。

    “我们要在市北建立温商民间联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温州商会会长林峰说。

    “我们要把江苏商会行业基地总部建在市北。”青岛江苏商会副会长王国华说。

    毋庸置疑,两区合并后,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老市北区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外延式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还共享了老四方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云集的科研院所,为新市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智力支撑。老四方迎来了调结构的新机遇,城区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区域价值随之提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老市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合区后原先两个城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在本区域内实现了互补与共享。

    为了加快空间资源、载体资源和项目资源的优化整合,区划调整后,市北区编制完成了“十二五”后三年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的空间布局,明确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区品质、持续改善民生三大重点任务,提出了“打造商务中心、创新高地、文化客厅、蓝色新岸、宜居家园,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幸福城区”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产业的发展布局与提升策略。

    市北抢抓发展机遇,有一大优势——老企业搬迁,这便于区域经济实现产业升级。据市北区发改局副局长李凌介绍,该区列入全市搬迁计划的企业地块有64处,占全市计划搬迁改造企业总量的60%,目前27家企业已完成生产设备搬迁,16家企业完成地块出让,累计交付使用土地1067亩。据介绍,今年该区将力争再完成5宗企业土地收储,拍卖处置3宗以上企业用地,腾空搬迁企业土地1200亩。统筹搬迁地块的规划使用,结合全市规划和城区产业结构需要,该区积极谋划搬迁地块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为城区未来发展预留产业发展空间。目前正在策划占地1400亩的总部大道和1000亩的孤山北侧产业片区等两个园区,有望在今后的产业调整中发挥主力作用。

    有了发展空间,近年来,楼宇经济成了市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职能型、区域性总部是市北区楼宇经济的特色。

    据市北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出台了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办法,截至目前,已投入运营和在建商务楼宇67座,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其中年税收过千万楼宇达到15座。预计到2015年,市北区新增投入使用商务楼宇将达到25个,新增办公面积104.7万平方米,加上之前的存量,届时该区将共有57个商务楼宇项目,总商务办公面积173.9万平方米,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税收收入超千万的楼宇20栋,打造10座 “亿元楼宇”,5座特色楼宇,使楼宇经济成为该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中,滨海新区成了市北区的发展新亮点。欢乐滨海城已列入我市“千万平米”总部楼宇集聚区,超高层双子塔、捷能总部、华创国电蓝德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市北区注重盘活存量资源,走“紧凑发展”的路子。区划后,市北区积极整合原两区产业和空间优势资源,重点规划打造了化工橡胶行业产学研示范基地、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工业设计产业园、中联U谷2.5产业园等17个园区,目前5家被认定为国家级园区,5家总产值过10亿元。这17家园区基本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物流、金融担保、会展业等11个行业。目前,该区正在加快园区产业整体规划布局,努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园区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

    今年上半年全区项目建设加速推进,185个区级重点(前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5.48亿元,上赢广告文化产业园、颐和广场城市综合体、建筑创意大厦等一大批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和投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更优 “通过区划调整,不仅平衡区域发展,还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功能性的突破,带来的效益不是简单的‘1+1’。”惠新安说。

    注重挖掘内涵,把管理做精做细,实现由“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转型,这是市北区合区后常抓不懈的。该区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去年完善了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和公共服务平台,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0%,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事项全程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今年该区启动了“百日攻坚”活动,将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环节,缩短30%的服务时间。

    今年5月,该区对区属国有公司进行了改革重组,将原先的20多个公司整合为2个公司,理顺了资产、债务和债权关系,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公司,实现良性发展,承担好该区政府的各项业务。

    下一步,市北区还将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使规模合理、人员配备适度,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进行内部服务机制的流程再造,缩短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穿行花海
影像青岛 更多
2012青岛旅游城市宣传片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