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市北社区书记夏玉波成媒体关注热点
2014-06-30 10:15:49 青岛日报

    连日来,市北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夏玉波用心为民服务的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省、市等各大主要媒体竞相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市民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对这个身边的榜样竖起了大拇指。

    海琴社区的居民老侯(化名)最近乐呵呵的,逢人便说:“咱夏书记又上电视了。”老侯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记者了解到,老侯早年因年轻冲动犯下错误受到管教,没工作,没成家,自己特别自卑。“就在我对新生活茫然的时候,是夏书记向我伸出了帮助的手。”老侯说,多年来,夏玉波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了老侯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重新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夏书记不仅忙前忙后给老侯介绍对象,有了孩子帮忙照料,还帮助他们一家申请了廉租房。“她就像我母亲一样,是她的鼓励让我有了今天,也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今后我也像他那样去关心帮助每一个人,去好好报答关心过我的每一个人。”老侯说得很动情。

    在洛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的陶康康眼中,夏玉波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由于海琴社区就在街道办事处一楼办公,有时陶康康因街道的事情到楼下找夏书记,要么碰到她在接待居民,要么就是到社区现场处理事情,可是不管什么时候,夏书记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即使碰到刁难的居民依然是笑盈盈的,对待居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看了各大媒体对夏书记的报道,我很受鼓舞,在夏书记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很朴素的品质。岗位平凡不代表贡献平凡,只要有梦想,无论在多平凡的岗位,从事怎样的工作,都会实现人生的价值。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平淡,很琐碎,有时候忙起来可能也会不注意态度。现在看到身边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就要通过为居民转组织关系、解答惠民政策、为居民盖盖章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出发,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来自于登州路街道的夏玉明看了媒体对夏玉波事迹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并对照自己找差距:“从夏书记身上,我找到了成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就是是否把自己的心与老百姓的心贴在一起。”夏玉明说,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处在服务群众的“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只有始终学习夏玉波的无悔追求,秉持“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民生情怀,把握“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的自律态度,坚持“揭短亮丑触动灵魂抱愧含疚俯首为民”的自我要求,与群众“打”成一片,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始终对群众怀着“说得天好地好,不如把每一件老百姓的事办好”的真挚感情,才能把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做好。

    从事民政工作的章丽娟在看了夏玉波的事迹后,被夏书记说的一句话感动:“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做弱势群体的贴心人,有义务做困难居民的解难人。”章丽娟说,“从事民政工作以来,每天更多地是面对低保、特困家庭和优抚对象,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而我有时候却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问题。学习了夏书记的事迹,我才发现,只有走到群众身边,和老百姓真心交朋友,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诉求,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更具体地知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夏玉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她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典范。通过学习夏玉波同志先进事迹,反思自己的工作,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以夏玉波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

    据了解,夏玉波自1998年退休就来到海琴社区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海琴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56个楼座全部都是八十年代初建的老国企宿舍楼。老年群体多、困难家庭多、复杂问题多,这个贴着“三多”标签的社区,却在夏玉波真心、诚心、爱心和耐心管理下,通过“365党员工作室”、海琴社区百姓协会、党员议事厅等服务载体,成为了全国模范社区,夏玉波也成为3200户社区居民心中的“主心骨”和“好当家”,并在2012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穿行花海
影像青岛 更多
2012青岛旅游城市宣传片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