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青岛各届回忆50年代学雷锋 不流于形式真心助人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3-05 04:52:00 字号:TT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那些年,我们那样学雷锋

上个世 纪60 年代、50年代乃至更早出生的市民,回忆

    学习雷锋的日子,阳光爬满脸上,快乐刻在眉间:

    那些年,他们一起唱雷锋的歌曲,写雷锋的作文,办学雷锋的黑板报,记雷锋的名言;

    那些年,他们抢着搀老奶奶过街,看到送煤地排车上坡,他们都会主动上前推一把、送一程……

    那些年,他们还结伴做好事,帮助军烈属和五保户提水劈柴,擦玻璃、扫院子;

    那些年,他们甘作“革命的螺丝钉”,以厂为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那些年,作为军人,他们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帮助工人生产,帮助农民收种粮食,做好事、实事;

    ……

    隔着时光倾听,他们话语中传递的情感朴素至极、真诚至深。倾听他们的故事,让你不得不羡慕他们的快乐,尊重他们的快乐。那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种超越了自私和功利,将他人幸福与自己相连所获得的一种精神愉悦感、灵魂净化感和价值实现感。

    以雷锋为好榜样

    ●高令贤 91岁原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副主任

    “上世纪60年代,我们医院有个学雷锋典型,她给我们作报告时有个细节。她说,买鸡蛋她都捡小的买,我们大家听了都笑。”高令贤告诉记者,当年由于受丈夫家庭出身的牵连,在学雷锋的时期,她属于“靠边站”那一类。

    虽然“靠边站”,高令贤仍处处以雷锋为榜样,“我爱替别人着想,病人住院的时候,我就给担保,他们倒没有不缴费的。”

    “当年医院里没有闲人,都忙着干业务。”高令贤回忆,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别说红包了,医院规定就连病号的一块糖也不能拿。”

    高令贤还能记起当年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典型:“市北区一个叫邱红的9岁孩子,在市级大会上作报告,说她学雷锋学得好,能背‘老三篇’。”

    剪报拼成演讲稿

    ●杨宝安 79岁

    退休中学教师

    50年前,杨宝安从广播里听到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他29岁,在青岛二十中担任语文老师。第二天上午,他找来《人民日报》和《青岛日报》,将相关报道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没过多长时间,校长通知:他光荣地被选为市雷锋事迹巡讲团成员。

    杨宝安将搜集的百余篇雷锋文字稿件和图片,一张张“拼”成了厚达20厘米的剪报本。每天晚上,他备完课,就在稿纸上誊写雷锋的故事,再穿插上自己的所感所想。

    他曾在通用机械厂、橡胶厂等企业礼堂里做过雷锋事迹巡讲报告会。讲到激动的地方,声音都哽咽了,台下更是掌声掺杂着抽泣声。报告一讲完,一些工人甚至“追”到学校,向他要“雷锋剪报”回去抄写…… 本报记者 张 华

    下乡演出兼割麦

    ●张巨川 69岁原胶州文化馆副馆长

    剧团下乡送演出,演员们背着行李,推着小推车,吃住在农村。“我总是推最沉的那个推车,连女演员也要拉车。”

    张巨川说,演员有时住饲养室,有时住贫下中农家,有时在办公室里支起六个方凳就是一张床。一开始住在饲养室里特别不习惯,牲口的味道实在难闻,慢慢地也就适应了。

    “剧团要求住在贫下中农家不能摆架子,我们都主动扫院子、挑水、收割麦子、晒麦子。”他回想了去胶东街道南庄大队收麦子的场景,“早上摸黑起来,晚上擦黑回来。”

    不光是送演出,演员们还要有服务群众的特长。

    “当年,剧团副团长曾金凤送戏送到老农民炕头,给老太太梳头、抓虱子;乐队的张清祥会针灸,农民有个头痛脑热的,他就给治。”张巨川说,他有理发技术,经常为农民服务。本报记者 刘丽娜

    为地方多做好事

    ●乔帅民 67岁原驻青某部战士

    上个世纪60年代,乔帅民是驻青某部战士。“当年学雷锋,就是部队官兵为地方、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

    1970年夏,位于团岛的第二海带厂收获的海带堆积如山,如不能及时晾晒将腐败烂掉。接到厂方求助,部队派乔帅民带队将海带运送到麦岛一带晾晒。装载太多,运送海带的敞篷车一时失控,乔帅民与海带一起翻出了车厢。

    这样的任务是临时性的,部队上常态化的学雷锋就是农忙时节帮助农民干活。刚入伍时,乔帅民所在连队来到原崂山县崔家沟村收麦子。“晚上住在农民家,挑水这样的活儿基本不用农民干,部队官兵都包下了。当时一个农忙季,非战备人员轮流到农民家帮忙,整整20多天完成了秋收秋种。”本报记者姜慧丽

    排长队买雷锋书

    ●沈伯威 65岁青岛大学退休老师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我到现在还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提起雷锋精神,沈伯威激动地唱起来了,“那时候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他是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50年前,我还在上初中,对雷锋的事迹太熟悉了。”沈伯威说,当时有一本讲述雷锋生平事迹的书,好几百页,里面有好多故事至今都记得:他冒着风雨送抱小孩的老妇人回家,他在火车站帮助丢了钱的妇女……“这本书非常紧俏,我在书店排了好久才买上,没买上的同学纷纷借阅。”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发自内心地觉得雷锋了不起,大家都比着做好事。”沈伯威回忆,每次学校发动学生义务劳动,大家一定会高呼“学雷锋”的口号。初中时,学校发动他们去种蓖麻子、修路、挖土、挑担子,十分辛苦,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本报记者刘振兴

    真心实意帮别人

    ●王国庆 64岁红岛路社区居民

    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那年,王国庆还在大学路小学读书。“大学路上当时拉煤、拉钢材的地排车很多,放学后,看到地排车上坡,都会主动上前推一把、送一程,一辆地排车后头常常跟着四五个孩子。小学生人小劲也不大,胜在人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王国庆在某福利厂就业。每年3月前后,厂工会都会组织有专长的残疾人到栈桥附近设点。会理发的自带工具帮人理发,聋哑人帮市民修自行车,盲人则为有需求的人推拿按摩,不管干什么,大家都是发自真心地帮助别人。

    后来,王国庆进入机关工作。每年3月5日前,单位会组织职工捐款,然后带着钱物到市福利机构搞些慰问活动,年轻的共青团员也会到市社会福利院帮那里的老人理发、洗脚……

    学雷锋以厂为家

    ●夏玉波 62岁海琴社区居委会主任

    1967年,年仅16岁的夏玉波走进原四方机厂铸钢分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那时候,学雷锋就是要以厂为家、无私奉献”,夏玉波将做好事的时间集中定格在午休时段。

    那时,每天吃过中饭别人休息,夏玉波不闲着。“我们生产时用到一种芯铁,大约手指粗细,最短的只有10公分。用过之后,芯铁都被扔到垃圾堆里,厂里定期派车清理掉。我和班组的同事利用午休时间到垃圾堆里捡芯铁,天天捡、月月捡,一年少说也能捡回一二十吨。”

    除了捡芯铁,每到高温季节,夏玉波还和班组的姐妹们业余时间为一线职工制送绿豆汤,一送就是十几年;在冬季来临前,她又带领班组姐妹们午休时间为车间缝制防寒门帘、为矾砂工地缝制盖砂被。本报记者姜慧丽

    村村都唱雷锋歌

    ●刁世瑜 61岁胶州市胶西镇娄敬庵村村民

    “我们从一年级上学开始学雷锋。”刁世瑜说,“先是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然后学做好事,再就是学习‘干一行爱一行’。”

    “不光是我们学生们唱雷锋歌,就是村里的成人们,在生产队劳作休息时也要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刁世瑜告诉记者,虽然当年村里的教室非常简陋:两间土房子,湿泥糊的黑板,土砖垒就的桌椅,没有窗,只有门,但是当他听到老师讲雷锋在部队上艰苦朴素的事迹时,他和同学们很受鼓舞,因此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士兵。

    上世纪70年代,刁世瑜去县里知青农场种稻子,“那时,学雷锋要求听领导的话,干一行爱一行。”因为栽植田间管理用心,高产的水稻收成让他颇感自豪,学雷锋学出了好成绩。

    “虽然回想起来有可笑之处,但是当年大家不做坏事,不骂人、不打架、不做偷鸡摸狗的事,这种风气还是值得提倡的。”刁世瑜笑着说。

    不学雷锋食不甘

    ●侯淑媛 60岁原国棉七厂退休工人

    上世纪70年代,侯淑媛在国棉七厂做纺织工时,长自己一辈、也是纺织女工的市劳模夏云芳常对年轻人说:要做个优秀的纺织工人,就要让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发扬光大。

    那时,一接班,女工们就在织布机前来回穿梭,一个班下来,相当于走出几十里路。上夜班干到天快亮时,一合眼站着就能睡着,就用嚼干辣椒的方法驱散睡魔——她们要像雷锋一样,做织布机上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侯淑媛回忆说:那时,不学雷锋就感觉“吃不好,睡不香”。因此,只要班长说起哪个同事生病,或哪位军烈属家里有困难,这帮姐妹们一下班就脱下围裙、摘下帽子,叠几下塞进口袋,直奔同事家或军烈属家。

    侯淑媛至今记着雷锋日记的内容,工作时,雷锋的话激励着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纺织女工;退休后,又鼓励着她在社区发挥余热。

    雷锋精神真善美

    ●周江波 53岁市交警支队宣传处处长

    在 “60后”周江波的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周江波回忆中学生活,每天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讲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墙上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放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大家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种精神也已融入我们的思想里,时时体现在行动中。”周江波说,平日里,看到有人拉车上坡就主动上前推车,看到老人过马路毫不犹豫地过去扶着,看到年纪大或身体不方便的乘客就自觉让座。“毫不夸张地说,雷锋精神塑造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