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艺人之家”的秧歌情缘

来源: 2012-05-15 08:26:50
    在杜村镇城献村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里老老少少全都是民间艺人,上到今年73岁的老人,下到年仅9岁的小孩,踩高跷、舞狮、扭秧歌样样精通。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艺人之家”,了解到了这个家庭不一样的人生。今年73岁的王国友年轻时受父亲影响爱上了传统民族戏曲舞蹈,喜欢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唱茂腔,一坚持就是57年,并且为了自己的爱好成立了自己的剧团,到现在40余年了。女儿王恩芹出嫁后原本以为将
要失传,没想到女婿受妻子和岳父的影响也喜欢上了舞狮。两名外孙更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些。这一家人,每年外出演出300余场,凡是喜庆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仅从今年正月初一到现在,就累积演出近百场。

    “我父亲是村里剧团的一员,我受父亲影响,也喜欢上了戏曲舞蹈。”见到记者,今年73岁的王国友老人讲述了他年轻的时光。16岁开始,他就正式开始学习唱戏、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族戏曲舞蹈,当时就跟着村里面的庄户剧团一起到处演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成立了自己的剧团。”王国友老人告诉记者,成立剧团是出于个人爱好,他拿着自己家里的钱为剧团准备道具、服装。而当初演出的时候都没有演出费,他们剧团一行40多人都是自己背着包袱步行到各个村庄进行演出。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胶南李家沟村演出,那天下午刚在村里演完一场,晚上我们就背着自己的包袱步行了一晚上到达胶南。”王国友老人告诉记者,到达胶南李家沟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正好可以赶上白天的一场演出,而像这样为了赶场演员们不吃饭不睡觉的事情数不胜数。直到1999年,将剧团改成了高跷队,参加了很多次比赛,每年都要演出数百场,自2000年以来,胶州市新春秧歌会每年都少不了他们高跷队的身影。调皮的孙悟空、胖胖的猪八戒总是成为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就这样王国友坚持自己的爱好57年,经营剧团近40年。

    “我女儿受我的影响也喜欢上了这一行。”王国友说,家中只有一个女儿,女儿也很喜欢传统戏曲舞蹈,从16岁开始,女儿王恩芹也开始学习。“我的嗓子没有我父亲那么好,唱戏总是有一些欠缺,于是就向着传统民族舞蹈这方面发展了。”今年四十岁的王恩芹早已经是秧歌高跷队的队长了,她继承了“父业”,表演的旱船、秧歌、高跷、舞狮谁看了谁说精彩。

    “我结婚之后,没过多久我丈夫也喜欢上了舞狮、踩高跷。”王恩芹告诉记者,她从来没想过丈夫也会迷上这些传统民族舞蹈。而丈夫赵彬却对舞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不但支持妻子和岳父,还自己上阵,跟着岳父学起了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并且舞弄得越来越到位。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高跷队里舞狮的骨干人物。

    1997年,王恩芹和赵彬的爱情结晶诞生了,孩子赵计宇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赵计宇受家里的影响,从8岁开始就学习各种把式。“孩子小,最早是从赶驴学起的。”王国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小家伙很聪明一学就会,很快就跟着剧团一起演出,今年15岁的赵计宇在胶州市实验初中上初二,现在由于学业紧不能跟着大人们一起表演,但是一到休息时间,还是迫不及待地在剧团中扮演一个角色。现如今小小年纪的他,也算是队里面的“老”演员了。而今年只有 9岁的小外孙赵硕比哥哥学习的年龄还要小,从6岁起,他就学会了赶驴、打鼓。就在今年的胶州新春秧歌会上,他打鼓的精彩表演引起了周围观众的阵阵掌声。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大秧歌,父女俩扭了50年
下一篇:倾情传承胶州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