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出海半月捞不到半船鱼 对虾120元1只遭哄抢(图)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2-03-30 13:03:23 字号:TT

由于捞得鱼少,一上岸便被鱼贩抢光。

    ■市场黑头领衔,海货涨价

    3月29日,记者走访岛城各水产市场发现,海鲜“涨”声一片。“黑头鱼25元钱一斤 ,虽说比年前低了一点,但去年这时候,应该只要20元一斤 。”3月29日中午,正在新贵都农贸市场选鱼的张女士一听到老板的报价,就忍不住埋怨起来。

    在台东南山水产品批发市场,许多海鲜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海里鱼少啊,进货很困难,每次进货大家都要抢着才行。”孙老板在南山市场经营一个海鲜摊位已经多年,最近每天都忙着跟自己相熟的船老大联系,买新鲜的海货。据他介绍,现在海鲜普遍涨价了,黑头鱼从去年同期的每斤18元~20元涨到了每斤25元,而去年同期已经开始大批成熟鲅鱼,今年却还没见到影子,在他的摊位上摆放的,仍旧是冰冻鲅鱼。

    来自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显示,八带、刀鱼、鲳鱼、黑头鱼、黄花鱼、鲈鱼、牙片鱼、虾等市场上在售的海鲜批发价普遍上涨,同比涨幅在三成以上。

    ■码头对虾120元/只遭哄抢

    3月28日上午10时的沙子口渔港码头上,一艘渔船刚刚从海上归来。刚刚停稳,早已等候多时的鱼贩儿们一下子围了上来。没经过几轮讨价还价,接近一万斤的海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这样的情景,对于船老大罗万松而言,只能称得上是对这半个月漂流生活的慰藉。“尤其是中国对虾,一上岸就被一家育苗场给抢了。5只或5只半一斤的,一只已经卖到了110元~120元。”罗万松告诉记者,平均一斤高达600元左右,在他所打回的鱼虾之中,算得上是最奢侈的也是最抢手的了,也是涨幅最大的海货。“去年同期对虾只卖60元/只左右,这就翻了一番,死虾的价格现在是65元~70元/只,去年同期近30元/只。”同样是船老大的董福洪表示。

    青岛市渔港监督管理站站长汪洪山对罗万松的说法表示了肯定,他告诉记者野生对虾的数量逐年减少,加上春天是对虾产卵的时节,许多种苗站都会大批收购用来育苗,涨价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

    ■追访打鱼半月收不到半船

    不仅仅是对虾,不少鱼类的数量也呈减少趋势,鱼虾满仓越来越少见了。罗万松仍记得3月15日出海时的期待,可28日返港时心情跌落谷底。14天的海上生活让他只收了不到一万斤海鲜,船都没有装满一半,而往年出海一趟都能收三四万斤货。现在海上捕捞到最多的是黑头鱼和尾鱼,以前的黄鲴、白鳞鱼,现在都绝迹了。黑头鱼的价格大幅上涨,去年在码头的交易价才六七元钱一斤,现在则涨到了10元一斤。

    不仅仅是罗万松一个,“不好!没有什么产量!”这是沙子口渔业协会工作人员董福洪对眼下渔业生产的感受。“根据往年的惯例,黄渤海的鱼汛从3月中旬就到来了,春分以后,海鲜就已经大量上市。可今年不一样,鱼汛期都来了半个月,至今没有见到鱼汛。”董福洪说,生产船也就是捕捞船,去年这时候出海一天能捕捞到上万元的鱼,而今年这时候出海一天也就能捕捞到三四千元的鱼。而因为海上捕捞生意的不景气,罗万松的许多同乡已经放弃了经营渔船,转而更能稳定赚钱的项目。

    ■为什么

    天冷鱼汛晚半路被“截流”

    为何今年鱼儿如此难捕,价格居高不下?记者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

    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管理处处长张永举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气温回升慢,自然水温低,是造成鱼汛迟到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进入四月份之后,随着气温、海水温度的升高,鱼汛才能真正到来。

    “渔业资源减少也是导致鱼汛迟到的一大原因,而过度捕捞则是造成渔业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张永举说,以中国对虾为例,眼下正是它们从南往北生殖洄游的时期,而黄渤海海域是它们主要的产卵繁殖场。但是很大一部分准备洄游到黄渤海产卵的母虾,在经过福建、浙江附近海域时,就被一些渔民使用电脉冲捕捞走了,连虾子虾孙都不放过,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同时,海区养殖区域面积不断受压缩,以前青岛有两万多小养殖网箱,今年已经缩减到 6000个。”另外,造成海鲜价格高涨的原因还有油价的大幅上涨。“去年这时候,每吨柴油的价格是8200元~8300元,今年这时候则涨到了9400元~9500元,每吨柴油涨了1000多元。”(记者 连茂明 周晓荷 实习生 尹晓君)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