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记者随船老大出海 揭秘渔民真实出海生活(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9-13 06:43:40
 
记者揭秘青岛渔民出海真实生活

    9月1日,震天的鞭炮声,送走了3个月的休渔期。开海喽,青岛近9000艘渔船开始忙碌起来,收拾行囊、打点补给,陆续奔向大海深处,撒网捕鱼。这些渔民将一直忙碌到春节前,将一批批活蹦乱跳的海鲜送到市民的餐桌上。百年前的青岛从小渔村起步,渔民曾经是这个沿海村落的主流人群。岁月变迁,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崛起在黄海湾畔,渔民也逐渐退离到城市边缘。

    中秋月圆夜,当我们面对一桌海鲜大快朵颐时,相信多数人对“牧海”渔民却知之甚少。他们在海上的生活是怎样的?如何在海上撒网?怎样在船上保存鱼虾?他们的收成如何?9月1日,早报记者坐上一艘木壳渔船,跟随船老大一起出海。在随后的4天时间里,原生态地记录下渔民们的海上生活,亲身体验了他们的酸甜苦辣。今天,记者通过日记的形式,向读者真实地呈现发生在渔民身上的故事……

    终于开海啦,大块头的肖常明驾驶着大马力的渔船远航捕鱼。

    起航——

    淡水带了20桶

    9月1日凌晨零时,胶南积米崖码头。一艘大马力的渔船,一位大块头的船长,正准备在休渔3个月后首次驾船远行,盼望返航时鱼儿满仓……

    “抓紧,抓紧啦!都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有没有落下什么东西!”肖常明指挥着他手下的8名渔民,将大批的日用品搬到船上。“这趟出去,我们要带两袋子面、两袋子米,50斤土豆、50斤圆葱,20大桶淡水,还有几袋子青菜,两桶玉米油。”肖常明告诉记者,他们没带一点肉,出海打鱼时是不能吃肉的,因为这东西太油腻,吃了容易晕船。

    “铺盖都带了吗?头次出海很辛苦,那滋味,没法说,反正你去了就知道了,你准备好了吗?”肖常明笑着问记者。“准备好了,当年在部队,再大的苦咱也吃过,没啥可怕的。”记者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肖常明的这艘渔船,这渔船440马力,宽28米,长59米,一次性能加六七吨柴油,在停靠在积米崖码头的所有渔船里也算大块头了。

    登船进舱,记者四处看了看,船舱分三层,每层都有几处床铺。说是床铺,其实就是在舱里的边角地带围上一圈木板,隔成一处处休息睡觉的地方。一人一床,被褥都是自己带的,在床的侧面都有一个高1米、宽60厘米的小口,供渔民进出。记者的床铺在最上层的驾驶室里,跟肖常明的铺离得很近。

    在底舱一侧,有一处很狭小的屋子。“那是卫生间,只有400马力以上的渔船才有卫生间。”肖常明说。

    船长——

    25岁当船老大

    凌晨零时30分,伴随着一串鞭炮响,“鲁胶南渔0837”号渔船准时出海。“我们的目的地是朝连岛东南10海里的捕鱼区,到达那里,大约需要航行11个小时。”肖常明一边驾驶着渔船,一边告诉记者。38岁的肖常明是胶南市琅琊镇斋堂岛村村民,长得人高马大,黑黑壮壮,却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粗中有细。

    除了记者和肖常明,船上还有8名渔民:35岁就已出海16年的曲增波;憨厚实在、在船上兼职炊事员的陈家山;穿着时尚、一脸稚气的陈正,他是陈家山的儿子;还有首次出海、不爱说话的河南小伙宋庆温……

    斋堂岛,位于琅琊前海的一座小岛,岛上村民大都以出海打鱼谋生。肖常明的父亲就是一位老船长。“我17岁那年,就跟着父亲出海打鱼,后来就靠这个营生,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肖常明说。

    肖常明25岁那年,父亲退休了,将“船长大印”交给了他。“那时俺家是一条20马力的水泥船,也就值四五千块钱。”肖常明说,后来打鱼逐渐挣了些钱,他的渔船也换了几次,从40马力、80马力,直到去年花了100多万元购置了这条440马力的大渔船。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肖常明在胶南市区买了房子,妻子在家担任全职太太,照顾两孩子,他在外打鱼挣钱养家,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宝贝——

    海底鱼群看得清

    “我们熬夜都习惯了,你肯定不习惯,这都下半夜了,你要是困了,就睡会儿吧。”肖常明对记者说。可能是头次出海多少有些兴奋,记者当时一点睡意都没有,也没怎么觉得晕船。摆在驾驶台上的3个大大小小的、有点像电脑显示屏的仪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前仔细打量起来。

    “你没看走眼,这可是我们渔家出海打鱼的3个宝贝啊。”肖常明逐一介绍起来,“这个块头最大的,叫探鱼器,它的另一端是个探头,安置在船底下,不但可以测量大海深度,而且还可以探测到鱼群。你看,这些聚在一起的蓝色的或者红色的小点点,就是鱼群在游动。”

    肖常明说,探鱼器前面有一台个头最小的仪器,叫定位仪,指引驾驶员确保航向正确,“这个仪器很关键,在大海里,如果没有它指引方向,就麻烦了。”肖常明说,定位仪后面有一个布满黄色按钮的仪器,叫避碰仪。“在海上航行经常有雾,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影响,在这个仪器上可以清楚看到其他渔船的位置,避免发生碰撞。”肖常明说。

    此时已是早上5点多,天渐渐亮了,起风了,渔船前行的速度更快,记者睡意渐浓。浪越来越大,渔船摇晃得也越来越厉害,记者感觉有点头晕,在船上站立不稳,于是赶紧钻进床铺躺下。躺在床上,身子随着渔船摆动的方向晃,感觉像荡秋千一样。

    中午12时许,到达朝连岛东南海域。“都准备一下,要撒网啦!开海第一网啊,大家都把精神头抖起来!”肖常明大声喊着。记者探头往外一看,好多的渔船啊,有大的有小的,从近到远,都拉开距离排列着前行,如同一个浩浩荡荡的打鱼舰队。

    第一网——

    网住的鱼不太多

    “我们使用的网叫拖网,这种网1500目,值5000多块钱,这网张开可以将青岛的城市雕塑‘五月的风’罩住。”曲增波告诉记者,拖网是紧贴着地面前行的,因此可将顺海底游动的鱼一网打尽。

    12时30分左右,曲增波和另外几名渔民一起将拖网扔到海里,网很快沉了下去,巨大的拉力将拴在网两边的长达四五百米的两根绳索也扯到海里。跟拖网一起沉到海底的还有两块铁质分水板,每块280斤重,它们的作用就是将两根网绳分开,避免它们在海底搅在一起。这样,整个拖网像张开双臂的人一样,“热情”地将鱼群揽在怀里。

    “撒下网后,一般要过两个多小时再收网,这过程渔船还得前行,至于往哪里走,就看船长根据探鱼器做出的判断了,你觉得哪里鱼多,就往哪里走。”肖常明说。

    为了让自己开海第一网打的鱼多一些,讨个好彩头,肖常明特意拉着渔网在海上航行了近4个小时。下午4时10分左右,开始收网,辊子在发动机的作用下迅速转动,将网绳一圈圈缠了起来,就这样将沉到海底的渔网慢慢拉上来。十几分钟后,渔网开始浮出水面,在这过程中,肖常明一直抻着脖子注意拉网的动向。记者注意到,整张网被拽出水面后,肖常明的脸色有些变了,多年的打鱼经验告诉他,这次网住的鱼,不太多。

    随着渔网打开,捕捞上来的海鲜“哗”的一声倒在船舱的一个角落里。除了少许虾子,其余的大都是只有10厘米长的一种小鱼。“我们管这种鱼叫海泥鳅,拉回去当鱼食,卖给那些在海边养鱼的养殖户。”曲增波告诉记者,这一网打上来的鱼也就五六百斤,大概是近年来收获最少的“开海第一网”。肖常明的脸色铁青,性格外向的他也不怎么爱说话了,几名渔民的心情也都不太好,大家都低着头将鱼分类,然后装箱放到仓库里,覆上冰,连说话的劲头都没有了。“老大,要不要趁天还没黑再撒一网?”曲增波问肖常明。“算了,明天再重整山河。”平时喜欢听书的肖常明皱着眉头说。

    在稍显沉闷的气氛中,天逐渐黑下来……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秋小长假市民花4亿多 婚庆店庆成促销新噱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