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上半年青岛十大工种缺口三万多 工资水平偏低

来源:青岛财经网——青岛财经日报 2011-07-13 14:43:10

    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上半年供求分析昨天发布,分析显示:虽然上半年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缺口减少,企业招工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但由于市场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市场供求仍存在问题。特别是市场十大缺工工种缺口达31943人次,预计下半年市场供给缺口仍达2万个次。

    降52.25%我市企业用工缺口大幅减少

    上半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岗位256498个次,求职配置238110人次,缺口

18388个次,同比下降52.25%。从月度变化看,市场供给缺口最高出现在2月份,缺口15754个次,同比下降35.12%。自3月份以后,市场供给缺口逐渐减少,到6月份,缺口减少到1293个次。

    从对1000户企业抽样监测情况看,我市企业用工缺口大幅度减少,6月份企业用工缺口1.6万个,较春节后用工高峰期下降了65%。目前,我市用工量较大的电子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用工缺口回落,城阳等区市大型电子加工企业已经不再缺工。

    缺口3万多

    餐厅服务员等十大工种最缺人

    分析显示:市场缺工排行前十位工种需求合计143929个次,同比下降8.56%;求职合计111986人次,同比下降6.58%;供给缺口合计31943个次,同比下降17.40%;平均求人倍率1.29,同比降低0.03;平均市场工资交易价位1570.74元/月,同比增长17.87%。

    其中,餐厅服务员、销售和营销经理、客房服务员、促销员等商业服务类工种求人倍率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分别上升0.88、0.62、1.10、1.20;操作工、缝纫工操作类工种缺口大幅减少,求人倍率同比分别降低了0.13、0.23。

    另外,市场热门工种排行前十位岗位需求合计 10319个次同比下降12.37%;求职合计28748人次,同比增长8.38%;求职过剩18429人次,同比增长24.93%。其中,出纳、文员、理货员、行政办公人员、计算机操作员求职过剩增幅较大。

    降24.64%三原因导致郊区企业用工减少

    今年以来,五市三区岗位115001个次,同比下降24.64%,所占比重同比降低8.28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岗位下降,需求比重同比降低7.24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市场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区市淘汰低端产业。如胶州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目前所占比重达到45%,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逐年减少,所占比重下降到15%,人工需求量有效减少。二是部分加工企业逐渐将生产线内迁,降低了对外来农民工的依赖。三是受日本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影响,电子加工、食品加工订单有所减少,用工需求下降。

    1716.81元

    市场招聘工资水平依然偏低

    近年来,我市最低工资支付标准逐步提高,市场招聘工资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平均涨幅接近20%。上半年市场平均招聘工资1716.81元,同比增长18.46%,与求职者普遍要求工资2000~ 2500元以上预期工资相比,企业招聘工资依然偏低。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制衣制鞋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平均招聘工资仅为1500元左右,餐厅服务员、缝纫工、促销员、营业员、保洁员等长期缺工工种平均招聘工资均低于1500元。如果这些行业不能大幅提高工资待遇,招工难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

    成功率仅四成“招聘难”与“求职难”并存

    从上半年供求情况看,市场求人倍率1.08,同比降低0.07,每100个求职者有115个岗位可供选择,市场持续供给不足情况有所缓解。但从岗位满足率42.52%、求职成功率45.80%看,市场中仍有57.48%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选,54.20%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济业务人员招聘难。从供求对比上看,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等岗位,尽管求职配置量较高,但持有各类专业职称证书的人员求职不足1000人,企业难以从市场招到合适的人员。二是以农民工就业为主的操作类、服务类工种招聘难。用工主体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低,就业环境相对较差,人员流动性强,受外来农民工来源不足的影响,招聘难的问题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

    20万VS18万下半年“招工难”或反弹

    下半年,预计市场岗位需求将达到20万个,求职18万个。特别是三季度为市场供求旺季,岗位需求、求职较二季度将有所增长,受农民工季节性返乡的影响,企业招工难问题可能出现反弹。

    对此,我市将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依靠人工实现低成本增长的模式。在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工资、企业年审、发放各类许可证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大对企业用工的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根据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支付标准,使之达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0~ 60%之间,促使企业改善员工工资待遇,保持企业用工吸引力。 本报记者 封满楼

-

相关阅读

上一篇:开发区某企业侵犯日企商标 工商现场查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