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12万青岛知青四海洒热血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6-16 09:56:19

    1969年的春天,一列又一列的火车驶出青岛,列车上挤满了“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他们这是在响应刚刚过去的冬天里的一条批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这一年,青岛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知青上山下乡新高潮,更多的人命运由此改变。几十年后,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大姑娘、小伙子,如今也都步入了花甲之年,或在不同岗位上坚持奋斗着,或者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然而最不能忘怀的还是这段苦难与欢乐交织的青葱岁月……

    个例 张爱玲的知青岁月

    提起下乡插队的那些事,50多岁的知青张爱玲抑制不住激动,她翻看着当年写下的厚厚的几本日记,一幕幕往事似乎又重现在眼前。

    “月牙天上挂,星星把眼眨。开镰又把竞赛闹,同志们,困了吧?不,老书记,没啥……”这是张爱玲在当时写的一首打油诗,如今再次翻看时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又回到1977年麦收时节的热闹场景。

    1975年,张爱玲和30名知青来到即墨灵山公社索戈庄大队插队。张爱玲回忆说,他们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学生,从来没干过农活,她根本不会用镰刀,当时村里老书记李殿军就在旁边手把手地教着她怎么用,谁知她一不小心,镰刀一下子挥到老支书的手上,鲜血顿时流出来了,她吓得直哆嗦,没想到老书记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没事”,接着从地上抓了一把野菜,揉了几下摁在伤口上止血,又从身上撕下一个块布条简单包扎,继续教她干活。“看到老书记这么能吃苦,让我们都佩服得不行了。”虽然只是回忆,但说起往事张爱玲的目光仍带着崇拜,她说自己经常写文章在村广播里念,激发大家的干活热情,老书记担心她熬夜写文章煤油灯对眼睛不好,特意发电并安上了灯泡,这些点滴的温暖然让她终生难忘。

    张爱玲说,知青岁月里,他们耕过地、割过麦子、喂过猪、放过牛,忍受过饥饿,饱尝着寂寞,但也有快乐,和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人,不管苦与乐,青春无悔。

    历史 全市约有12万知青

    和张爱玲一起到灵山索戈庄插队的30名知青仅是青岛知青队伍中很小一部分,据市档案馆知青信息数据库记载,上世纪六十七年代青岛知青有12多万人。

    记者在翻阅《青岛通鉴》时发现,早在1958年市委市政府就发出了 《动员城市中、小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工作意见》,不过当时未成规模,直到1964年,按照中央压缩城市人口、上山下乡支援农业等政策,青岛市开始动员知青和闲散劳动力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设。1965年10月8日青岛市第一批赴青海的800名知青登上西去的列车,他们大多是1965年初高中应届毕业生,最小的年仅15岁。他们在青海格尔木、马海、柴达木盆地等地参加绿洲农业开发、水利基建以及城镇建设。到1966年4月,先后有5100名青岛知青赴青海,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理想……

    青岛市档案馆相关资料显示,青岛知青绝大多数被安排在山东省内,平度、寿光、昌邑、诸城、五莲、海阳、招远、乳山、莱西、莱阳、掖县、高密、胶县、即墨、崂山等县都是知青插队的主要地方,而还有一部分被安排到青海、内蒙、甘肃等支边建设兵团。

    青岛市知青 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要略

    1965年 4月5日,全市两批、共3856名知识青年分赴乳山、平度、招远、莱西、高密、胶县等地下乡插队落户。6月23日,1875名知识青年赴甘肃农建十一师支边。10月8日,800名知识青年赴青海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1966年 3月11日,全市200余名医务人员分赴昌淮、烟台、临沂、聊城、泰安、菏泽和枣庄等地安家落户。

    1969年 3月,470余名医务工作者分赴临沂、泰安两地区安家落户。至年底,青岛上山下乡的知青已达34000名。

    1970年 2月,市革委自上旬开始,用15天的时间赴昌淮、烟台两个地区,慰问我市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1974年 12月,青岛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厂队挂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75年 4月29日,市革委组织20万人欢送1221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年底共有3720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7年 7月7日至9日,市革委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把知青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要带头送子女下乡。

    1980年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批示精神,青岛市上山下乡运动至此结束。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畅游大海 毛泽东在青岛
下一篇:1995年党员援藏苦辣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