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十一五”青岛着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

来源:青岛新闻网数字报 2010-12-15 13:46:22

  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社会治安最佳城市……这是五年来我市相继获得的平安建设顶尖荣誉。探索实施源头治理、“阳光政法”、综治“三化”建设、执法办案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这是五年来我市平安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创新之举。

  “十一五期间,围绕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城市的目标,全市政法综治维稳战线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各项重点工作,逐步构筑起了源头治理、超前防控、依法惩治的立体化的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工作体系,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李增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构筑全天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平安是发展的前提,安全始终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五年来,我市坚持全民动员、全警参战、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政法综治专群结合的立体化安保防控体系的优势,圆满完成了奥帆赛、多国海军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确保了社会持续平安稳定。

  10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海东说:“我们奋战40小时快速破获辽宁路自助银行抢劫案,这得益于我市建设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给我们破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湛山社区居民、治安志愿者杨桂芝说:“这几年,我们创最安全社区,路灯亮了,探头装了,防盗门安了,群防群治队伍规范了,居民们的安全感真是提高了。”

  正如这位一线民警和这位社区居民的切身感受,五年来,我市坚持打防管控、综合施策,构筑起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各方面视频监控探头14万余个,建立了以“一面两网三线”为主体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建立经常性严打机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霸治痞”、打击“两抢一盗”等严打整治行动,先后打掉聂磊等一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团伙;组建了集协警员、治安联防队员、治安特勤队员、校园安保队员、治安志愿者、治安信息员等在内30余万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据统计,五年来,在公众安全感测评中,青岛的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完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五年来,我市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源头治理”新举措。启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三化”建设,制订出台涉及27个行业和领域的23个实施细则,趟出一条有制度可循、有规范可依、有标准可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路子。

  在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方面,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市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等进行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全市法院系统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到了65%。

  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探索加强社会特殊群体、犯罪高危群体、城市边缘群体等“三大群体”源头管理新机制,实施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推行了“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双向互动”的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加强了校园安全防范,全市共建设校园(综治)警务室940个,组建了一万人的专兼职校园安保队伍;开展“e网平安”共建和谐文明网络活动,实行互联网现实化管理;在全国率先推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基层实战警力占总警力的比例达到93.6%。

  我市政法机关大力推行“阳光政法”,全方位实行执法公开,强化执法监督,有力促进了公正廉洁执法;推出了执法办案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今年以来对有稳定风险的982起重点案件进行了超前防控,有效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五年来,全市法院共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33.8万件,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045件1340人,律师办理案件16.7万件,公安110处警278万余起、其中帮助群众28.8万件次。

  着眼于不断提升司法保障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政法机关适时出台了一大批“便民利企”的意见措施,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保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服务。五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965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十一五”青岛综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