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媒体评论 > 正文

军民一家亲-《中国水运报》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20 18:12:1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组织大融合,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长效机制

    实现军民融合,组织融合是保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常德传就一直担任驻青岛航务军代处(以下简称军代处)兼职第一书记、主任。自上任那天起,他就给自己立下规矩:“兼职不是挂名,兼职就要尽职。”他与军代处专职领导共同领导、组织完成平、战时军交运输保障任务;搞好军交运输工作正规化建设等各项有关工作,把“兼职”变成“实职”。

    为了实现持久有效

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青岛港先后建立完善了有效的沟通机制、教育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长期以来,青岛港集团以及各基层单位与港内驻军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如定期邀请共建单位的领导召开共建座谈会;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互访;重要工作、重要情况及时通报等等。无论双方人事如何变动,都能按照制度做好交接,保证了共建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教育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人的认识提高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落实。青岛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国防教育纳入到港口教育机制中,成为港口“五学”活动(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每年新招收的大学生和新入港工人,包括在港工作的农民工兄弟,上岗前都要进行国防知识培训;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还开设了国防教育、军交知识等教学科目。全港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国防、人人支持军交”的浓厚氛围。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把军交任务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大力推行逐级负责制、岗位负责制、“一票”否决制等长效机制,形成了与集团管理体制相辅相成的一整套军交工作考核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军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完成。

    四是建立保障机制。青岛港始终坚持“集团机构要优化,人员要精减,但军交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不能变,而且要逐年发展壮大;工作职责、工作质量不能变,而且要逐步完善、提高”的理念,确保军运领导机构的稳定、连续和健全。经过多次港口机构改革,集团机关人员由33个处室800多人精减到现在的七部一室90多人,但军交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一个不减。

    青岛港在员工队伍建设中,特别注重提升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期集中进行实弹射击、队列训练,提升战斗力。对此,山东预备役高炮师战技科科长马志坚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在青岛港,预备役部队建设经费早已纳入港口财政预算,集团领导从不吝惜,投入连队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训练补贴的经费一年比一年高。”

    同时在员工队伍中,建立起了一支由966人组成的专业保障队伍,1166名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由以上2132人组成的各类保障队伍经过严格训练,实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标,并经受住了多次实战考验:在2007年《民兵新大纲集训》实弹演习当中,集团民兵导弹排一举击中高速靶机,实现了空中开花。当时观看演习的部队首长高兴地称赞,“青岛港民兵射击精准度不亚于部队!”在2009年37高炮实弹射击中,实现首发命中,被山东省军区授予“优胜单位”光荣称号。

    青岛港还在抢险救灾中锻炼队伍。先后组织指挥了“华海一号”油轮、“新基”轮等十几次海上、陆上港外灭火抢险,次次成功,为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港口战时应对能力。(本报驻鲁记者 殷玉香)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四维图像-《解放军报》
下一篇:军企一家人 军民一家亲-《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