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房介上月半数零成交 业务员仅靠底薪为生

来源:青岛早报-- 2010-06-09 07:10:22 字号:TT

    国家房产新政的出台已经有1个多月的时间,一时间让房屋的销售突然降至冰点,二手房也成了重灾区,这可苦了一向生意红火的房屋中介公司。昨日,记者走访李村、合肥路、田家花园等地段的30余家房屋中介公司,一个月没卖出房子的中介公司占了五成以上,而一个月卖出一套两套的交易额甚至成了房屋中介公司中的佼佼者。

    滨河路一提房子叫苦连天

    前天上午,记者来到李沧区滨河路,在1000多米远的距离内有10多家房屋中介公司。“卖房子,别提了,都一个月没开壶了!”记者走进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刚进门说明来意,大姐的脸色立即变得有些难看,手里拿着的记事本也扔到了一边。

    “不光没人买房子,连来看房子的人也明显少了,原来一天能来个二三十人,现在一天能有三五个人就算不错了。现在大家都看不明白房价的走势,很多原本想买房子的人来看一眼就走了,顶多是问个价再问问户型,连想讲价的意思都没有。”这名大姐的语气带点愤愤不平,她从5月中旬到现在还没开张。

    “我上个月卖了一套房子,成交价格是32万元,50多个平方的老房子,是一家拆迁户的一对老夫妇买的,他们是因为拆迁了没地方住才买的房子。”另一家房屋中介的小伙子耐心地跟记者聊了起来。“我提成赚了6000元,这附近的房屋中介里,我算是还不错的了。很多家好像都没做成一笔生意。”这名小伙子给记者看了一下购房合同,房屋交易的时间是5月30日,这是他整个5月份做的唯一一笔生意,原房东房价还让了1万元。

    在记者走访的滨河路上的10家房屋中介中,做成房屋生意的只有两家,其余的8家房屋中介中做成房屋出租生意的有6家,还有两家房屋中介公司5月份没开张。

    合肥路两笔生意全是婚房

    在合肥路上,密密麻麻开着四五十家中介,从黑龙江路一直延续到海尔路,从马路边一直到小区里,店面有大有小。在记者走访过程中,生意最好的要数北村新区里的一家房屋中介了,他在这个月里做成了两笔生意。

    “我这两笔生意都是婚房,我就是地道的北村人,这个小区就是我们的回迁房,很多亲戚、朋友有多的房子都放在我这里让我给卖。”这名年轻人告诉记者,他手头的房源几乎清一色的是北村新区的房子,面积从9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不等,大都是村民拆迁后分的房子。

    “我们的房子新,户型还好,但碰上政策调整,价格大都在1万元。”这名年轻人告诉记者,买房的都是老家在外地的人,他们都是第一次购房,没有受到政策的影响。

    “我卖的第一套房子是142平方米,房屋总价是142万元,后来房东把2万元甩了,房价相当于9800多一平方米,才把房子卖出去。”这名年轻人告诉记者,这套房子要是放到4月份以前,不可能低于150万元的价格。

    在记者采访中,合肥路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受益于此处的好地段,虽然生意大不如以前,但一些门头比较大的公司大都做成了一笔生意。

    “以前平均一个月最少两笔生意,现在全靠租房养着了。”一家有10多名员工的房屋中介公司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这个月他只发了底薪800元,这是他去年以来的最低收入。

    田家花园生意不好关门回家

    在田家花园的小区内零散地分布着五六家房产中介公司,记者现场探访时,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大姐竟然锁上房门拿着菜篮子去买菜。“没什么生意,正好提前回家买菜做饭。”这名大姐告诉记者,她现在是在赔钱干买卖,一个月了,租房和卖房都没做成一笔生意。

    “我给你算笔账啊,我这个门头6平方米,一年的租金是2.4万元,我每个月得挣3000元才够我的房租和我的吃喝钱,这个月一笔生意没做,我是不是等于赔着钱干!”大姐称,她4月份还做成了两笔租房生意,挣了1600元的提成,可5月份被“剃了个光头”。

    另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经理则告诉记者,他们辞退了原本帮忙的两名员工,现在只剩了他一个人,坚守着中介公司。“田家花园的房子去年7月份以前还是9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现在是1.4万元每平方,政策一出,这原本能买二套房的没法买了,而不受政策影响的人又在盘算着房价能不能降,也不买房,你说我能有生意吗?”这名经理告诉记者,这是他自2000年从业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对于房价的走势他也看不明白,这也让他对于自己是否继续坚持下去有些犹豫。

    “光我知道的就有两家关门了。”这名经理说。

    生意 近万名房介业务员底薪度日 近万业务员靠底薪度日

    “5月份一套房子没卖出去,只能拿780元底薪。”在浮山后乐环路一家房屋中介店面里,资深业务员郭平有点没精打采。4月份开始的楼市调控,最直接的是拉低了他的收入。以往他的月收入(底薪+提成)最低也要三四千元,多的时候能过万。他其实还不是最惨的,因为他所在的中介公司属品牌企业,无房可卖时至少还有底薪可拿。一些小公司没有底薪,业务员近一个月更是颗粒无收。

    据记者了解,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青岛市房介门店一直有数千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以5月份全市一两千套的二手房成交量来看,近万名业务员当月都只能靠底薪(包括零底薪)度日。

    月收入从一万降到三千

    前天下午,记者在即墨路上的一家房产中介跟店主张新华聊了起来,她自己开了个门头小店,就在国际青年旅社的旁边。“去年5月份我挣了1万元,今年5月份我就挣了3000元,6月份到现在连个上门问生意的都少见。”张新华说。

    “我是2008年开始做房屋中介生意的,生意时好时坏。”张新华告诉记者,她这里的房源大都是学区房,原本这里的房子受政策影响不大,从2008年开始,这里老房子的价格从9000元涨到了16000元,有的还开出了2万元,甚至3万元的价格。这个价格让很多人放弃了购房的念头,加上到这里买房子的人大都本身有房子,二套房新政一出,让这些人断了买学区房的念头。

    三方博弈各有所想

    买房人看不清房价的走势,盼着房价降降再出手;卖房人不忍心眼看着涨起来的房价再跌下去转租为售;中介方为了赚个中介费磨破嘴皮子两头说和就是没人买账。在房价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三方的博弈也是各有所想,各出奇招。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看房的市民其实不是去选房,而是在看房价有没有降,降了多少。一名看房客很直白地告诉记者:“等了这么多年,光看涨不看跌了,这次应该会松口了吧。”但真要让他买,他还是不敢买。因为内心的期望总是离现实很远,买到手怕又跌了,不买怕又涨了,既心急又无奈,这就是买房人的心思。

    而卖房人似乎比买房人还要焦虑,毕竟房子是在自己手里,涨不怕,可就怕跌,房子要是一跌赔得可以跟股市一拼,但这毕竟只是炒房客的心理,仍有不少房主稳坐观望,让他们降价难。

    把握了两者的心理,中介其实更多的还是无能为力,只有房价的走势明朗了,中介的生意才能好起来。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