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让230万会员都有温暖的“家”
——青岛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综述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13 10:08:09 山东工人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每逢闲暇时间,青岛市李沧区李家上流社区的居民、企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都爱往社区工会联合会“职工之家”跑,来这里打球健身,也可以吹拉弹唱,或者上网、读书看报,还能够针对自身需求参加各类培训。该“职工之家”共有1200平米的职工活动中心、4000多平米体育广场、150平米的多功能厅,配置了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材、电脑、数码电影等文体设备,还有4000余册图书,大大方便了职工的学习

娱乐生活。

    这是2009年5月,李家上流社区工会委员会改选为社区工会联合会后产生的新变化。工会联合会覆盖了辖区内的6家企业、600多名职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职代会制度、工资平等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实现了村务、企务公开。曾有会员这样说:“工会联合会就是好,创建和谐少不了,有了困难找工会,工会就是娘家人。”今年,该社区工会联合会被全总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去年以来,青岛市总工会全面推进建立多种形式的基层工会联合会,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如水银泻地,深入到青岛社会最基层的角角落落。目前,全市共有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294个,其中新建工会联合会组织365个,新增其他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14个;今年,全市新发展工会会员158281人,新组建工会组织1401个,全市工会会员已达到2292863人、工会组织18689个。

    如果说企业工会是条条,工会联合会就是块块,青岛市通过建立横向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纵向的医疗卫生、建筑业、商贸、餐饮、出租车等行业性工会联合会,横到边、纵到底,实现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网格化,为职工群众建起了遮风挡雨的温暖之家。为推动这项工作,青岛市总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推动,市总工会主席李皓均到会讲话动员、部署调度。同时,下发了《青岛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双措并举、二次覆盖”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通知》和《青岛市总工会2010年度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以乡镇(街道)、社区(村)、非公企业“小三级”工会组建全覆盖为重点,推动乡镇(街道)工会组织体制全部向工会联合会和总工会过渡。目前,全市有70%的乡镇(街道)完成了这一工会组织体制的转变,为实现全覆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体制基础。

    聚集在镇街、村(居)的小型非公企业职工人数少,单独建会难度较大,作用发挥也有局限。青岛市通过组建镇(街)、村(居)以及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的方式,建立起乡镇(街道)—社区(村)—非公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实现了建会全覆盖。即墨市、平度市、李沧区的所有镇、(街道)均成立了工会联合会,实现了镇(街)级工会由工作委员会向联合会的组织体制转变。李沧区还新成立68家社区工会联合会,并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覆盖企业360余家,吸纳会员2.3万余人。崂山区以区海洋与渔业局为依托,以原有的渔业养殖、渔业捕捞工会为基础,成立了区渔业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联合会涉及3个街道办事处、27个渔业村,大小渔船近1500艘,发展会员5000余人。崂山区还在王哥庄街道以村茶叶联合会为基础,成立了街道茶叶工会联合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覆盖了街道、村二级会员,吸纳包括采茶工在内的1200余人入会。目前,青岛全市有77%的镇街、82%的村(居)实现了工会组建全覆盖。

    针对以商贸、餐饮等服务业为主的小型非公企业职工流动性大,伴随企业的“生生灭灭”工会“建了又建”,实际效果不好的现实,青岛市在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聚集的一条街、楼宇、餐饮宾馆业、理发洗浴业、物流业、商贸(商场)业、药品零售业等行业,积极组建工会联合会,以覆盖职工25人以下的企业。

    基层工会干部人员少、工作难开展,是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为此,青岛市总2007年就制定下发了《专职工会干部选聘及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工会干部150余名,对基层工会组建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青岛市总工会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经济(园)区有一名专职工会干部。近三年中,青岛市总共拿出400余万元,给予选聘人员工资补助。据统计,青岛市专职工会干部平均基本工资在市总工会、区市总工会和镇街工会及用人单位联合补助的基础上,已达到月薪1200元以上,有的达到2000元以上。

    该市实施的向非公企业选派工会主席的新举措,则大大加快了工会主席向职业化、社会化推进的步伐。2008年,青岛市总在试点的基础上,下发了《青岛市总工会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专职工会主席的试行办法》,积极从制度上探索解决工会主席端企业饭碗、开展工会工作受企业“老板”制约的体制问题。结合青岛的实际情况,他们探索建立了“带薪下派、村干部下挂、从离岗待退人员选派、从社会大学生招聘、带技术下派和从公益性岗位中调配”等六种选聘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工作模式。目前,全市已累计向机关、外商投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会等选派了84名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者,向乡镇(街道)和非公企业选派、选聘专职工会干部262名。而这些职业化社会化的工会干部也不辱使命,积极履职,赢得了职工的信任、企业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本报记者 王汉民 通讯员 张恩刚 吴留文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