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奥商城欢迎供应商加盟
·专家在线解答:如何保证网银安全
·雅力士1.6E上市互动体验报名中
·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品牌获奖金榜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每年新增三四百辆车 立体停车场将成岛城主流
 

青岛新闻网 2009-03-18 07:02:18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上天入地”破解停车难 我市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解决停车问题出谋划策

    新建改建建筑必须配套建设停车位,积极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编制交通规划重点解决停车难,严格执法规范停车,制定管理条例破解停车难……面对岛城存在的停车难现状,我市规划、交警、城管等相关部门纷纷研究解决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化解停车难。昨日,记者采访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各
部门的“金点子”和今后的规划,了解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建议。今起,早报还开通热线听取市民意见。

    新楼必须建停车位

    “这栋建筑共有地上地下两个停车场,有泊车位732个。”昨日上午,在延安三路和香港中路交界处的“万邦中心”施工工地,中建八局(青岛)万邦中心项目部的武经理指着停车场对记者说,其中有709个泊车位位于地下停车场,这处地下停车场容量非常大,目前可以说是香港中路写字楼区域中最大的停车场。武经理说,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每栋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必须按规定配套建设停车位,否则不能开工建设。

    记者随后走访香港中路、延吉路、南京路等多栋办公写字楼,以及西镇、小港等居民楼施工工地,了解到不管是写字楼还是居民楼,在规划建设中均配套建设停车位。据了解,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青岛市2007年出台了《青岛市停车场管理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推出“四条妙计”破解停车难,首先是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和开办公共停车场;其次是政府在规划中应增加停车场用地比例;再次是严把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配套关,如果停车泊位不能达到要求,一律不许开工;最后是对建筑物中挪作他用的停车场进行清理。

    严格执法规范停车

    “我们将严格执法,规范停车场建设和路边停车行为,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昨日,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30多万辆,仅市内四区就拥有汽车近30万辆,而停车场泊位仅4万余个,再加上本市汽车在以每天300至400辆的速度增长,汽车大量增加和停车位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名负责人介绍说,一边是免费停车场的爆满,一边是收费停车场的冷清,许多市民在马路边违法乱停车,使得停车难的问题“雪上加霜”,今后交警部门将加大路边泊车位规范停车的执法力度,提高市民规范停车的意识。同时,他提到青岛市目前住宅配套车位的比例约为1:0.6,即每户人家配套0.6个车位,如果所有车位都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的话,按照当前的汽车保有量,居民停车不应该成为大问题。

    “目前一些停车场挪作他用,这导致居民停车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名负责人说,交警部门已积极进行清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所以清理还需要过程,同时他们将着重对配套车位的数量进行把关,加强建筑物设计时的把关、投入前的验收、建设中的监督、违反后的纠正,他们也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执法监管,但他提到严格执法是解决停车难题的重要方面,要彻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要从根源入手。

    编制规划重点解决

    据了解,目前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中,很重要的就是停车场泊位远不能满足市民实际需要。但目前我市车辆以每天三四百辆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相应的大型停车场建设却非常少。昨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青岛规模比较大的立体停车场为李沧区书院路、市北区人和路、市南区中山路三处停车场,在这其中,人和路停车场停车数量最少而惨淡经营,书院路停车场经营状况最好。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为破解停车难的问题,我市已出台《青岛市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将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规划276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多为立体停车场,但目前立体停车场的数量和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市规划局已完成2008年至2020年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规划重点还是解决停车难。据预测,2020年青岛市区停车需求总量为145万个,其中社会停车需求总量为21.7万个,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控制在300米以内。按照规划要求,中心区内的社会停车场应遵循布局均匀、规模适中的原则,以150车位至200车位为宜,一般不超过300车位,外围区和新区,可根据需求适度规划大容量停车场,而中心区用地紧张,宜多采用立体车库和地下车库,外围区、新城区和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多采用地下和平面车库。

    “这将形成以路外停车设施为供应主体、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系统,同时结合老城区改造,适度提高各类建筑物的配建标准,采用占地少的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进一步完善我市停车场系统。”这名负责人说。

    让居民家门口创收

    “希望有关部门将停车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同时所有市民也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解决停车难题。”昨日,市人大代表马鸿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一直关注岛城停车难问题,并多次在市人大会议上提交解决停车难的建议,但现在岛城仍存在停车难,他感到心急如焚。

    马鸿冰介绍说,他曾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调研过,这些大城市交通设施较完善,地铁、轻轨、高架桥等一应俱全,但停车难问题仍然存在,而青岛市汽车每天以300多辆的速度增长,停车难将是今后的一个大难题。“有关部门首先要从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停车秩序。”马鸿冰说,城市还应发展轻轨、地铁,减缓私家车增长的速度,缓解交通压力,同时积极投资建设停车场,这是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对于建设停车场,马鸿冰认为可发动各界力量来参与,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社区大院、学校空地、马路旁空地等的闲置空地也应利用起来,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模式来投资建设,这样社区居民、失业人员在家门口也能创收,闲置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立体停车场成为主流

    在今年全市政协会议上,作为政协委员的青岛金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金景善,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城市立体停车建设,保障交通畅通及社区和谐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提出城市停车难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住宅小区、商业区、写字楼,要在短时间内缓解以上三大区域的停车难,建造立体停车场是一个既节能又经济的解决办法。

    金景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岛目前主要有三个立体停车场,分别位于李沧区书院路、市北区人和路、市南区中山路,除了书院路立体停车场利用率较高外,另外两个立体停车场经营状况欠佳。“尽管几个立体停车场前期遇到一些困难,但立体停车场都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金景善说,目前立体停车场在青岛市场正在逐步拓展,市民对立体停车场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

    “国内立体停车设备价格较国外低很多,相比之下,建造立体停车场要比多占土地便宜。”金景善说,立体停车主要向垂直空间纵向发展,只要空间容许,可不断向空中、地下延伸,在相同的面积上可停放两层甚至数层车,极大地减少停车面积。金景善提到,目前在日本等国土面积小、汽车数量众多的国家,立体停车设备已经占据了70%的绝对优势地位,但在我国,目前机械式车位所占的比例仅为2%至3%。有关专家预测,立体停车设备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停车场的主流。

    金景善说,尽管立体停车场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但立体停车场仍然是将来城市静态交通的发展方向,立体停车场要健康发展,除了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资金和政策扶持外,还要加大对车主节约利用地面资源的教育引导。“书城北侧将建一座立体停车场,我知道后非常开心。”金景善说,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里立体停车场发展迅速,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发展也很快,他认为青岛立体停车场发展也很有前景。(记者 锡复春 摄影 于滈)

    早报热线

    倾听意见

    您对解决岛城停车难的问题有何见解?今起,早报热线82888000倾听您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认为你身边哪些路段,或者你工作的办公区域,或者你居住的小区存在停车难的情况,也可拨打热线告诉我们,早报记者将联合交警等相关部门前去“会诊”,为您解决停车难题助一臂之力。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