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客户端

有责任的媒体

立即打开

青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70年如何变?官宣来了

2019-09-06 22:59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9月6日讯(记者 崔文静 通讯员 于世涛)交通邮电通信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青岛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公路、铁路、海湾大桥、海底隧道、轨道交通、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港口建设成功转型升级,国内最先进的国际机场即将转场运营,一个由铁路、公路、水路、轨道、航空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同时,邮政改革稳步推进,通信能力迅速提升,为促进青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铁路建设跨越发展,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青岛铁路运输网络不断扩张,高铁建设突飞猛进的70年;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的70年。

(一)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青岛铁路始建于1899年,期间由于战争仅部分区段通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胶济铁路全线修复通车,之后30年青岛铁路发展较为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的交通事业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进入全面发展期。1986年,铁路运输部门共投资8.63亿元,建成胶济铁路复线一期工程和部分二期工程,胶济、蓝烟双线开通,双线里程为339.2公里,结束了胶济铁路单线运行的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铁路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青岛首次开通动车组,标志着青岛铁路正式驶入动车时代。党的十八大以后,青岛铁路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期,2017年,中欧班列(青岛)在胶州站首发,海铁联运正式开启,搭建了“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到2018年末,青岛境内干线铁路增加到11条(胶济铁路、胶济客运、胶新铁路、蓝烟铁路、胶黄铁路、大莱龙铁路、海青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济青高铁、青盐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总里程576公里,标志着青岛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飞跃。

(二)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1949年,青岛铁路客、货运量分别为327万人、386万吨,到1978年,青岛铁路客、货运量较1949年分别增长507%和656%。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至济南的旅客列车需要12个小时左右,1998年,客车时速由过去每小时6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青岛至济南旅客列车只需3.59小时。2007年,胶济线提速改造达到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时速200公里最高目标值,跨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2018年,全市累计完成铁路货运量6280万吨,较2014年增长12.9%;完成铁路客运量3455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50.1%。目前,青岛到北京最短时长2小时58分钟,到济南最短时长1小时39分钟。“济青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岛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二、公路建设提质扩容,路网密度突飞猛进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社会稳定,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公路建设覆盖成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公路总通车里程不足800公里,且全部是标准低、路况差的等外公路。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大力发展运输生产,公路交通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到1978年末,青岛地区公路通车里程为238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80.7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路建设开始转向大规模、高速度、高等级发展。到199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488公里,是1978年的1.9倍。进入二十一世纪,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次驶入快车道,公路路网规模迅速扩容。到2008年末,青岛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632公里,基本形成了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县乡公路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格局。2011年青岛海湾大桥与青岛胶州湾隧道同步实现主线通车,一桥一隧将主城区与各区市之间的通行距离缩短近30公里,彻底终结“青黄不接”“青红不连”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实施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破解交通瓶颈,加快推进“桥隧接线”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公路一体化布局。到201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4845.55公里,是1978年的6.3倍,比1978年增加12470公里,路网密度达134.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46公里。

(二)交通工具迅猛增长

1949年,青岛拥有载货汽车644辆,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32辆。改革开放之后,公路运输形成了普通客货运输、集装箱运输、零担运输、散装水泥运输以及大件运输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运输新格局。到198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营运机动车7965辆,比1978年增长9.5倍。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18年末,全市共有机动车282.6万辆,是1978年的177.7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69万辆,是1998年的266倍;私人汽车232万辆,是1998年的835倍。

(三)市内公交线网覆盖率不断提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逐步构建起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快线-干线-支线”公交服务网络体系。2018年末,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7%,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58.8%。市内公共交通全年客运量达104782万人次,是1949年的351.6倍,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7795辆,是1949年的243.6倍。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网长度2400公里,是1949年的90.9倍。

(四)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949年,青岛公路客、货运量分别为14万人、162万吨;1978年,青岛公路客、货运量较1949年分别增长1857%和86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路网规模的日益完善,公路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2013年,青岛公路客、货运量分别是1978年的86倍和15倍。2018年,青岛公路客、货运量分别为4602万人、27453万吨,同比增长1.5%和11.1%。

三、打通区域发展“经脉”,补齐城市交通短板

地铁建设在青岛城市交通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修建地铁的设想最初1987年提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地铁路网规划逐渐形成“一环四线、三城三网、网间互联”的轨道交通规划基本理念。党的十八大后,青岛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车道。2016年,地铁3号线全线正式通车标志着青岛正式驶入“地铁时代”。2018年,是我市轨道交通高水平运营、高强度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关键之年。到2018年末,实现4条地铁线网运营,全市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度169公里,其中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1公里;开行地铁32.98万列次,较2017年增长177%;总运营里程914.96万公里,较2017年增长213%;总客运量1529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41.9万人次,较2017年增长132.7%,日均客运量整体呈逐月增长趋势。

四、统筹整合加速推进,向世界一流海港迈进

青岛港口开埠于1892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青岛港的疏浚、修复,使之由战争年代破败残缺、港口淤滞、不堪使用的状态中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1959年,与青岛港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4个,年进出港船舶达2000余艘次。196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煤炭专用码头。1976年,建成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1978年,青岛港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到1990年末,港口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建国前的6座码头36个泊位增加到12座码头66个千吨级以上泊位,吞吐能力居国内第五位。1998年,初步形成了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煤炭出口基地、原油中转基地、矿石进口及中转基地。2008年,青岛港吞吐量已经达到3亿吨,跃居世界第七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青岛港逐渐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与物流中心,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枢纽。到2018年末,青岛港形成了包括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陆域总面积近90平方公里的港区;建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2.3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22.7万吨级邮轮的邮轮专用码头;航线数量达到165条,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8年,青岛港吞吐量5.42亿吨,是1978年的26倍,集装箱吞吐量1932万标箱,是1996年的23.8倍。2018年,全国港口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港居第五位;在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港居第六位。

五、机场建设升级换代,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机场是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青岛机场通航以来,发挥了重要的航空网络辐射带动作用。

(一)流亭机场在发展中升级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民用航空曾多次通航,但未能发展起来。1958年,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站组建,由于客、货源严重不足、航空煤油紧缺等原因几经停航复航。1982年海军流亭机场建站复航。到1990年末,青岛民航共有航线18条,通航城市由1982年开航时的5个发展到20个国内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以青岛面向全国辐射的航空网络。2007年,流亭机场经过三期改扩建后,等级提升为4E级。到2008年末,青岛机场已有航线85条。2010年,青岛流亭机场形成了由青岛辐射全国、向世界延伸的空中交通网络,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到2018年末,青岛机场拥有航线数192条,其中国内航线16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2条,全年新开航线37条,期末通航城市125座。2018年,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453.56万人,是2010年的2.4倍;航空货邮吞吐量22.45万吨,是2010年的2.7倍;客、货吞吐量均居全国千万级机场排名第15位。

(二)机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青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过三期改扩建的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日趋饱和,已不能与城市扩容发展相适应。2011年青岛启动胶东国际机场项目,2015年底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15.66亿元,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2条跑道,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87等目前所有大型客机,将是山东首个4F等级的国际一流机场。截至2018年末,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已全面进入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2019年年底新机场即将转场运行,标志着我市在构筑立体大交通网络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青岛新机场将力争建成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也将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六、邮政通信突飞猛进,新技术焕发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邮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信业务不断创新,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邮政业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邮政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生产力不断解放,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改革开放初期,青岛市区仅有3个分局,邮电通信业务结构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邮电事业进入了全面振兴时期。1998年邮政、电信两大领域各自独立运营。随着“互联网+邮政”的深度融合,邮政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模式不断创新,快递包裹、同城物品配送、智能快件箱等新业务迅速崛起,成为拉动邮政业增长的主引擎。2018年,全市具备经营快递业务资格的法人企业及分支机构823家,其中法人企业143家,分支机构680家,基本邮政服务与快递收发已遍布全市各乡镇街道。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2.87亿元,是2011年的14.6倍,其中快递业务量达到3.8亿件,占邮政寄递业务量的68.7%;完成邮政业务收入62.81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快递业务收入50.22亿元,占全部邮政收入的80%。

(二)通信能力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通信设备陈旧、维修配件来源困难,直到 70年代末期,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手段的落后状况未能根本改观。二十世纪末,青岛市通信设施和技术力量已具有指挥、管理和经转胶济铁路沿线以及山东半岛通信业务的职能。近年来,青岛市以建设智慧青岛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就。2017年,青岛率先建成光网城市。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光纤到户覆盖超过900万个,域乡家庭光纤接入能力达到100Mhps兆比特每秒,建成2G、3G、4G、WLAN互补的无线网络。截至2018年末,移动通信基站5.3万个,是2013年的2.8倍,4G基站数量是2013年的30倍。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1426万个,普及率超过100%。2018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68.01亿元,同比增长132.1%,创八年来最高增幅。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回眸青岛70年交通运输、邮电的发展历程,其步伐之快、成就之大,有目共睹。展望未来,青岛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必将随着青岛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迈进再出发、再起航、再创辉煌。

最新评论

打开青岛新闻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海洋优势遇上深圳的海洋强势,青岛你被刺痛了吗?

2019-09-06    青岛日报

降了!青岛这些区域多个楼盘价格重回万元线

2019-09-06    大众网

教师节、中秋节……青岛这些景点凭证免费、打折!

2019-09-06    青岛早报

喝过海藻味的苏打水吗?小编开箱实测~瓶子好漂亮

2019-09-06    青岛新闻网

青岛一小学教师兼任多学科教学,引疑虑!你能接受吗?

2019-09-06    青岛电视台今日

山东港口集团“放大招” 拟打造千亿级发展基金群

2019-09-06    青岛新闻网

今年房地产调控367次!青岛房贷利率上调 下半年…

2019-09-06    央视财经

最新调整!山东省政府领导同志工作分工发布

2019-09-06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青岛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明两天有雨+11级阵风

2019-09-06    青岛新闻网

“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上热搜!官方最新回应

2019-09-06    海尔集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