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官方新闻
参赛宾客为青岛颁“金牌” 建议书都是表扬信
十一运会青岛赛区 2009-10-27 07:59:01 青岛日报
  

    感 谢

    “来到美丽的青岛参加十一运花游赛事,您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确实体现出‘好客山东人,全民为全运’的精神。”——江苏花游队领队周玲美

    翻开整理成册的宾客建议书,在上面很难看到有“不好”、“希望改进”之类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感谢”、“感动”、“热情”、“周到”,宾客建议书几乎都成了表扬信。刚刚在青结束的花游比赛以及射箭比赛中,北京队、江苏队、广东队、四川队、上海队、湖北队、澳门队、天津队都留下了表扬信,盛赞青岛赛区组委会提供的住宿保障。

    在青岛赛区组委会运服部,住宿职能的工作人员被亲切的称为“TP”,即特派人员。为什么要叫“TP”?工作人员刘晓隽说,因为住宿是全运会赛事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这份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要做的工作很零碎,运动队的吃喝住行都在我们的工作范围内,所以工作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和更多的细心。”

    在十一运青岛赛区的赛事保障中,住宿职能团队提供的诸多细心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队为之感动。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湖南花样游泳队在离开青岛时给青岛赛区组委会运服部住宿职能留下了这样的评价。通过这次十一运的赛事组织,青岛让各地运动队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青岛人民的亲切友善和热情好客。

    本报记者 孙庆伟

    贴 心

    在全运赛场上,有一群人,身着白色的马甲,背后印着大大的红十字,他们一般不出场,一出场便救人于危难。他们就是全运会医疗保障职能团队。

    短道速滑比赛期间,代表新疆队参赛的孔雪被摔倒的一名选手的冰刀划伤,顿时鲜血直流。这时,一直在赛场边待命的医务人员在裁判的示意下迅速进入场内,在对孔雪的伤口进行包扎后,通过救护车将其送到比赛的定点医院。从孔雪受伤倒地到其被运送至手术室,仅仅用了约5分钟的时间。这样高效的反应让很多在场人员印象深刻。

    在全运会青岛赛区,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赛场下,医疗保障职能团队在赛事保障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这次全运会的医疗保障任务,组委会特意从全市医院抽调了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保障团队,不仅在场馆内设立医务室和急救点,配备急救车,在各接待宾馆也安排了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

    “感谢青岛全运医疗保障人员的贴心服务!你们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感动。”来自江苏的一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酒店医疗保障驻点的留言簿上写下了发自肺腑的留言。

    在全运会赛场,医护人员和伤病运动员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医患关系。医疗保障团队以细心的关怀和贴心的服务,让客人感受到了家的氛围。

    本报记者 孙庆伟

    高 效

    提到物流,也许很多人会感到惊讶,这个跟全运会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关系可真不一般。全运会的物流保障工作,你可能看不见,但绝对可以摸得着。

    比如,比赛中观众坐的椅子,喝的水,运动员用的乒乓球台、羽毛球网,媒体记者用的柜子、桌椅……这些在比赛之前就准备完毕,比赛之后马上搬离,所有这些观众、运动员都看不到的工作,可以说都是运行保障部门同志默默无闻的奉献。

    全运会青岛赛区组委会的物流职能沿袭自奥帆赛,主要负责为全运会比赛项目提供物资运输、搬运、调拨、装卸等服务。这个团队的正式成员只有三个,另加12名志愿者,要为青岛市内8个比赛场馆提供小到桌椅,大到乒乓球台、篮球架等物资的保障工作。

    “我们的工作很普通,实际上就是后勤保障,任务就是把工作一项项落实好,让运动员专心比赛,让观众安心观赛。”物流保障团队的负责人杨德志表示,这个处是在全运会运行服务保障最末端的职能部门,几乎要给所有人提供服务,因而他们负责的事往往既多又杂。

    但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最基础的保障工作,全运会火炬、金银铜牌都是物流职能团队负责从济南运送过来的。杨德志说,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很紧张。所以,当初从济南往青岛运金牌的时候,每隔上半小时就要跟运送人员通一次电话,直到运送车到了家门口,心里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本报记者 孙庆伟

    平 安

    “十一运”青岛赛区承办的比赛项目已临近尾声,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加强安保工作,全运会期间全方位展现了平安、和谐景象,确保了赛事安全顺利举行。

    “十一运”青岛赛区承办的12个比赛项目中有7个项目在崂山辖区的场馆举行。崂山警方重点抓好比赛场馆、签约酒店和社会面治安防控“两点一面”来推进各项安保工作。比赛期间,崂山公安分局在场馆内设安保指挥部和治安办公室,在场馆入口处每天24小时安排警力负责安检工作。与此同时,该区开展了场馆周边及全区其他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大检查。

    市南区开展了净化治安环境“飓风行动”,对各类娱乐休闲场所展开突击检查,严查黄赌毒;严厉打击涉电、涉油、涉气等破坏基础设施、扰乱生产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开展群防群治,组织60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交通要道和旅游景区服务,安排100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志愿者在外来人口聚居的部位,将2000名青年治安志愿者部署到沿海一线,动员2800余名社区志愿者看楼护院。

    李沧区加大了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集中清查、夜查的力度,对进出青岛的重要交通要道重庆中路与黑龙江中路建立了2个堵截点,由公安民警开展24小时堵控,确保进出青岛市区的安全。他们在李村商贸区组织开展以民警、边防武警、联防队员、保安等人员组成若干个车巡、步巡巡逻小组,对违法犯罪形成了强力威慑。 本报记者 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