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书写民族团结发展的中国故事——写在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立70周年之际

来源:新华社 作者: | 责任编辑:中石 2017-08-08 16:04:25

    上图为2017年4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兴安大街一景(新华社记者邓华摄);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兴安大街一景(拼版照片,乌兰浩特市提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发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老师在用蒙古文为高一年级学生授课(2017年7月12日摄)。1947年,内蒙古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只有2.2万人。经过70年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育以民汉兼通为基本目标,构建起从学前、中小学到高等学校各阶段有效衔接,覆盖教师培养、教材建设、教学理念、招生升学、就业服务等各个环节。目前,全区有民族中小学502所,接受民汉双语教学的人数超过30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任军川 摄

    拼版照片:身着民族婚服的孔宁、丁晨浩(2016年10月9日摄)和身着西式婚服的孔宁、丁晨浩(2016年10月10日摄)。从2016年10月7日开始,锡伯族女孩孔宁和她的满族爱人丁晨浩与家人一直在忙碌着,为接下来几段不同民族风格的结婚仪式做准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多民族结合的爱侣非常普遍,孔宁家就是如此——她的父亲是锡伯族,母亲是达斡尔族。孔宁的嫁衣由母亲亲手缝制,结合了达斡尔族和锡伯族的特色。一场婚礼,体现着塔城地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赵戈 摄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老城吾斯塘博依街上的百年老茶馆,几位维吾尔族群众在凉台上喝茶(2013年7月5日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沈桥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逸夫小学的孩子们身着民族盛装品尝百家宴,欢庆“壮族三月三”(2017年3月29日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保税港区十万吨级国际集装箱码头(2016年7月30日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张爱林 摄

    上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蔬菜种植基地,回族村民马环(右)与妻子在大棚里忙碌;下图:马环(右)与妻子在自家运输蔬菜的小货车前(拼版照片,2017年2月8日摄)。马环一家是西海固移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了“新营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沙湖湿地内,宁夏农垦沙湖渔业的工作人员在围网捕鱼(2013年10月9日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彭昭之 摄

    车辆从西藏自治区拉萨老城区的街道上驶过(2013年9月30日摄)。2013年10月开始施行的《拉萨市老城区保护条例》,以立法形式加大对拉萨老城区的保护管理,不仅提升了拉萨旅游城市形象,也增强了人们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法律意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觉果 摄

    在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金达镇新生村,几名藏族妇女从新居前走过(2014年8月16日摄)。新生村原来叫作桑森村,环绕寺庙依山而建,房屋原来是村民用石片和泥土自建的简易房;在福建援藏干部的努力下,该村村民一致同意搬迁到毗邻318国道的新生村现址,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短短一瞬;但在一项制度的发展进程中,70年足以书写光辉一页。 1947年,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我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典范。从茫茫草原出发,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与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栉风沐雨,薪火相传。70年来,各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同奋进、共成长,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记者潘旭 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