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昌盛日电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刘汉锋 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7-01-19 14:23:13

青岛扶贫故事:我和县领导互拍桌子成知交

    香菇棚成为村民争相承包的“香饽饽”。

    一次震动全村的“工资卡事件”

    在原隆村,王泉还有一个“事迹”至今仍被人谈起,这件事让大多数原隆村村民见识了这位青岛人的犟脾气。

     工资打到银行卡上,对于城市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对于刚从大山走出来的许多原隆村村民来说,可就是新鲜玩意了。

     “去年,当我们提出将园区工人的工资打到银行卡上时,在村里引起了一场地震。”王泉说,“村民极其不满。”

     有的村民直接找到王泉说道:“干一天活就得给一天钱,等到月底结算,万一不给钱怎么办?万一你们跑了怎么办?”搞得王泉哭笑不得:“几亿元都投进去了,我们哪能跑啊!”

     后来,村民们直接闹到了村里,让村干部出面,硬要“现场结算”,“工资卡事件”让园区和村民第一次产生了巨大分歧。

     “这也不能怪村民们,很多人刚走出大山,对新事物缺乏信任感。不瞒你说,很多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银行卡。甚至不相信从一张小小的卡片里就能取出钱。原先在山里,他们挣的钱都放在家里。”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说。

     村民们步步紧逼,王泉寸步不让。“我们做产业扶贫,得设法改变村民的观念,让村民们接受现代理念,比如按时上下班、工资打到卡里等等。长远来看,园区好管理,对他们也没坏处。”王泉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园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挨个做工作,并手把手教村民使用银行卡。“我虽然有些犟,但我理解村民,也尊重他们,所以我们耐心地去跟他们解释。”王泉说。

     后来,“工资卡事件”圆满解决,而这也让村民对园区更加信任。“今年初,我们拿出80个大棚让村民承包,结果130多户报名。根据公司规定,包棚的钱要收获季结束后才能结算,比如香菇棚,周期为5个月左右,但村民们不在乎,抢着包。这说明村民们已经认可了这个园区,完全信任我们了。”王泉说,“看到这一幕,我就认定,这个项目成了!”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