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明日腊八,腊八粥这样做才正宗!

来源: 作者:单衍春 2017-01-04 17:11:53 字号:A- A+

    明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腊八节少不了两种东西:腊八粥和腊八蒜。早些年,老百姓家里都不是太富裕,只有进了腊月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时不常吃到的好东西。所以也就有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当然了,近二十多年出生的孩子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少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作为民俗和传统,腊八粥和腊八蒜一直传承至今。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单衍春

    五谷为养多吃杂粮能保健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已经流传已久,版本又有多个。有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的,有祛病健身的,有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修行的,还有的和古代的名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管流传的风俗版本怎样,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上一锅香气浓浓的腊八粥倒是不争的事实。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以给身体带来温暖的感觉。

    熬腊八粥,加足五谷才算丰富。五谷是指稻、麦、黍、稷、菽五种粮食作物。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高粱),菽指豆类。我们可以把这类食物统称为五谷杂粮。由此看来,腊八粥里面的食材绝对不局限于八种,仅谷类就有十几种。

    营养学家对腊八粥非常推崇,因为这种由谷类、豆类等营养丰富的食材熬成的粥,是一道老少皆宜的传统保健食品。腊八粥中添加了丰富的粗粮,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吸附肠道毒素。值得一提的是,腊八粥中还富含维生素B族,这种营养素能够帮助抗抑郁、抗氧化,延缓衰老。即使不过腊八,平时也该多熬点腊八粥(杂粮粥)。

    五果为助果干坚果少不了

    《黄帝内经》中的“五果”,原来说的是大枣、李子、栗子、杏、桃,我暂且借用,代指栗子、大枣、葡萄干、核桃、松子仁、枸杞、桂圆、榛子等坚果、果干。

    岛城中医专家仲崇坚介绍,坚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杏仁中的膳食纤维很丰富,坚果中唯有它所含的硒是最多的;核桃仁有健脑益智功效,所以在选择食材时,最好各种坚果都能用到一些,可以整合营养成分,让一碗粥能够发挥最大的保健作用。

    除了坚果,果干也是好东西。红枣可以提供维生素C、铁,有改善贫血、美化肌肤、预防结肠癌的作用,葡萄干不仅具有红枣的这些作用,还能补气。枸杞能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整天盯着电脑的办公族煮粥时一定加一点。如果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煮粥时最好加上桂圆。若消化功能不太好,可以在粥里加活血健胃消食的山楂干。

    食材构成成分到底有哪些

    关于腊八粥里究竟有几样东西?都应该是哪些食材?全国各地做法不一。杭州灵隐寺等著名佛寺有腊八节施粥的习俗,这些年一年做得比一年火。

    记者从杭州日报的记者柯静那里了解到,今年灵隐寺联合杭报集团从去年12月31日到今年1月5日,将陆续向社会发放30万份腊八粥,优先选择公益慈善机构、爱心福利机构以及老年人集中的社区进行派发。

    据柯静介绍,灵隐寺的腊八粥有十几种材料:花生米、赤豆、莲子、桂圆、红枣、蜜枣、白芸豆、白果、糯米、粳米和白砂糖等。要解释的是,其中的赤豆就是青岛的红豆,白芸豆产自南方,在各大市场都可以买到,和蚕豆一般大小,只是纯白色。

    杭州灵隐寺的法师向当地媒体透露了熬制腊八粥的具体方法。先把花生米、赤豆、莲子、芸豆各自煮熟,白果去硬壳后,油炸,然后去皮。然后,锅里放上冷水,糯米、粳米先入锅,等水煮开后,花生米、赤豆、莲子、桂圆、红枣、蜜枣、芸豆、白果等8样配料一起下锅。哪个多放,哪个少放,全看个人的口味。中火煮45-50分钟,粥就好了。最后可以放点白砂糖,建议大家不要放太多,因为蜜枣、红枣、桂圆都是甜的。

    真是正能量满满。当地媒体的同行告诉记者,进了腊月杭州人最期盼的无疑是什么时候能吃上灵隐寺熬制出来的腊八粥,那个美味,尝一口便能满足一整年。

    相关链接做腊八蒜,用紫皮蒜瓣最好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青岛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封上口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据行家讲,泡腊八蒜一定要用紫皮蒜和米醋。一般的蒜泡出来,别看瓣大但口感不脆,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而香醋和陈醋泡出来的腊八蒜,不仅没有翡翠一样的色泽,口感上也远不如米醋泡的口感好。

    过去人们都说只有腊八这天泡的蒜颜色才绿,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专家称蒜发绿是因为蒜和醋发生了反应,和腊八没有直接的联系。制作腊八蒜不一定非得等到腊八那天,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只要是蒜选择好、温度合适、糖醋搭配合理,蒜就会变成翠绿色。由于泡腊八蒜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得到晶莹剔透的效果,时间来不及了怎么办?还有一个小窍门,用开水烫一下再放入米醋里,可以加快颜色的转化。当然,口感也就差了些。

    做腊八粥和做腊八蒜一样,都需要用时间来转化。现代人喜欢快,用设备和其他方法也能很快达到目的,原来的口感也就随之失去了。

    风俗解读山东各地都有哪些腊八风俗

    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邹城把腊八作为济贫的日子。这天,无论贫富人家,只要叫化子上门,有求必应。旧时邹城的舍饭习俗是把全村的粥、糕集中到庙堂施舍。临沂与邹城的舍饭习俗有所不同,凡是有事不顺心的人家(如不育、丧子等),为了积德而舍饭,用一升米加上红枣做成干饭,于腊八日凌晨抬到街上施舍,附近人家为了捧场而积极乞饭,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舍饭仪式。旧时,临清的寺庙有腊八化缘的习俗。曲阜孔府逢腊八日,府内主人、仆人都喝腊八粥,同时要以腊八粥为祖先和佛爷上供,所以要安排许多人临时支锅熬粥,“户人”中的烧火户这天要进府烧火。

    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为了表示对长工的仁慈,过了腊八节才行辞退,临走时,赠送几个腊八糕。

    滕州、莱阳、招远等地有腊八节打扫房院的习俗,民间传说,这天神仙离位,鬼神不忌,可以把屋子院落打扫清洁。旧时,山东不少地方有酿酒、酿醋的习俗,叫腊酒、腊八醋。现在则把蒜浸醋中,春节时吃,蒜味稍酸,醋味微辣,十分可口。据说,莱西从腊八节开始到大年初三为止,妇女不能回娘家,否则,便会认为娘家一年不如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微运营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