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一次采访巡察工作的经历

来源:-- 2016-09-08 16:11:10 字号:TT

    “市里正在开展第二轮巡察,你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抽个时间下去了解了解,多编发一些关于巡察的报道,扩大工作影响力。”一天,分管宣教工作的领导对我说。

    我和巡察办的同志进行了联系,带齐装备,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巡察报道之旅。

    由于被巡察单位鸿畅镇位于禹州市西南山区,乡间公路坑坑洼洼,2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要走一个小时,晕车让我苦不堪言。迷迷糊糊到了驻地,喝了几口热水,心里的恶心感略有减轻。

    “路上跑半天,驻地太偏僻;两人一小间,屋内电扇转。”这是我刚到第四巡察组驻地的最初印象。

    “欢迎你,我们组的同志都出去工作了,我是‘光杆司令’看家!”见面第一句话,第四巡察组组长乔建钧的话就让我略有些吃惊。

    “我对巡察工作不了解,刚好同志们都下去工作了,就去现场看看,也是一种学习。”我说。“行啊,离这不远就是便民服务大厅,我们在哪儿设有信访接待窗口,咱去哪儿看看吧。”乔组长回应道。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大的第四巡察组信访接待公告,巡察组联系方式、受理事项一览无遗。在一个摆放着“第四巡察组接待处”牌子的窗口前,一个老大爷正在向两名接待人员说着什么,一名年轻的女同志微笑着和老大爷交流,另一名男同志正低着头记录。看到此情此景,我赶紧掏出相机“定格”这一瞬间。出大厅之后,我对乔组长说:“同志们这么忙,不便打扰,干脆我拍几个镜头,再向您了解一下情况就行了。”于是,乔组长又带着我到镇财政所、民政所等几个地方转了一圈。

    再回到驻地,乔组长向我介绍道:“我们所有组员吃住在驻地,每天早例会、晚总结。这不刚好半个月,同志们都有些想家了。特别是组里唯一的女同志亚斐,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刚参加工作,吃苦耐劳精神一点不比男同志差!”

    当天回去的路上,临上车时乔组长的一句话不停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不是我们四组要求严格,所有六个巡察组都一样,‘一切行动听指挥’是统一要求。”

    第二天,我到了第五巡察组驻地,该组的巡察对象是农机局。我提前做了点功课。“农机局是个‘小单位’,职能也比较单一,巡察工作应该好开展。”这是我的想法。

    果然,我和组里的同志座谈,听他们说:“进驻二十多天了,组里没有收到一封举报信,至今还是‘零环’。”情况和我预想的一样。正当我为新闻素材苦恼的时候,该组组员何冰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最近经常下去走村串户,大家都晒黑了。”尽管是随口一说,却透露出一些新闻线索。

    “咋了?都去干啥了?”出于新闻敏感,我紧接着提了两个问题。何冰三两句话把情况介绍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巡察中,发现该局每年经办发放上千万元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涉及上百笔资金发放,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想要摸清事情,就要逐户走访调查,长时间奔波在路上,所以才会晒黑了。难以想象,他们把三年来所有2713套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翻看一遍,从中筛选出有疑点的87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走访,全市26个乡镇(办)213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每到一个驻地,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就这样,我走遍了6个巡察组,从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心生敬意”,有那么一种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回到单位后,我第一时间把所看、所听、所感敲成一行行文字。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更加认识到,开展巡察是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更是打通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在刚刚结束的第二轮巡察中,我市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41件,发现问题线索220件,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河南省禹州市纪委 孙攀)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