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他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我要向天安门敬礼
2015-08-31 16:26:40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8月31日讯 明天(9月1日),平度88岁的抗战老兵李修山将启程赶赴北京,受邀参加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这几天,李老经常兴奋得难以入眠,他对青岛新闻网记者说:“国家没有把我们忘了。等到阅兵那天,我要戴上军功章,向着天安门,敬礼!”

    8月28日,青岛新闻网在李修山位于平度市西白沙村的家里见到他。除了耳背,老人腰板笔直,步伐健硕,思维清晰,能够独立生活。当他得知采访用意,激动地大声说:“谢谢你们来看我,你们能来真好!真好!”

    进屋后,李修山用钥匙打开一把上了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军官兵役证》,向青岛新闻网记者讲述他的戎马半生。

    1927年12月7日,李修山出生于平度市沙岭乡西白沙村,家里兄弟姐妹一共五人。为了“混口饭吃”,他每天跟随几个哥哥在街上要饭,学更是一天没上过,大字不识一个。

    1942年冬天,日军对胶东地区进行拉网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猖獗疯狂的日寇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终日陷在惶恐之中。1945年5月,未满18岁的李修山应征入伍,随后立即跟随区小队二十多名八路军参与夜袭敌营的任务。

    “我那时年纪小,抗着一支步枪,紧紧跟在班长屁股后面。扰袭鬼子都是在深夜里,一到后半夜,我的眼睛就发亮。偷偷摸摸跑到小鬼子跟前放枪,他们听见枪响,吓得不敢睡觉,等他们跑出来我们早撤了。这么干,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睡觉,告诉他们,我们的地盘不让你来!”李修山回忆道。

    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胶东解放区重点进攻期间,还乡团尾随国民党军队窜回解放区,大肆反攻,进行疯狂报复。李修山的左腿上有一道两厘米长的疤,就是打还乡团那会儿留下的。

    “子弹从腿肚子穿过去,肉都穿透了。没有口服药,卫生员定期给我涂点红药,到后来肉里全是脓,留下这道疤。一晃六十多年了,都看不太出来了。”李修山用手指着腿上的疤,说道。就在这一年,李修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至1958年,李修山历任平度县大队班长、平度海防营副排长、青岛警备四旅副连长、平原县兵役局副部长、平原县兵役局助理员。1952年,李修山曾进入莱阳军校速成班,在那里从拼音开始学起,自学了整本字典。

    “大仗没打过,小仗天天有。抗美援朝扩军时,还往朝鲜送过兵。当兵那会儿,每天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里。”李修山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左腿曾负伤,立过8次四等功,受过嘉奖。

    30岁那年,李修山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共同孕育了六个子女,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已经是有二十多口人的四代同堂。平度市人民政府授予李修山一家“光荣人家”的称号。

    李修山家的老屋是1980年盖的,自从老伴1998年过世,他便一个人住。农忙的时候,他还帮助同村的人割麦子、收花生。今年干不动了,他就整日“耍”,在院里晒晒太阳,坐在炕头翻翻书。

    “当兵那会没钱,退伍以后回到村里就是挣工分,从70年代开始才有工资。现在每个月国家给发1300块,还给投保,建国前老党员一年还有600块补贴,钱根本花不完。”李修山说,“国家的发展快,老百姓受益多,我现在越活越有劲!”

    受邀前往北京参加阅兵观礼的消息,是孙媳小王第一个告诉他的。“当兵时也跟着部队去过不少地方,但从来没去过北京。说实话,孙媳妇和我说了以后,我已经好几个晚上都高兴得睡不着!”

    李修山从墙上取下一个尼龙袋,里面工工整整地叠着他这次去北京要穿的衣服。除了上衣是旧的,白衬衣、裤子甚至袜子都是儿媳刚从集上买的。尼龙袋里还装着三枚军功章,其中一枚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发的。

    “抗战老兵大多数都走了,我那些老战友也几十年没消息了。但是国家没有把我们忘了。等到阅兵那天,我要戴上章,向着天安门敬礼!”

    因为到了落花生的季节,家里务农的主力都走不开,陪同老爷子去北京的“重任”就落到孙媳的身上。根据安排,两人将于9月1日乘坐高铁出发,9月3日参加阅兵观礼,9月4日返回青岛。“这趟去北京,我还想去别的地方看看。但是一切都听国家安排,国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李修山说。

    据了解,除李修山外,我市有两位抗战老兵及英烈子女受邀参加阅兵,分别是抗日英烈孙春林之子孙永志和平度抗战老兵董成森。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穿行花海
影像青岛 更多
2015世界休体大会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