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电话叫出租系统运行四年用者寥寥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0-26 13:05:00 字号:TT
电话叫出租系统已无人接听

随着气温降低,青岛的出租车也迎来经营淡季

    四年前,青岛斥资近千万元建成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时至今日,叫车电话早已被市民遗忘。而日前交通运输部又下发通知,青岛市被列入第二批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城市,出租车电召服务重启似乎已经指日可待,这一次电召能否走出不同的路?

    出租车电召,四年铩羽而归

    说起四年前实施的出租车电召服务,不少驾驶员并不陌生。电召开始时

,不少驾驶员对其充满希望,最后却不得不接受电召推广不开的现实。

    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青岛市政府、运管局和华青赛克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公益的出租车GPS电召系统,当乘客拨打“96009797”电话给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接线的工作人员将约车乘客的姓名、所在地、目的地以及电话留下,然后利用GPS定位系统搜索乘客提供区域范围内空闲状态的出租车,然后接线工作人员通过车载电话告知空闲的出租司机,司机若同意可按OK键答应接活,这样能优化驾乘资源,减少出租车空跑和乘客等待时间,实现乘客与出租司机的双赢,据称整个系统耗资上千万元。

    电召服务一开始受到了乘客和驾驶员的欢迎,青岛市近5000部出租车安装了GPS车载设备。电召中心一开始每天能接到五六百个约车电话,但是约车成功率仅有60%的低效率,让电召业务越来越不受驾乘双方的待见。2010年电召中心每天只能接到一二百个约车电话,2011年有时一天都接不到一个约车电话。如今电召中心的电话虽能打通,仍提示按每分钟1元进行收费,但是却无人接听。谈及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一些老出租车司机已经淡忘,不少乘客也想不起青岛还有个可以叫出租车的热线电话。

    驾乘矛盾突出挡住电召推广路

    谈起四年前的电召服务,交运温馨的士公司的出租车司机毕师傅说,其实电召服务一开始很受驾驶员欢迎,特别是在旅游淡季活不是很多的时候,司机们寄希望于减少出租车的空载率,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让很多驾驶员无法接受。

    毕师傅2008年装上GPS车载设备也接到几次约车电话,但是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经常去了指定地点却找不到乘客了。“其实乘客只有在不好打车时才会电话叫车,这时这一路段往往也有堵车或者别的情况,青岛又有很多单行线和上下坡,因此我们接到电召的电话后赶过去时间会比较长,这时很多乘客就等不及,见到空车就上或者换地点再重新打车,我们只能扑空。”毕师傅说。

    海博出租汽车公司的驾驶员庄景海认为,电话叫车服务时驾驶员和乘客双方经常爽约是主因,电话叫车的成功率只有60%,显然太低,“乘客电话叫车时往往都很迫切,但是有时驾驶员遇到堵车堵在路上,乘客就等不急了,见到别的出租车就不顾约好的车了,驾驶员有时看到路上有别的乘客也去拉。”曾经使用过电召服务的乘客也有自己的说法,市民李女士对以前的电召服务不太满意,“电召热线一分钟一块钱,我花钱打了电话经常享受不到服务,本来说5分钟出租车到达,有时等20分钟也不见车。”李女士说,乘客的耐心有限,见到空车肯定会去坐。

    新电召成败还得看模式

    有市民曾调侃“打了电话不一定能通,打通了不一定能约到车,约到车了不一定能按约定时间到,按约定时间到了不一定能找到乘客。”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部分开通电召服务的试点城市电召率也并不理想,昆山3.6次/每车每天,苏州2.2次/每车每天,上海接近1次/每车每天,广州0.6次/每车每天,北京0.4次/每车每天,远远低于国外至少3次/每车每天的水平。交通运输部今年对15个试点城市补贴出租车预约系统,在“十二五”末,要求国内出租车调度率提升10%以上,国内出租车平均每天运营30单左右,这意味着每天每车的调度数量要增长到3次以上,这对多数试点城市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四年前推出的出租车电召服务驾乘双方都不满意,出租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电召系统无法发挥作用,跟“私车私营”的运作模式和GPS系统推广不够有很大关系,青岛目前的出租车已经达到一万辆以上,具备GPS系统的车辆不足5000辆,这导致在叫车客户周围1公里范围内可以搜出四五辆可用出租车,但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可能有10辆以上的出租车,这会使路过车辆比电话叫车还要快。早在2010年时,有政协委员曾提出提案,呼吁出租车普及GPS,鼓励公车公营,加大出租车电召对市民的推广力度。提案指出,在GPS推广的基础上,可建立奖惩制度,不光建立出租车的黑名单,还要对叫车人也建立黑名单或者诚信档案,电召服务的驾乘双方都要进行评比。

    电召实施有难度 的哥盼能落到实处

    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出租汽车电召覆盖率达到100%,每天电话叫车量争取达到5000笔以上,电召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对于只有1万辆出租车的青岛来说,意味着0.5次/每车每天的电召业务。其实即便是2008年青岛出租车刚推出电召业务,电召中心每天的电话也只有500个左右,这只占到运输部要求的十分之一,叫车成功率60%和95%的满意率更是遥不可及。

    “其实一些发达城市电话约车很普遍,发展得也很好。对于青岛来说,交通部要求的数字听上去不大,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估计会很难。”青岛市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担心地说,青岛的出租车行业有独特的属性,淡旺季非常明显,如果在淡季出租车肯定会抢着干约车的活,但是一到旺季很多司机可能就顾不上了。出租司机毕钦庶坦言,他希望电召服务重新启用,“因为像现在淡季,每天我们至少都有20%以上的路程是空跑,如果有电话叫车业务,即使空跑也不会担心拉不上客。”毕钦庶说,到了旺季很多驾驶员都会挑活干,他担心旺季时出租车不能及时响应电召,让电召再度成为空谈。(赵波)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