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村支书占据明肃王陵四处挖宝 政府曾欲开发(图)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12-05-02 15:42:33

墓区内大兴土木。

墓区内洞穴遍布。

    政府曾欲引资500万开发

    走访中,几名村民告诉记者,原来陵墓里有杏树、梨树等树木近百棵,西津坪农业综合开发区办公室曾表示,由于肃王墓距离兰州市仅有8公里,加之水、电、路等俱全,陵园内树木茂密、环境优美,被省、市、区旅游局列为三级旅游资源。2006年,西津坪村旅游开发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出炉,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对外招商,计划投资500万开发建设。

    采访中,西津坪村80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肃王墓为兰州明十三陵之一,为明朝第九代肃王·肃宪王朱绅尧墓。上世纪70年代,这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陵园,被西津坪村集体打开,出土高1米、口径0.7米的大油缸两口、砚台两块和小油灯一盏,分别由西津坪村民保管。当时陵园内建筑规模宏大完整,有山门、享堂、厢房、月门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后经人为损坏,如今这些都已不复存在了。

    肃王墓穴建房养鸡鸭

  西津坪村村委会主任周孝云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西津坪村集体在陵园内栽植了许多杏树和苹果树,包产到户后分给了西津坪村村民。90年代,当时任村支书的郑某,通过与别人置换土地等办法获取了陵园内南半部一小块耕地的经营权。随后,郑某打着保护文物的幌子,在陵园周边建起围墙,安装铁门将墓穴团团包围,当做院落居住,拒绝他人入内。此后,村民经常看到郑某在墓穴四处乱挖寻宝。今年初,郑某在此几度扩大规模,在肃王墓内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库房,郑某还宣称,他准备在陵墓内开办一家农家乐。同时,郑某开始在被自己独占的陵墓内饲养鸡鸭和兔子。

  田野文物理应予以保护

  郑某破坏墓穴大搞建筑的行为,引起了村民们的强烈不满。为此,村委会多次找郑某协商处理未果。4月20日,接到投诉的兰州市文物局、七里河区文化馆、七里河区林业局、西果园镇政府等多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即,多部门叫停了郑某正在施工的建筑。

  兰州市文物局文物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4月20日,他们接到投诉后,立即通知七里河区文物管理部门前往调查了解。该工作人员称,根据文物保护法,分级保护的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据等级不同实施分级保护,由于该处肃王墓至今仍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属田野文物理应得到保护。目前,我国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在县乡一级的基层,甚至在偏远的山沟里,而这些地方的文物行政执法能力却是最薄弱的,在没有足够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田野文物的保护仅靠文物管理部门力量是远远不足的。他呼吁,请给后人留存一些具有价值的古迹,保护文物理应大家共同完成。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佳洁士牙膏被曝含工业废料不含氟 企业否认
下一篇:香港邮轮女工作人员公海跳船 自杀原因未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