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从“姚子雪曲”到五粮液的千年传承

来源: 2012-02-02 14:29:27

五粮液得名已有100年的历史,而五粮液的历史则有3000多年。从古老的僰人的“蒟酱酒”,到唐宋时代的“荔枝绿”、从“姚子雪曲”,到现在的五粮液。

“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神药。”

一千年前,被贬戎州(今宜宾)、 “身如槁木,心如死灰” 的黄庭坚,也只有在品此美酒时才能忘却世间的烦扰,生出如此的感慨。山谷道人所不知的是,他所衷爱的“姚子雪曲”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一直流传至今。自此,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民则叫“杂粮酒”。

直到1909年,“姚子雪曲”遇到晚清举人杨惠泉,才有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名字——“五粮液”。

那一天,“温德丰”老板邓子均带着“杂粮酒”到在宜宾县团练局局长雷东桓家,参加宴会。席间,“杂粮酒”一开,顿时,酒香四溢,令人沉醉,在场的社会名流赞不绝口。有人问邓子均:“此酒只应天上有,这酒叫什么名字啊?” “杂粮酒。”邓子均回答。

“为何取此名?”还在回味余香的杨惠泉问。

“因为它是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酿造的。”邓子均说。

杨惠泉酌了一口美酒后慢慢道,“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一个美名“五粮液”吟诵至今,一个传世品牌就此诞生,其诞生系连着三千年酒文化的长河浪花。从此,“五粮液”开辟了一个白酒品牌的新世纪。

时光荏苒,酿酒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而不变的是五粮液蕴含的中庸文化,不变的是五粮液日益求精的卓越的品质,在黄庭坚半个多世纪之后,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严谨认真的评酒专家给予了此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评价。

在几个世纪的过程中,五粮液形成了独有的六大优势: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独有的600多年明代古窖,独有的陈氏秘方,独有的酿造工艺,独有的和谐品质和独有的十里酒城规模。今天的五粮液无论在原料配方、酿造工艺和酒品品质上,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品质。2007年,五粮液进入商务部公示的我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名单。2008年,“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载入史册。

得名100年来,五粮液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以五粮液及其系列产品为主,以制造业、包装印务、光滑玻璃、橡胶制品、制药等多元产业为辅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企业目前拥有员工4万余名。作为世界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五粮液效益连续16年居中国白酒行业之首。2010年,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大关,品牌价值达526.16亿元,其出口额更是连续多年占全国优质白酒出口额的90%以上。

100年来,五粮液发生如此巨大嬗变,最根本的原因是五粮液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全力打造中国酒业第一品牌,走出一条质量兴企之路。五粮液作为国内第一食品饮料品牌,坚决贯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质量观,坚持从原材料起进行全程的监控,同时耗费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仪器,对每一批产品进行检测,每一瓶五粮液产品都要经历36道“防线”,72个专检点的考验,以切实的行动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在国内,五粮液系酒类行业中唯一两度获得国家级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一个世纪之后,端一杯五粮美酒,回望这百年的历史与成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此时,品一口美酒,百年来的余味,流转心头,挥之不去。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平板电脑报价如何?性价比高的平板电脑又是哪一款?
下一篇:打通电商蜀道 铭万集团攻关诚信搜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