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2011青岛楼市控字当头 势将高房价拉下马(图)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1-12-29 11:32:38

资料图片 记者马艺峰摄

  2011年即将结束,如果用一个字作为今年楼市的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控”,2011年的岛城楼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控”。政策方面,调控誓不罢休,利率上浮,“限购限贷”;对于开发商来说,各方压力下,他们从观望、到暗降再到明降,最后到喊降。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应该分为两部分来说,一部分作为刚需者最终盼到了“曙光”,尽管部分人士
依旧买不起房,但是至少在气势上胜了,而且从目前市场大势来看,市场明显向着购房者方向发展,所以他们“控”制住了自己的钱包,势将高房价拉下马。而投资者虽然略显失望,但在一片颓势下,也只能扭转方向,另谋它“控”了。

    开发商:怎一个“降”字了得

    从死扛到暗降再到喊降

    差钱

  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对于资金的依赖性都非常大,由于成交量受阻,现金难以正常流动,开发商的资金链腹背受敌。

  就青岛市场来看,近期出现了“地王”易主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也是开发企业资金问题的一个折射。12月9日,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上实城发与历冠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同意将其持有的青岛上实瑞欧置业有限公司50%股权转让给历冠投资,上海实业完全退出唐岛湾游艇会项目。

  12月21日,山东中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山东中润置业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青岛中润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约8.9亿元债权转让给山东大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莱阳路8号“地王”也一并降低2亿元易主。

  此外,土地交易遇冷也很能说明问题,资金的缺乏直接导致土地市场“入冬”,就前11个月来看,青岛的土地交易市场大多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稀缺地块甚至流拍。市内四区的土地成交量明显不如往年,大部分住宅用地集中在城阳以及五市。

    降价潮

  对于开发商来说,今年应该是很纠结的一年,从上半年的死扛不降,到下半年先是优惠幅度加大,再是暗降,对明码降价“讳莫如深”,直到最后喊降,经历了一个由观望到降价跑量的过程,降价潮由一线城市逐渐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对于岛城房地产市场来说,楼市降价成风,最早应该开始于10月份,开始于城阳,而后蔓延到李沧,目前正在市北、四方扩散开来。

  10月12日,龙湖滟澜海岸澜居700套小高层对外释放价格,均价6500元每平方米,消息一出,像一颗掷入湖中的石子,在原本相对平静的岛城楼市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而后青特花溪地等楼盘开始集体跳水;11月16日,万科生态城精装房每平方米6885元,撼动全城,尽管该户型房源仅有几套,但着实将李沧房价拉低;随后降价潮蔓延到市北,12月6日,市北CBD新盘燕归堂宣布30套房源一口价每平方米10888元。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已经相当明显,调控不动摇的基调也并未改变。预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回笼压力将日益加大,未来会有更多房企重新调整预期与楼盘销售价格,下调价格的现象将更加普遍。

    降价补差价

  自11月中旬少数城市“降价补偿潮”初现至今,短期内这股“补差价”风潮已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迅速蔓延至青岛、合肥、成都等二三线城市。

  对青岛市场来看,开发商打折降价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购房者对其敏感性也已经大大降低。在多数购房者眼里,目前楼市的下行趋势比较明显,因而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在此背景下,岛城多家楼盘高调推出了“一降到底,再降补偿”的“双保险购房计划”,试图以“降价补差价”的承诺,来安抚购房者。开发商承诺,对旗下产品实行“降价补差”,从购买到交付前六个月,如降价可补偿差价。紧接着,有关“降价补差价”的促销铺天盖地卷来。

  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表示,2011年整个房地产市场都面临不确定性,尤其是第四季度,市北区、李沧区、市南区都发生过项目均价下调的情况,由此导致的业主纠纷也很多。预计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迫于各方面压力而调整价格,会导致更多的业主纠纷,降价补差价,即使在多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上,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当然也不能排除部分项目炒作、作秀的可能。 (记者 葛均艳)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男记者以身试法:网传解酒高招都是浮云(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