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即墨新闻网> 新闻速递 > 正文

即墨实践“农田升值”(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1-12-22 08:23:30
本报记者 钱 卓
本报记者 钱 卓

  “即墨市刘家庄镇的农田升值了……”12月6日,循着接连传来的讯息记者来到刘家庄镇。在该镇大吕一村地头,菜农杨淑英爽朗笑着印证了此事:“周边这些地,承包费过去一直是每亩四五百元,今年初到了800元,现在又涨到了1100元……”

  “此农田已非彼农田”这里的农田是清一色的电气化配备:正在灌溉大棚黄瓜的杨淑英,走到一座几家农户共享的 “智能控制电表箱”旁,插入一张磁卡,拧开大棚内的水龙头,管子立即“哗哗”喷溅出水流……这是即墨启动的全省首个农业电气化工程带来的变化。就是这项先行的基础投入,让这个农业乡镇有了魅力,引来了即发、青特等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规模经营推动着农田持续升值。

  农田享受 “基础性投入”待遇

  以往这里依靠柴油机灌溉,“每亩成本15元,而且麻烦,柴油机抽水,再挖沟引水到大棚”。即墨市农业局局长陈维本介绍,电气化改造后每次灌溉能节省2/3成本,“光浇地一项,一个大棚一年可省下800元。”

  两年前,即墨市有关部门调研时发现,当地群众浇地从大沽河二级提水,机灌成本高,制约了蔬菜种植规模化。与供电部门会商后,即墨启动农业电气化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程从建设到运营一直 “赔本运行”。陈维本介绍,“农村地广人稀,电气化工程利润低,供电部门划不来,”但即墨上下形成了共识:这是一项受益面不小的农田基本建设,牺牲部门部分利益也应该上。

  两年来,即墨市农业电气化工程投入逾1200万元。据了解,这项投入填补了供电在农业领域的“空白”,在即墨如此,在全国也是如此。共识统一于这样一个理念:基础性投入这种“普惠”待遇,也应均等地给予农业了。“道理很简单,我们搞园区"七通一平",修建城市公园、广场,会以短期投入产出比来取舍吗?”陈维本分析,长期以来,城市建设领域有那么多基础、公益性投入,却没有均等延伸到农业农村,致使村庄、公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不堪,现在到了“反哺”阶段了。

  万亩农田“生地”变“熟地”

  就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这项惠农工程迅速推进。目前,即墨全市2.6万亩种植业、350亩畜牧养殖和4000亩水产养殖有了高标准电气化配备。

  “农田设施配套,电、水、路是要素。”即墨供电公司经理孙立山分析,“电”须先行,没有高标准供电,灌溉条件就上不去,农业就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在刘家庄镇,农业电气化辐射面积已达 15000亩。

  “种植户们已开始就地延伸蔬菜销售、物流、加工前仓储等链条,就近形成紧密的产业带。”镇组织委员于可松介绍,镇党委因势利导,从镇西北万亩蔬菜基地到麦七河流域,沿王新公路两侧规划了8公里的 “农业电气化长廊”,带动3000户农民、万亩农田覆盖电气化,目前,区域内还新修了即发路、天苑路等公路,实施了天弓园长塘等水利项目,总投资逾2000万元,这里迅速成为青岛现代农业项目的一个隆起带。“一早一晚,一拧开关就解决了,浇一次地每亩比原来架柴油机少花九块钱”。骑着摩托来浇地的大吕一村村民杨风武说。据统计,刘家庄镇万亩蔬菜种植基地,仅浇水一项就可给群众节省400多万元,全镇两年间新增冬暖式大棚600个、设施农业面积3000亩。

  天宫院村菜农葛丙前有两个冬暖式大棚,一直为电力不足而苦恼。“现在好了,把电拉到地头了,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就设在大棚区旁边。”有了电,他又建了3个冬暖式大棚,5个大棚全实现了自动化温控、自动化排灌。

  据了解,“电”到地头,大片农田“生地变熟地”,激发了即墨农民耕耘田地的积极性。

  大项目推动农田持续升值

  这项开全省先河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很快就得到了更大的回报。其意义已不限于“直降农民灌溉成本”,在即墨土地流转市场,又迅速产生了“升值效应”。

  农田基础设施的升级,本身就是一次升值。但不仅如此,记者在刘家庄镇采访调研发现,生产条件的改善,引来了大企业投资现代农业项目,在其带动下,农田正进入一个不可逆转、持续升值的通道。“一点活不用干,一年拿到1000元一亩的租金。”位于东尖庄村的即发现代农业园,村民王振军开心地介绍,这笔钱相当于他种粮的收入。除了租金,他还为即发农业园打工,一天挣50元,这样一年多了15000元的工资收入。

  立足于“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样本,即发集团在占地1555亩的范围内,规划了设施园艺区、标准化淡水养殖示范区、标准化露地蔬菜示范区、标准化苗木花卉栽培示范区、休闲体验区等八大功能区。入冬时节,园区内一片忙碌,已建成一排排冬暖式大棚,蔬菜采摘、储运的车流不断,新建的田间道路、绿化业已“收尾”……园区西侧,一条河渠清波粼粼,即发集团项目部部长宋仁昌告诉记者,通过深挖拓宽河道,从五沽河引来水,可带动1万亩农田灌溉。在园区北面,一条新修的公路延伸达5公里。“过去这里是偏僻农田,进不来车,有了这条投资1000万元的公路,青特、青建等进入刘家庄镇的现代农业项目全都围着这条路来布局。”

  “配套跟不上,现代农业是不赚钱的”。宋仁昌说,即发现在做的,就是一门心思往地里头扔钱,持续投入。此言不虚,在即发农业项目区随处可见的监测镜头,已成为这里特有风景线:园区生产监控镜头,温度、空气湿度监测仪,土壤监测仪……

  “电到地头了,就可大做水的文章了,”宋仁昌告诉记者,这片农田地下已敷设了7000米地下进水网,从一公里外引入恒温井水,确保大棚蔬菜灌溉。而敷设的7000米地下排水网,让当地农田告别了“雨天一片洼”的历史。

  据悉,已投入资金2200万元的即发现代农业园,按总投资计划,这片1555亩的农田将沉淀1个亿的资金。这些投入及其带来的集约化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运营方式,无疑将赋予传统农业更广阔的升值前景。

  农业基础投入到位,农民增收,土地增值,这是显而易见的变化。

  而外来资本进入种植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连带效应,又将土地增值带入了上升通道。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即墨离时尚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