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冬病冬防温阳驱寒正当时 三九贴冬至日开始贴敷

来源: 2011-12-19 13:07:29

冬病冬防 温阳驱寒正当时

——海慈医疗集团专家提醒三九贴冬至日开始贴敷

青岛新闻网讯 在寒冷的冬季里,正是温阳驱寒冬病冬防的好时机。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中医儿科、开展的“三九贴”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不少去年在三九天贴敷的患者又前来咨询有关“三九贴”的时间和相关问题。

据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刘立安主任介绍,所谓“三九贴敷”的“三九”是指“一九”、“二九”、“三九”3个日子,具体日期是农历“冬

至”为“一九”天开始,从冬至开始第10日为“二九”天、第19日为“三九”天;“天灸”是指药物发泡灸,又称药物敷贴疗法。

据医书载,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里借助温热性药物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根据临床跟踪观察,“三九贴敷”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经常性感冒、慢性咳嗽、慢性胃炎、结肠炎等病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三九”天是夏病冬治的极好机会,它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一年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通过用中药贴敷在有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提高肌体免疫力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两者配合,疗效相得益彰。它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行气活血,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可帮助患者度过一个舒适的冬天。 “三九贴敷”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采用具有健脾益气、温肺补肾、滋阴调补作用的中药在冬季 “三九天”进补治疗。在三九天行穴位贴敷疗法,能健脾补肾益肺,起到益气养阴、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

海慈医疗集团理疗科姜美香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冬病夏治因其确切的疗效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冬病冬治三九贴也逐年升温,近年入冬以来,前来咨询的患者还真不少,不少市民是去年进行了三九贴敷治疗今年又提前上门诊来咨询。

相关链接:

什么是冬病?冬病是指在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疾病。

冬病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把关、刮痧、推拿、穴位贴敷、熏蒸、艾灸、中药浴足腿等多种外治法,尤以穴位贴敷、化脓灸和药浴运用最多,内服药中有药剂、丸剂、片剂等。还有药膳、食疗和体育疗法等等。临床多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祛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仙茅、仙灵脾、黄芪等中药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膏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疗不用的疾病,于三伏天每伏各贴敷三次,加强一伏,共12次。于三九天每九各贴敷四次,共12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为(4~6)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

冬病治疗的适应证:

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秋风凉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性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冷房病、畏寒肢冷等阳虚体质者。

3. 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扁桃体炎等。

4. 老胃病、慢性腹泻怕冷者。

5. 生殖系统疾病。如痛经、宫血、产后风及阳痿、早泄等。

6. 小儿厌食、遗尿等。

7. 冻疮等其它虚寒性疾病。如失眠、抑郁等。

冬病冬治的禁忌症

阴虚火旺者、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咳(咯)血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及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不稳定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热哮、性情暴躁肝火旺者都不适宜进行贴敷治疗。

冬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1. 贴敷期间忌辛辣香燥肥甘厚腻等发物(如:葱、姜、蒜、香菜、羊牛肉及海产品)。

2. 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及吹空调、风扇等。

3. 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4. 特别提醒:贴敷是一渐起效的过程,需要坚持贴才能起作用一般坚持3-6年,病情重、病程长需延长时间或终生进行冬病的夏治与冬防。但也有的患者贴后即时效应,如颈、肩、腰腿疼、失眠、胃痛、咽炎、梅核气等。

2011年三九时间为:2011年12月22日(一九第一天)、2011年12月31日(二九第一天)、2012年1 月 9日(三九第一天)

中医儿科在国医堂门诊三楼,针推康复科地点:国医堂门诊三楼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女子再婚嫁给同村人引血案 二夫相斗一死一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