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理科生自制青岛方言词汇表 一月引10万点击量

来源:青岛晚报 2011-12-05 16:46:59

理科生自制青岛方言词汇表 一月引10万点击量

理科生自制青岛方言词汇表 一月引10万点击量

理科生自制青岛方言词汇表 一月引10万点击量

    他自称是一个“喜欢挖掘青岛话的80后小青年”。他制作的青岛话词汇表在网上发表后,不到一个月点击量就突破10万,并被大量转载。而他刚开设的微博“我们都爱青岛话”,受到网友热捧,还得到了不少海外青岛人的关注。有人说,他在拯救正在失传的青岛方言。

    缘起 理科生爱研究青岛方言

    1983年出生的姜小光,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虽然已在北

京工作了四年,但聊起青岛、谈起青岛话,他总是滔滔不绝,特别兴奋。

    他告诉记者,青岛公交车编号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轶事,解释青岛公交有1、101、301、501,为啥没有201。他还可以脉络清晰地跟记者讲,青岛话是如何从即墨官话演变而来,以前的青岛话发音里为啥没有三声……他对青岛和青岛方言的认识,已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姜小光将这归结于对青岛天生的热爱、从小读 《青岛晚报》的积累以及父母对自己这项爱好的支持。

    作为理科生,他始终没放弃对青岛方言的研究。中学时,他就开始对“大?”这个词到底是否从德语词演变而来进行考证。大学时,他有板有眼地研究“青骂”的来历,并写成论文在网上发表,还很调皮地自封了一个头衔——“青岛地区汉民族方言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理想 不想让青岛话逐渐失传

    拯救青岛话的想法来起源于姜小光在北京到老乡家做客的经历。今年10月的一天,姜小光应邀到同在北京工作的一个青岛老乡家做客。谈话间,两人突然用到青岛方言“木臧赶儿”这个词,大家当时就感慨:“咱们虽然不用青岛方言中的一些词汇,但毕竟从小听过那些词,还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代人,可能连这些词的意思都不知道了。 ”聊到这里,姜小光觉得应该为青岛方言做点什么,否则青岛话就慢慢“失传”了。

    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的缘故,姜小光深切地感受到“青岛话里包含着一种凝聚力……你如果身在异乡,就能有更深刻的体会。有一次,我走在北京街头,听到后面两个人正在用青岛话聊着‘蛤蜊’,我情不自禁,赶紧跟人家打招呼,大家都感觉特别亲切。 ”

    成效 田字格词卡赢十万粉丝

    一开始,姜小光在微博上隔三差五发一些关于青岛方言的内容,每条都能得到网友回复。但他感觉到零散散地宣传青岛话很难引起大家关注。于是决定把重点放在自己最擅长的青岛方言词汇上。

    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姜小光突然想到了小学时用过的语文词汇表,一张图配一个词,词的下面是解释和例句。“这种形式不但能表达一个词汇的意义,而且年轻人小时候都这么学语文,田字格一下就能唤起大家的回忆。 ”

    找到解决方案后,姜小光一口气制作了30多张青岛方言词汇卡。每一张卡片,他都会花费不少心思。解释“夜秒儿”,他拿刘若英的经典歌曲《后来》说事,“刘若英假若是青岛人,就得这么唱:夜秒儿,俺总算学会了肿木去爱。 ”他希望每一张卡片都能获得青岛人年轻人认可,并唤起他们对青岛的回忆。果然,他的卡片触动了很多青岛的年轻人,不少80后、90后网友看了他的卡片后纷纷称赞:“原来青岛话这么好玩! ”他发在网上的这些卡片,不到一个月点击量居然突破了十万。有位老青岛人给他留言说:“楼主这是在拯救青岛地方方言啊,功德无量。 ”

    感言 青岛方言是“文化认同”

    后来,他觉得微博这种形式能更好地推广青岛话,便在新浪开设了一个叫“我们都爱青岛话”的微博,喊出“做青岛人,说青岛话,为青岛做贡献”的口号,专门推广青岛方言。

    “开始,我只是想梳理青岛方言中的陌生词汇,但之后我发现,它已不是保护方言这么简单了。很多青岛人在微博上留言,讨论和回忆那些词汇,好像大家被那些词汇连在一起,找到了一种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尤其是看到海外青岛人留言的时候。 ”

    做了一段青岛话宣传员,一开始姜小光还觉得游刃有余,渐渐地,他也开始为一个词怎么读、如何解释发愁。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说到最后,姜小光发出了自己的感慨。随着生活的变迁,很多青岛话词汇在消失,他很希望更多的青岛人能和他一起关注青岛话。(记者 周福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全国严查保障房骗购 青岛去年已实行6部门把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