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市场专题广告>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2011年专题 > 正文

聚焦青岛地铁憧憬 地铁如何改变生活

来源: 2011-11-22 10:52:07

    聚焦青岛地铁之憧憬篇

    地铁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

    随着青岛地铁建设进程加快,对于地铁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青岛人也有了很多憧憬。那么未来的地铁将在那些方面给青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憧憬之交通

    轨道交通让我们出行更轻松

    随着人口膨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出行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有一个高效快捷的交通体系与之配套,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地面公交无法承担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交通运输需求,大运量、快捷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岛地铁建成后,将成为真正的“地下快车道”。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运量大: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每小时运送能力可达到6—8万人次,中小运量轨道交通也可达1万人次,远远超出了其它交通方式和常规公共汽电车的单位小时最大运力。

    快捷准时:轨道交通不受地面交通状况的制约,高速城市铁路运速可达100—120公里/小时,车站密度高的地铁系统平均运速度也可达35公里/小时;车辆运行准确按运行图执行,快捷、准时。

    全天候:全封闭轨道交通受天气影响小,尤其是大运量的地铁系统,是恶劣天气下保证交通畅通、正常输送乘客的最佳选择。

    安全、舒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都装备了列车自动保护和自动监测系统,保证了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绿色环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用电气牵引,不排出污染气体,对大气污染近似于零。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地面及高架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也不断降低。同时由于其客流运输的集约化,运送每人次消耗的能源及占用土地远低于小汽车及公共汽车,因此它是最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低污染交通方式。

    二,憧憬之发展

    青岛城市变大距离变小

    一个城市的兴衰,往往与其交通条件以及交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交通系统成为维护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血液循环系统。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快速准时、节约用地,它的建设和运营,会带动城市向郊区扩展,从而使城市原有的规模得到扩大。同时由于轨道交通的运力大,便捷准确,又拉近了城城不同区域间的距离。在轨道交通的作用下,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导致城市沿轨道交通线路轴向发展,进而导致城市布局变迁和原有格局的改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投资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它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带动作用,这种带动效应既有长期的泛化的,也有即期的具化的。从长期的泛社会化的效应而言,轨道交通的建设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引导城市结构和布局不断完善和趋于合理,提高了城市交通体系的效率,保持整个城市社会经济高效率、低费用水平的运转,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不断优化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从即期和具体化的带动效应而言,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产业相关性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可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地铁沿线可达性的提高使沿线形成新的发展轴,带动沿线物业开发和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形成城市新的发展点和经济增长点,同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城市GDP的增长。近年来,轨道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地铁经济”、“轨道交通经济”的研究不断深化,轨道交通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日益引起企业界、商业界的重视,已成为房产开发、物业经营及商业流通等企业的“卖点”。而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

    三,憧憬之节能

    土地资源利用率最高

    轨道交通是土地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交通方式,以1公里、8车道、小时客运能力为1—2万人次的城市快速道路而言,需占地8万平米,而同样长度的双线,小时客运能力为4万人次的地面铁路,占地仅需1万平米,为城市快速道路的12.5%。如果以运送每人次乘客占地相比,地面轨道交通占地仅为快速道路的5%,地下线路的占地更少。轨道交通在节能环保特性及“人本属性”方面也具有其它城市交通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地铁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适应青岛城市发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落实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需要,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现代交通体系,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产业聚集,进一步提升青岛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聚焦青岛地铁廉政 廉政要从源头抓起

-